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謎的步驟
學(xué)習(xí)制謎的首先要熟悉制謎的步驟,即選定謎底,再確定謎目,如需要,還要制定謎格;最后是適配置謎面。我們先來看選擇謎底。
1,選謎底
制作一條謎語,首要的問題是選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選擇謎底。就謎底來講,取材范圍是相當(dāng)廣泛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包。所以,對于猜謎者來說,是相當(dāng)大的考驗。猜謎者必須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懂。一般在制定謎底的時候,素材經(jīng)過篩選后,只要能夠用會意、離合別解等方法進(jìn)行拆解的,都可以制成謎語。
?。?,定謎目
謎底選定以后,就要確定謎目。謎目要求定得準(zhǔn)確,不能過于寬泛,避免使人覺得不著邊際??傊?,謎目要定的準(zhǔn),標(biāo)得細(xì),這樣才能給猜謎者指明一個方向,猜起來才不會感覺太難。如果用了謎格,還要把秘格標(biāo)在謎面的后面,謎目的前面。
3,配置謎面
配置謎面是制謎的主要部分,往往也是需要花費氣力和絞盡腦汁的地方。一般來講,謎面要通順,扣合要貼切,構(gòu)思要要巧妙,謎意思要健康。謎面要有隱有顯,有藏有露,隱顯得當(dāng),藏露相宜。謎面“隱”不能過深,避免使人如墜云霧中,無從下手;“顯”不能太白,以免味同嚼蠟,失去了謎語的味道。隱而不晦,顯而不露,很好地把這矛盾的兩個方面統(tǒng)一在一個謎語中,這才是制謎者應(yīng)該力求做到的。所以,制謎如同詩詞對聯(lián)中的練字一樣要反復(fù)推敲。只有這樣才能制造出好謎語來。
二,制謎的方法
制謎的方法和猜謎的方法從根本上講是相通的。我們先來學(xué)習(xí)各種制謎的方法。
1,離合法
離合法,即把某個字的形狀、筆畫或者部分結(jié)構(gòu)分開,然后又巧妙地組合起來。比如:“青一塊,紫一塊”(打一字),謎底:“素”。素字就是由“青”的上部分和“紫”的下部分結(jié)構(gòu)組成。又如:謎面“綠樹村邊合”是唐代孟浩然詩《過故人莊》(打一字) ,謎底是:“綝”。
2,會意法,即按照謎面本身所表明的含義,來制造謎語。例如:“下是在上邊,上是在下邊,不是在上邊,生就在下邊”(打一字),謎底“一”。又如:“風(fēng)平浪靜”(打一中國地名)謎底:“寧波”。又如一網(wǎng)絡(luò)上謎語:“兩個胖子抱在一起”(打一中國地名)謎底:“合肥”。
3,象形法
象形法,即按照某字的字形特點,制成謎面。例如:“眼前一對靠背椅”(打一字),謎底是“鼎”;又如:“鉆進(jìn)錢眼不自由”(打一字),謎底“囚”。
4,別解法
別解法,即利用漢字一字多義或形狀、字音上的某些特點來制作謎語,不把謎語作原意解釋,而以另外的意思來扣合。例如:“坐船規(guī)則”(打一數(shù)學(xué)名詞),謎底是“乘法”(別解為乘船的方法)又如:以“成人電影”(猜一成語)謎底;“大有可觀”,原本解作內(nèi)容豐富或很有希望,但這里則別解作“大人才有機(jī)會觀看”。
5,置換法
置換法,即巧妙地把某字的一部分去掉,然后用另一字或另一字的一部分換進(jìn)去,使之成為一個新字。例如:“挖掉窮根巧安排”(打一字),謎底“竅”。又如前面講謎語聯(lián)時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日落香殘,免去凡心一點(謎底為:禿);下聯(lián):爐熄火盡,務(wù)把意馬撈栓(謎底是:驢)”這也是置換法的類型。
6,分扣法
分扣法,即把某字的一部分分成若干份,按照每一部分包含的意思,使之完整地表達(dá)一個意思,制成謎面。例如:“立春時節(jié)雨紛紛”(打一字),謎底:“泰”。雨紛紛就是沒有太陽(日)只有水。又如:望穿(打一昆曲劇目)謎底:“十五貫” ?!巴彼追Q“十五”,“穿”與“貫”有同義之處,分別扣為“十五貫” 。
?。?,剔除法
剔除法,即把一個字的某部分或某些筆畫,用含蓄的詞句來踢掉,使之成為另一個字。例如:“干涉”(打一字),謎底:“步”。意即將“涉”做干燥處理,去掉水分,得到步字。又如:若以前面的“日落香殘”“爐熄火盡”為謎面(打一字)謎底就是“禾”“戶”。
8,誤會法
誤會法,即利用漢字一字多義或者形狀,故意在詞上設(shè)置障礙,使人產(chǎn)生誤會。例如:“指東說西”(打一字)。謎底:“詣”。意即指的東部,說的西部,合成“詣”字。
9,反射法
反射法,即根據(jù)某一字的意思,從反面去制作謎面。例如:“無一死亡”(打一生物學(xué)名詞),謎底:“共生”,意即共同生還。
10,隱藏法
隱藏法,即用生動、巧妙的詞句把謎底藏在謎面之中,使人通過思索才發(fā)現(xiàn)。例如:“金銀銅鐵”(打一中國地名),謎底:“無錫”。意即在“金銀銅鐵錫”五大金屬中沒有錫。
三,猜謎的技巧
燈謎的猜射方法和謎語有很大不同,不能像猜謎語一樣,從謎面暗示的謎底的形狀、形態(tài)、功能等方面入手去推測謎底。猜燈謎要純粹從謎面的文字出發(fā),從文字的音、形、義入手,去尋找與謎面相扣的謎底。根據(jù)漢字的音、形、義的變化,可以把燈謎分為會意體、增損離合體、相形相聲體三類。有的是三種復(fù)合體。下面分別說明這三種主要猜法:
1,會意法
會意法是根據(jù)謎面暗示的含意、情節(jié)、典故去尋找謎底。初看似乎比較接近一般謎語的猜法,其實不然。因為作為燈謎,必須有別解,這就和一般謎語大不相同了。會意體燈謎又分為以下幾種:
?。?)正面會意——根據(jù)謎面的意思直接去聯(lián)想謎底。這又是會意體中最大量的燈謎。例如:以“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為謎面,打中國三個少數(shù)民族。謎底是:“高山、景頗、壯”,謎面是毛主席的詩句,非常優(yōu)美,謎底連起來讀緊扣謎面,是一則渾然一體的好謎。又如: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為謎面,打一中國地名,謎底為“汕頭”。謎底拆開讀作“山水的頭”與謎面相扣,若是這條謎語猜作“桂林”,那就說明猜謎語者不懂燈謎的基本常識,把它當(dāng)作謎語來猜了。
?。?)反面會意——根據(jù)暗示的意思,從反面或側(cè)面去推測出謎底。如:“東西南北皆是”為謎面,打一國名,謎底是“中非”。又如:以“輕的丟掉”為謎面,打一常用語,謎底是“重要”。以“不見陽光不生長”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來日方長”(這里的“長”作“長大”理解)。
?。?)分段會意——又稱做分扣體燈謎。這種燈謎從謎面的整體上看與謎底的意思沒有直接關(guān)系,而是將謎面分成若干段,分別以各段的意思去扣合謎底的各個部分而組成完整的謎底。例如:以“異鄉(xiāng)風(fēng)味”為謎面,打一常用詞,謎底為“客氣”。以“異鄉(xiāng)”扣“客”字,以“風(fēng)味”扣“氣”字。又如:以“發(fā)信”為謎面,猜一常用四字口語,謎底為“毫無疑問”。這里“發(fā)”扣“毫”,用“信”扣“無疑問”
”,從字面意思上看,謎面與謎底毫無關(guān)系,也是典型的分扣體燈謎。
2,拆字法
拆字法是根據(jù)謎面的內(nèi)容,對漢字的筆畫、部首、偏旁進(jìn)行加減或位置變化,從而得出謎底。拆字的方法有增、損、離、合等情況,于是這類謎語就被稱為增損離合體謎。
增損就是筆畫的增加減少。例如:以“只要底下一點”打一字,謎底為“六”。謎面意思就是說“只”要底下,再加上“一”和“點”,組成的就是“六”。又如以“喜上心頭”打一字,謎底是“志”。意思就是“喜”的上面部分放在心的上面。有很多謎語帶有“半”字,這些都是增損類型。例如:半推半就——擾;各取其半——職;半放紅梅——繁;半把斧頭——爸,等等。
離合就是把筆畫或部首分離后重新組合,成為謎底。如“其中多一點”打一字,是把“其”“中”與“一”“點”合起來,謎底就是“蜞”。又如:“上山下產(chǎn)參加勞動”打一字,謎底是“岸”。有時增損離合等手法同時并用,這就需要猜謎者根據(jù)具體情況去審度。例如:有條很有趣的字謎,謎面是“諸君來猜謎,不要走,不要說話,且站在一旁,對著細(xì)想”。意思是,大家來猜這個“謎”字,去掉(不要)“走之”,再去掉“言”旁(不要說話),剩下個“米”字,再讓“且”字站在旁邊,不正好是個“粗”字嗎?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猜不出,制謎者還要你對著“細(xì)”來想,細(xì)的反義詞就是“粗”呢!這則謎語雖然不是很難猜,確是趣味十足,回味無窮,使你猜出后不禁會心一笑。這也就是謎語的魅力所在。
拆字法用在字謎最多。即使謎底是有幾個字分別增損離合而和謎面相扣的,謎底的整體和謎面并無意思上的直接聯(lián)系。例如:“他們?nèi)瞬辉凇弊鲋i面,打一國名,謎底是“也門”。又如以“亞”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有口難言”(“亞”旁邊有了“口”旁,就變成“啞”字了,就不能說話了)。又如:以“虧”做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同流合污”,也是這種類型。
3,象形象聲法
象形法是利用漢字相形的特點,將漢字的某部分的形狀比擬成物,用在謎面或謎底上相扣。比較常見的有把“干”比作蜻蜓,把“人”比作雁行,把“亦”比作蝴蝶,把“個”比作竹葉,把“蟲、巾”比作孤帆,把“心”比作船,把“豐”比作遠(yuǎn)樹等。例如:以“新月伴孤帆”為謎面,打一字,謎底是“幣”字。將“幣”字上面的“一撇”看作是新月,“幣”字下面的“巾”看作是孤帆,非常形象。又如:以“八字眉毛鷹鉤鼻,兩眼圓睜大口開”為謎面,打一字,,謎底是“笞”,也是很形象的象形謎。
象聲法則是利用相似的讀音來揭示謎底。猜這類謎語要發(fā)揮自己高度的想象力。如“33”打成語“靡靡之音”。這是將謎面兩個阿拉伯?dāng)?shù)字“33”當(dāng)作音符,按簡譜的發(fā)音將它們讀成“靡靡”。再巧妙地利用“之音”一詞來體現(xiàn)謎意。又如“獨攬梅花掃雪”打音樂名詞“唱名”,即把謎面七字諧聲讀作1、2、3、4、5、6、7,即自然音階中的七個音級,也就是音樂中的“唱名”,這“唱名”便是對謎面的解答。
純粹使用一種手法的燈謎比較少,大多數(shù)燈謎都是綜合以上手法制出來的,使燈謎增加了難度也讓燈謎豐富多采更有趣味,這樣的謎語稱為“復(fù)合謎”。比如:以“邊境雁雙飛”為謎面,打一字,謎底為“做”字。(“邊境”是指“境”字的一邊,即“土”字,“雁雙飛”想象成兩個“人”字,為“從”,合起來扣謎底“坐”。又如:“一座小橋南北架,兩行斜雁東西飛”——“巫”;遠(yuǎn)樹兩行山倒影,輕舟一葉水平流”——“慧”;“破帽遮顏過鬧市”——“買”,這些都是綜合類型的好謎。
猜謎的注意事項與燈謎謎格
1,燈謎的用典與借代
燈謎既然是漢語特有的文字游戲,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常使用漢語中的各種修辭手段,其中用得最多是用典與借代??梢哉f,燈謎不懂得用典與假借就難登燈謎的大雅之堂。
(1)用典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深遠(yuǎn),流傳下來的史書典籍和民間故事很多,這為燈謎的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素材。我們在猜謎時,應(yīng)該要注意燈謎中使用典故的情況。比如:以“郗鑒選東床”為謎面,打一外國科學(xué)家名字,謎底是:愛因斯坦(愛的原因是坦腹)。如果你不知道《世說新語》里有個“坦腹王郎(又叫:東床選婿)”的典故就可能猜不出這條謎語來。又如:以“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為:求全責(zé)備。如果不知道用的是《三國演義》中白門樓呂布被擒住時,央求劉備說情遭到拒絕責(zé)備劉備的典故,你就猜不出謎底。又比如:以“葉公失色”為謎面,打一動物,如果你知道“葉公好龍”的寓言,謎底就不難猜出是“恐龍”。
(2)借代
借代是漢語的一種修辭手法,它是用與原始事物有關(guān)的另外事物的名稱、特征、別稱、外號替代所要說的事物事物的一種方法。燈謎如果不東的借代就是不懂猜謎,這話是有一定根據(jù)的。燈謎中借代種類很多,不一一列舉,但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天干、地支的借代
“天干”即“甲、乙、丙、丁...”,常與方位詞和五行相借代。由“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可用天干替代方位或者金木水火土。例如:以“太白出東方”為謎面,打一字,謎底是:子。初看似乎很難理解,實際上“太白”是李白的字,替代“李”字,“東方”則以“東方甲乙木”的方式扣一“木”字,“李”字去掉個“木”字,謎底就是:子。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它和傳統(tǒng)的十二生肖相對應(yīng),可以相互借代,也與十二時辰相互借代。例如:以“未入燈謎之門”為謎面,打一四字俗語。按照地支,“未”對應(yīng)羊,“燈謎”古代稱做“燈虎”、“文虎”(以“虎”扣“謎”,也是借代),找準(zhǔn)了羊、虎兩個字,再結(jié)合謎面的意思,就不能猜出謎底:羊入虎口。又如:以“赤子”為謎面,打一四字常用詞,謎底是:紅極一時。這就是用“子”替代“一時”而成。
<2>人名與稱為的借代
某人的姓氏、名、字、號、綽號、官職之間可以互相借代。前幾天出的謎語:以“黛玉之詩狂”,打一體育名人,謎底是:林書豪。這就是黛玉的名去替代她的姓氏。又如前日的謎語:以“子美放羊”為謎面,打一人名,謎底是:杜牧。杜甫,字子美。這就是用字去替代他的姓氏。再如:孔子墓--打一地理名詞--丘陵;莽翼德--打一三國人物--張魯?shù)鹊?。還有的以朝代、年號與帝王的姓氏、名諱相互借代。比如:以”唐代瑰寶”為謎面,打一醫(yī)學(xué)家,謎底是:李時珍。這就是用朝代(唐)和帝王的姓氏(李)相互借代。
<3>時間的借代
四季、節(jié)日名、節(jié)令名之間互相借代在謎語中是很常見的,例如:農(nóng)歷處--朔,農(nóng)歷十五--望,國慶節(jié)--十一,兒童節(jié)--六一,婦女節(jié)--三八,等等。如:以“十六成親”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喜出望外。喜事辦在十五之后的十六,以“望”代“十五”,謎底“喜出望外”就出來了。又如:“三八二十四”為謎面,打一體育用詞,用“三八”代“婦女”,“二十四”代“雙打”(一打十二),謎底就是“女子雙打”。
<4>地名的借代
在謎語當(dāng)中,一般以首都暗示國名,以地方簡稱暗示全稱,以著名的河流、山脈、風(fēng)景名勝暗示某個地名等等。例如:以“巴黎產(chǎn)品”為謎面,打一常用詞“法制”,就是用首都代替國名。
<5>物名的借代
這種謎語就是利用物品或事物的別名或簡稱之間互相借代。例如:以“銀盤”代替“月”,以“金烏”代替“日”,以“梅花”暗扣“鹿”,以“赤兔”、“千里”暗扣“馬”,以“君子”暗扣“蘭花”等。例如:以“千里相逢”為謎面,打一字,不能簡單的猜“重”字,而是用“千里”扣“馬”馬相聚,既謎底是:驟。又如:以“白蘭花”為謎面,打一四字成語,謎底是“君子一言”,這里就是用“蘭花”暗扣“君子”,同時把“白”理解成“說話、發(fā)言”的意思。
<6>其他借代
謎語中還有一些其他借代比如古今字、通假字之間的借代、詞曲名(以前講詞時講過,有的一個詞牌有多個名稱)之間的借代、數(shù)量詞的通借、符號的通借等等。例如:“然”和“燃”是一對古今字,于是可用“豈能釜底抽薪”為謎面,打一口語,謎底就是“斷然不可”。
總而言之,燈謎的借代多不勝數(shù),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謎語時要切記“以小扣大”的原則,遵循燈謎的禁忌。
2,注意同義詞和一字多義的使用
在燈謎的制作中,用漢字的一字多義和同義詞的謎語比較多,所以我們在猜謎時要足夠引起重視。
漢字的同義詞很多,這些同義詞細(xì)微有差別,用法也不相同,但是這些同義詞在燈謎之中常常用來相互扣用。比如:“言,白,告,謂,曰,云,道,論,話,說”是一組表示說話的詞語;“士,卒,徒,兵,介”是一組表示士兵的詞語;“行,走,奔,趨”是表示一組走的詞語;“視,看,望,見,眺,觀,瞻,察,相,張”是表示一組看、望的詞語;“泣,哭,號,啼,涕,泗”是表示一組哭泣的詞語。這些同義詞在燈謎中往往互相扣合,猜謎時必須要注意。例如:以“難道”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不易之論”,就是利用“道”與“論”是同義詞的關(guān)系,再用“難”扣“不易”就不難猜出謎底。又如:以“實踐”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不虛此行”,也是利用“踐”與“行”的同義詞關(guān)系來猜謎底。
漢語中一字多義的現(xiàn)象,是燈謎別解的根據(jù)。我們了解字詞的多種意義,對提高猜謎水平是很有幫助的。例如一個“文”字,本義是“花紋,紋理”,引申為“文采,文章,文字,文獻(xiàn),文飾”等意義。又如一個“道”字,本義是“道德”,引申為“道路,途徑,敘說,說話,道白”等諸多意義。再如“書”字,本義是“寫”,引申為“文字,書法,書信,書本”。又如“好”字,本義是“壞”的反義詞,引申為“友愛,和睦,健康,贊許,容易,便于,可以,喜愛”,等等,這樣的詞語無法一一列舉。例如有一則謎語以“是漢子喜歡走南闖北”為謎面,打一句八字口語,謎底是“男人沒一個好東西”。謎底中的“好”字就要別解為“喜歡,喜愛”。又如:以“不告而別”為謎面,打一常用詞,謎底是“秘訣”。謎底的“訣”字原來意思是“訣竅”,這里要曲解成“離別,訣別”。再如:以“門外告別”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 在所不辭”,這里是把“所”字當(dāng)成“住所”來解釋。以上這些都是燈謎中比較常用的字詞,大家應(yīng)該適當(dāng)記些。
二,燈謎簡介
燈謎,即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又叫“燈虎”。猜燈謎又叫“射燈虎”。謎語來源于民間口謎,后經(jīng)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源遠(yuǎn)流長。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隱語”或“庾詞”。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chuàng)作。三國時代,猜謎盛行。在宋代出現(xiàn)了燈謎。人們將謎條系于五彩花燈上,供人猜射。明清時代,猜燈謎在民間十分流行。 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謎面、謎目和謎底。燈謎利用漢語字詞多意的特點,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從而得出 元宵節(jié)市民賞燈猜謎。別樣的意思,所謂“謎貴別解”,別解方顯謎味。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xiàn),否則稱為“露春”,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
三,燈謎的謎格
“謎格”是謎語的附加條件,一種特殊的規(guī)定或者說特定的猜謎公式。用謎格的謎語必須要按照謎格規(guī)定的格式去猜才能猜對。謎格的命名在明代才開始確定下來。明代整理時有“廣陵十八格”,到清代發(fā)展到二十四格,再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五百多中謎格。謎格在流傳過程中,有的因為異名已經(jīng)被合并,有的因為沒有實用價值已經(jīng)被刪除,目前仍然有生命力的還有二十余種,其中尤其以秋千格、卷簾格、徐妃格、驪珠格、梨花格、求凰格、粉底格、遙對格、白頭格、脫靴格等謎格應(yīng)用最為廣泛。下面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下燈謎的謎格。
1,梨花格
梨花格格名最早出現(xiàn)在清代光緒年間,張玉森選編的《百二十家謎語》在“謎格叢編”中共收集謎格33種,此個為其中一個。格名借取唐代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滿眼皆白的意境,用以表示謎底的字全部讀為諧音字?!鞍住?,喻指諧音字。又名:白冰格、白水格、白雪格、別字格、飛白格、粉面格、縞素格、會聲格、借音格、梅花格、全白格、全諧格、石灰格、諧聲格、諧音格、玉冰格、玉人格、全諧音格、玉壺冰格、分袂贈芍格、妙手空空格、杏苑摘花格。
格規(guī):謎底須用兩字以上的詞語,將謎底的每個字根據(jù)謎面的所表達(dá)的意思,全部變成諧音字,再扣合謎面。如:掌柜(梨花格.物理學(xué)名詞)謎底:電阻。解釋:以諧音讀作“店主”與謎面相扣合?!罢乒瘛敝浮暗曛鳌?,諧音為”電阻“。又如:重巒疊峰(梨花格.昆蟲名)謎底:蜜蜂。解釋:由謎面意思山峰重重,扣“密峰”,副底諧音得到正底“蜜蜂”。再如:崇敬扁鵲華佗(梨花格.歌唱家)謎底:李谷一。解釋:扁鵲華佗是我國古代名醫(yī),扣“古醫(yī)”。“崇敬”,推崇尚禮,扣“禮”。根據(jù)謎面意思“禮古醫(yī)”為副底,諧音得到正底:李谷一。
2,白首格
白首格又名白頭格、皓首格、素冠格、冠玉格、壽星格、雪帽格、望月格、戴雪格、素冠格,名取自“《李陵與蘇軾詩》“皓首以為期”句子。皓首是年老發(fā)白之意。本格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兩字以上,副底首字作諧音(白讀)得正底。例如:望梅止渴(白首格.打一地名)謎底:響水。謎語副底為“想水”諧音得正底:想水。又如:捐款(白首格.財匯詞語)謎底:現(xiàn)金。由謎面得副底“獻(xiàn)金”。首字諧音得到正底:現(xiàn)金。再如:干(白首格.宗教名詞)謎底:道士。根據(jù)會意法“干”是“士”的倒寫,副底也就是“倒士”,諧音達(dá)到正底:道士。
3,素心格
素心格名字取自陶潛的《移居詩》中的“問多素心人”,取心地潔白之意。本格屬于諧音類謎格。又稱為別名:玉帶格、夾雪格、玉腰格、銀腰格等
格規(guī):謎底須用三字以上的單數(shù)詞或組詞,將最中央一字作諧讀。例如:幼兒園(素心格.京劇名一)謎底:群英會。 “英”與“嬰”諧音切合謎面。又如:食品廠工作(素心格.軍事術(shù)語一)謎底:制高(糕)點。再如:媽(素心格.黃梅戲)謎底:女駙(附)馬;默讀(素心格.學(xué)科名)謎底:心理(里)學(xué)。
4,粉底格
粉底格,名字取自宋代楊時“程門立學(xué)”,借用最末表示“白”之意。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又稱為立雪格、踏雪格、白足格、履雪格、履霜格、素履格、粉尾格等。
格規(guī):謎底需兩字以上,末一字用諧音代替解釋謎面。例如:1.新聞紀(jì)錄。(素心格.打一體育活動項目)謎底:廣播操,“操”與“抄”諧音。 又如:2.十個世紀(jì)才相逢(素心格.中藥名一)謎底:千年健(見)再如: 3.垂釣(素心格.數(shù)學(xué)名詞一)謎底:等于(魚)。還如:元旦寄語(素心格.美術(shù)名)謎底:年畫(話)
5,粉頸格
粉頸格又名素頸格、玉頸格、白臆格、白脖格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此格謎底須四字以上(若是三字就為素心格),須將謎底第二字讀諧音后才能扣合謎面。如:手拿燈虎費思量(打一成語 粉頸格),謎底:執(zhí)迷不悟(以“執(zhí)謎不悟”扣合謎面,燈謎也稱燈虎)。又如:劉禪拒賢(粉頸格.成語)謎底:備而(兒)不用(劉備之子不用賢良)。再如:馬到成功(粉頸格.成語)謎底:出奇(騎)制勝;關(guān)羽斬蔡陽訓(xùn)弟(粉頸格.成語)謎底:開誠(城)相見(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中故事)
6,粉腿格
粉腿格又名鶴膝格、素脛格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須用四字以上的詞或組詞。謎底倒數(shù)第二字諧讀作別義。例如: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粉腿格.節(jié)令二) 夏至、芒(忙)種。(解釋:謎底倒數(shù)第二字‘芒’字,諧讀作‘忙’,全句連讀成‘夏至忙種’才切題意)又如:逾期作廢(粉腿格.水滸傳二人名)謎底:時遷、吳(無)用。再如:車禍身亡(粉腿格.成語)謎底:老于世(事)故。
7,鶴頂格
鶴頂格與白頭格相反,又名丹頂格、朱顏格、赤發(fā)格。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字?jǐn)?shù)須有二字以上,唯第一字讀正義,其它字都要諧讀。例如:岸柳垂楊靜,波心織綺紋(鶴頂格.成語)謎底:風(fēng)聲鶴唳(河里)(釋例:謎底讀作‘風(fēng)生河里’。這里除第一字正讀正義釋外,其他三字都作諧讀成別義,方合題面句意。)又如:赫( 鶴頂格.蘋果品種)謎底:紅香蕉(相交)。再如:單孔望遠(yuǎn)鏡(鶴頂格.京劇劇目)謎底:獨木關(guān)(目觀)
8,丹心格
丹心格又名紅中格、丹忱格、朱腰格、紅心格、心頭格、腸胃格、赤腰格等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為多于兩個字的單數(shù),中間一個字正讀,其余均諧音。謎例:手拿泥鰍(丹心格.外國地名一)謎底:渥太華。(例釋: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諧音“握太滑”)再如:林(丹心格.外國名人)謎底:穆(木)加貝(倍)。
9,朱履格
又名紅鞋格、正履格、赤足格等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為三字以上,除末一個字正讀,其余字全部讀諧音來與謎面相扣。例:一唱雄雞天下白(朱履格.明代人名一)謎底:文(聞)征(正)明。再如:仿宋體(朱履格.考古名詞)謎底:(假)甲(古)骨文。再如:陶淵明之好(朱履格.京劇演員)謎底:(愛)艾(是)世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