謎語詩、詩謎、謎詩、燈謎詩、槁砧詩、廋語詩
詩歌是一種文學(xué)體裁,它通過豐富的想象和有節(jié)奏、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情吉志,感染讀者,凈化心靈,使人獲得美的享受。
謎語則是帶游戲性的語言藝術(shù),它通過隱喻和暗示去表現(xiàn)事物,讓人們據(jù)其提供的線索(謎面)去猜測,尋求答案(謎底),從而得到娛樂,啟發(fā)想象,鍛煉智力,增長知識,受到教益。
由此可見,謎語是謎語,詩歌是詩歌,二者不可等量齊觀。
把謎語與詩歌結(jié)合起來便是謎語詩。
一) 詠物謎詩
也稱避題詩,即有意避開詩題,把題目拿掉就是物謎詩了。像這樣有意地避開詩題的寫法,叫做不犯題,不犯題的詩就稱之為“避題詩”。大多謎語詩都是詩人在借物抒懷,這種詩叫避題詩。這種詠物詩,詩面上絕不能提及本物,近似隱語,所以可視為詩謎。詩可看作謎面,題目可看作謎底。詩中有謎,謎在詩中,亦詩亦謎,別具一格.
春雁 王恭
春風(fēng)一夜到衡陽,楚水燕山萬里長;
莫道春來又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xiāng)。
乍一讀,我們會以為它是在寫景抒情.其實它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大雁"。
詠兔絲 北齊 謝睡
輕絲既難理,細縷竟無織。
爛漫已萬條,連綿復(fù)一色。
安根不可知,縈心終不測。
所貴能卷舒,伊用蓬生值。
同簡文帝蕭綱的《詠梔子花詩》比較起來,后者的《詠兔絲》更接近謎語詩了。
風(fēng) 唐 李嶠
解落三秋月,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層浪,入竹萬竿斜。
云 唐 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fù)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對雪詩 唐 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謎底:雪
金錢花 晚唐皮日休
陰陽為炭地為爐,鑄出金錢不用模。
莫向人前呈顏色,不知還解濟貧無?
菊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鸚鵡 唐?斐夷直
勸爾莫移禽鳥性,翠毛紅嘴任天真。
故今漫學(xué)人言巧,解語終須累爾身。
燕子 唐?秦韜玉
不知大廈許棲無,頻已銜泥到座隅。
曾與佳人并頭語,幾回拋卻繡工夫。
鷺鷥 唐?劉象
潔白孤高生不同,頂絲清軟冷搖風(fēng)。
窺魚翹立荷香處,慕侶低翻柳影中。
鴛鴦 唐?吳融
翠翅紅頸覆金衣,灘上雙雙去又歸。
長短死生無兩處,可憐黃鵠愛分飛。
啄木兒 唐?陳標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遍庭槐未肯歸。
終日與君除囊害,莫嫌無事不頻飛。
謎底:啄木鳥
蜻蜓 [唐]韓偓
碧玉眼睛云母翅,輕于粉蝶瘦于蜂。
坐來迎拂波光久,豈是殷勤為蓼叢。
蜂 唐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川,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為誰甜。
畫 唐詩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詠箸 宋 朱淑真
兩個娘子小身材,捏著腰兒腳便開。
若要嘗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頭來。
詠芡實 元 陸厚
綠葉深藏鵲首尖,紫苞微破猬毛纖。
旋烹金鼎供銀碗,嚼出明珠齒頰甜。
[雙調(diào)?蟾宮曲?詠丹桂] 元?盧摯
說秋英、媚嫵嫦娥。共金粟如來,示顯維摩。月下幽叢,淮南勝韻,招隱誰呵?管因為清香太多,這些時學(xué)我婆娑??v覽巖阿,撫節(jié)高歌,時到無何。
[北中呂?紅繡鞋?紙鳶] 明 王磐
平地上白云一片,駕東風(fēng)飛上青天,任兒童牽引且隨緣。你道是閑游戲,我道是小登仙,有一日斷塵根歸閬苑。
[南商調(diào)?黃鶯兒?風(fēng)花雪月吟]之一 清 無名氏
無影又無蹤,卷楊花西復(fù)東,江湖常把扁舟送。飄黃葉舞空,推白云出峰,過園社亂擺花枝動。吼青松,穿簾入戶,銀燭影搖紅。(風(fēng))
詠爆竹 明 黎淳
自憐結(jié)束小身材,一點芳心未肯灰。
時節(jié)到來寒焰發(fā),萬人頭上一聲雷。
謎底:爆竹
雞鳴曲 王遵
金距花冠傍舍棲,清晨相叫一聲齊。
開關(guān)自有寫生計,不必天明待汝啼。
謎底:雄雞
鄭板橋的銅壺詩
鄭板橋棄官后,一日來到揚州字畫社,恰逢一些文人墨客正飲酒助興。此時,他又渴又餓,見屋內(nèi)木炭爐上的一把銅壺里水已翻騰,便伸手提壺要沖茶。忽聽一陣哈哈笑聲,眾雅士中的一位長者道:“新來的先生請聽著,想喝茶不難,要知我們有個規(guī)矩,喝前須賦詩一首。請以你手中銅壺為題,若賦得好詩,莫說是茶,即便是酒也由老身包了?!?br>老者話音剛落,鄭板橋微微一笑,即吟道:
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燒身稱英豪,
量小豈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濤。
眾文人一聽目瞪口呆,當(dāng)眾人得知此人是鄭板橋后,都拱手相敬。
二)物謎詩
物謎詩一般要領(lǐng)會全詩的意思才能猜中謎底。
南北朝李延壽撰《南史》記載了廣陵高爽所作的“屐”謎,謎曰:
刺鼻不如嚏,蹋面不知嗔,
嚙嚙作步數(shù),持此得勝人。。
陳眉公的<精輯時興雅謎>中所載字謎:
偶因一語(雨)蒙抬舉,反為多情(晴)又別離,
送得郎君歸去后,倚闌獨自淚淋漓。
謎底 “傘”。用了雙關(guān)、擬人、諧音等手法。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十《隱語》載:
爭地圖王勢已傾(無靶),八千兵散楚歌聲(無弦)。
烏江不是無船渡(無弰),羞向東吳再起兵(無面)。
隱語“敗弓”。
廣陵懷古 《紅樓夢》
蟬噪鴉棲轉(zhuǎn)眼過,隋堤風(fēng)景近如何?
只緣占得風(fēng)流號,惹得紛紛口舌多。
謎底:柳條
交趾懷古 《紅樓夢》
銅鑄金錦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謎底:喇叭
《紅樓夢》第五十回賈寶玉的謎語:
天上人間兩渺茫,瑯玕節(jié)過謹提防。
鸞音鶴信須凝睇,好把唏噓答上蒼?!?br>(謎底擬紙鳶之帶風(fēng)箏)
《紅樓夢》五十回史湘云[點絳唇?耍的猴兒謎]則是散曲:
溪壑分離,紅塵游戲,真何趣?
名利猶虛,后事終難繼。
《紅樓夢》第22回賈元春作了一首謎語詩:
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謎底是爆竹.爆竹又叫炮仗,是我國民間在節(jié)日或喜慶時燃放的.第一句說這種東西能使妖魔喪膽,因為古人以為爆竹能驅(qū)除鬼魅.第二句寫爆竹的外形像緊緊捆扎成圈的絲織品,它的聲響有如疾雷.第三四句寫爆竹一聲轟響之后,回頭看去已成了灰燼,這就是氣壯如雷的爆竹最后的結(jié)尾。每一句都緊緊扣住爆竹的特征來寫。
階下兒童仰臉時,清明裝點最相宜,
游絲一斷混無力,莫向東風(fēng)怨別離.
見《紅樓夢》 風(fēng)箏
《紅樓夢》第五十回有一首燈謎詩:
鏤檀鍥梓一層層,豈系良工堆砌成。
雖是半天風(fēng)雨過,何曾聞得梵鈴聲。
-——打一物
寶琴十首懷古詩謎(答案未定)
赤壁懷古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
喧闐一炬悲風(fēng)冷,無限英魂在內(nèi)游。
打一俗物,答案:燒給死人的紙屋紙船叫“法船”。就是用《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zhàn)的故事來比喻舊時超度亡靈所焚化的紙船。這種 假借比較法手法在古詩謎中最為常見。如明代于謙的《石灰吟》就是假借比較法。
交趾懷古其二
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
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
答案:銅鐘
鐘山懷古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無端被詔出凡塵。
牽連大抵難休絕,莫怨他人嘲笑頻。
答案:耍戲的猴子
淮陰懷古其四
壯士須防惡犬欺,三齊位定蓋棺時。
寄言世俗休輕鄙,一飯之恩死也知。
答案:殉葬的紙人
廣陵懷古其五
蟬噪鴉棲轉(zhuǎn)眼過,隋堤風(fēng)景近如何。
只緣占得風(fēng)流號,惹得紛紛口舌多。
答案:柳樹
桃葉渡懷古其六
衰草閑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
六朝梁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答案:桃偶
青冢懷古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yīng)慚萬古羞。
答案:墨斗
馬嵬懷古其八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只因遺得風(fēng)流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答案:香皂
蒲東寺懷古其九
小紅骨踐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jīng)勾引彼同行。
答案:骰子
梅花觀懷古其十
不在梅邊在柳邊,個中誰拾畫嬋娟。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fēng)又一年。
答案:扇子 摘自《紅樓夢》
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飲酒斗詩謎
唐伯虎和文征明在一處飲酒,不料被祝枝山得知,他趕來嘻笑道:“今朝有吃福,不請自來了。”說罷,坐下便要吃酒。唐伯虎對文征明眨了眨眼,然后朝祝枝山說:“今日之飲有個規(guī)矩,須吟詩謎一首,否則沒吃!”說罷先自吟曰:“萊兒香,酒兒清,不喚自來是此君,不識人嫌生處惡,撞來筵上敢營營?!蔽恼髅鹘釉疲弧耙瓜蛲?,睡意濃,不喚自來是此君,吃人嘴臉生來慣,枵腹貪圖一飽充。”
祝枝山見二位詩友含沙射影地揶揄自己,故意佯裝不懂,也巧和一首:“來得巧,正逢時,勸君莫吝盤中食,此公滿腔錦繡才,不讓吃喝哪來詩?”
你能猜出三位江南才于各賦何物嗎?
蒼蠅 蚊子 蜘蛛
有這樣一個傳說,有個剛過門不久的新媳婦到河邊挑水,一白面書生上前問路,新媳婦認真地為其指路。小姑子把嫂嫂的這一舉動添油加醋地向母親告了一狀,婆婆不問青紅皂白打罵了兒媳。兒媳受不了這冤枉,上吊自盡,留下絕命書:
打奴奴知曉,背后有人挑。
心中似明鏡,為的路一條。
(燈籠)
近代詩人蘇曼殊,平時喜制詩謎。一次,曼殊和劉半農(nóng)、柳亞子等人泛舟杭州西湖,閑談中,亞子談到有一熊姓朋友,以他自己的姓作謎底,制作一個詩謎:“明月半遮云腳下,殘花零落馬蹄前。”當(dāng)時蘇曼殊觸景生情,即以船夫手里的竹篙為謎底,創(chuàng)作了一個謎面:
想當(dāng)年綠鬢婆娑,自歸郎手,青少黃多。
受盡了多少折磨,歷盡了多少風(fēng)波。
莫提起,提起來清淚灑江河。
謎語淺近貼切,文句優(yōu)美流暢。更可喜的是,謎語本身隱藏著一個愛情故事,洋溢著濃厚的民間情歌風(fēng)味,可謂匠心獨運,別具一格。
在娘家綠發(fā)婆娑,到婆家綠少黃多,
孤零零好不凄慘,悲切切幾多折磨。
無心聽流水潺潺,無心看浪花朵朵,
捱不完深深淺淺,走不完坎坎坷坷,
莫提起啊莫提起,一提起淚灑江河。
“竹篙”。
少小青春老來黃,百般拷打才成雙。
送君千里終須別,將奴拋棄路一旁。
謎面與謎底句句相扣,寫得十分巧妙.同時,這四句謎面又是一首反映封建社會婦女悲慘命運的好詩.謎底是什么 ? 草鞋.
秋前青,秋后黃,扭扭捏捏配成雙。有耳不聞鐘鼓響,有鼻不聞桂花香。君子帶我行千里,忽然繃斷九曲腸??蓱z拋卻秋風(fēng)外,從此不帶我回鄉(xiāng)。
這首詩好像一個小女子在悲傷地自敘身世:她和丈夫湊合到一起,備受虐待,后隨丈夫出門,又被拋棄在千里之外,流落他鄉(xiāng)。詩中這位女子被遺棄的遭遇,以及肝腸寸斷的訴說,令人頓生同情之心,不禁為之掬一捧同情之淚。
謎底:草鞋
蒲松齡,為譏諷當(dāng)?shù)氐囊华氀鄞蚴郑鬟^一首制謎詩:
一頭尖尖一頭扁,扁頭只有一個眼,
獨眼只把衣衫認,任憑主人來使喚。
(縫衣針)
現(xiàn)代人周建人用擬人化手法創(chuàng)作了一首謎詩:
南陽諸葛亮,穩(wěn)坐軍中帳;
提起八卦陣,單捉飛來將。
謎底是“蜘蛛”。
謎底為“傘”的一首謎語詩:
偶然一日蒙抬舉,卻為多情又別離。
送得郎君歸去后,獨自倚門淚漓漓。
“抬舉”、“多情(諧音多晴)”、“倚門淚漓漓”,皆雙關(guān)語也。
有幾個進京趕考的秀才途徑一鄉(xiāng)村客站用膳,店主人是一村姑,她說我這有一首詩,每句暗指一味調(diào)料,如果誰能全部說出,就免費用膳。這首詩是:
無風(fēng)細雨淋濕墻,孔明無計問張郎,
關(guān)羽失去赤兔馬,劉備御駕臨戰(zhàn)場。
綜上所述,這四位佐料應(yīng)該是,鹽,蒜,醋,醬。
明代文學(xué)家瞿佑,在元宵燈節(jié)上看見了一位嬌美動人的小姐,心生愛慕。剛巧,小姐的父母也相中了瞿才子,請他到家中吃酒,意在招為女婿。瞿佑雖仰慕小姐,但也看重才學(xué),于是寫了一首詩謎請丫鬟轉(zhuǎn)交給小姐:“巧制功夫百煉鋼,持來閨閣共行藏;雙環(huán)對展魚腸快,雙股齊開燕尾長;隨機鏤出新花樣,長在佳人玉指旁?!? 沒一會兒小姐就囑丫鬟取出一物,瞿佑一看,大喜。一段姻緣就此定下。
三)人名謎詩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二十《隱語》載:
人人皆戴子瞻帽(仲長統(tǒng)),君實新來轉(zhuǎn)一官(司馬遷)。
門狀送還王介甫(謝安石),潞公身上不曾寒(溫彥博)。
詩中用“君實”借代“司馬”(司馬光字君實),用“介甫”借代“安石”(王安石字介甫),用“潞公”借代“彥博”(文彥博封號潞國公)。就是采用姓氏與字借代、字與姓名借代、封號與姓名借代的方法。
洪邁《夷堅志》一書言:“元間,士大夫好事者取達官姓名為詩謎云:‘雪天晴色見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謂韓公繹、馮公京、王公珪、曾公布也?!?/p>
用“寒降”諧音“韓絳”、“逢京”諧音“馮京”、“憎布”諧音“曾布”來扣合出謎底。
王安石有一首著名的取詩家姓名為謎底的詩謎: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膚。
走入繡幃尋不見,任他風(fēng)雨滿江湖。
這首詩謎起初沒有破解,后由一位著名學(xué)者鄭子瑜先生所破,鄭子瑜先生在《中國修辭學(xué)史稿》一書中,曾對這首詩謎破解: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以諧音衍義為“假倒”,再諧音作“賈島”;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膚”衍義為“肋白”,再諧音作“李白”;第三句“走入繡幃尋不見”衍義為“羅隱”;末尾四句,“任他風(fēng)雨滿江湖”衍義為“潘(水溢貌)浪”,再作諧音“潘閬”。李白、賈島、羅隱、潘閬,四人皆為唐代著名詩人。
老農(nóng) 清 毛際可
中男驅(qū)犢向前村,萬事全拋靜掩門,
更與諸兒相共語,年來齒落復(fù)生根。
每句射<孟子>書中人名各一。
謎底為“牧仲、長息、告子、易牙?!笔拙洹爸心小迸c“仲”會意相扣,“驅(qū)犢向前村”與“牧”會意相扣。其余三句也一樣。
四)字謎詩
字謎詩,是以字為謎底的詩,也稱廋語詩、隱語詩。它的謎面主要是將字形分解,而將謎底隱藏其中。所用詩句多數(shù)著眼于字形,有的則兼釋字義,有的字謎詩全篇同一謎底;有的則是一句詩一個謎底,全篇組成一句隱語。
字謎詩選
[南朝宋]?鮑照謎字詩:
二形一體,四支八頭,
四八一八,飛泉仰流。
謎底: 井
頭如刀,尾如鉤,
中央橫廣,四角六抽,
右面負兩刃,左邊雙屬牛。
謎底:龜
干之一九,從立無偶,
巛之二六,宛然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