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謎語基礎(chǔ)知識 (上)
 
[頂歷史、結(jié)構(gòu)、禁忌
 
1,謎語的起源與發(fā)展

 
 中華謎語,包括民間謎語和文義謎,是華夏文明土壤中孕育出來的一株個性獨特的文藝奇葩。它集文學(xué)性、藝術(shù)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身,深受人們喜愛。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華謎語也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演變、發(fā)展、完善,才形成現(xiàn)今的體系格局。
  遠(yuǎn)古時代,人們在進(jìn)行語言交流時,偶爾會由于某種特別的原因,不便直截了當(dāng)?shù)乇磉_(dá)意思,而要通過拐彎抹角、迂回曲折的語言來暗示另一層內(nèi)容,這就有了“謎語”的萌芽。有文字記載的所謂“曲折隱喻”的語言現(xiàn)象,最早出現(xiàn)在黃帝時代《彈歌》詩里的“斷竹,續(xù)竹,飛土,逐肉”,即隱示人們制作彈弓、獵殺野獸的情形。
  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種謎語雛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稱,叫“廋辭”和“隱語”。有的君主喜歡隱語,而不愿聽直截了當(dāng)?shù)闹已浴③牡摹段男牡颀垺分杏小俺f齊威,性好隱語”的記載。
  漢末還出現(xiàn)了離合式的隱語。當(dāng)時董卓自為太師,殘暴專橫。有童謠唱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是一條讖語,以拆字離合法隱“董卓當(dāng)死”四字。其中“千里”合成“重”字,加“草”得“董”字;“十日卜”三字組合成“卓”字。到了魏晉南北朝,謎語有了新的發(fā)展,正如劉勰所說:“自魏代以來,頗好俳優(yōu),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蹦铣何膶W(xué)理論家劉勰,在他所撰的《文心雕龍》中,對謎語的起源、發(fā)展等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統(tǒng)論述,謎語這個名稱逐漸流行。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lán)記》中記載:有一次,北魏孝文帝設(shè)宴招待群臣,喝到高興處,舉杯作謎讓大家猜:“三三橫,兩兩縱,誰能辨之賜金鐘?!北慌沓峭踣牟轮?。是“習(xí)”字。原來“三三橫,兩兩縱”先猜成“羽”字?!敖痃姟笔蔷票?,酒杯古代有稱“大白”的,所以“金鐘”可扣“白”,“羽”加“白”就成了“習(xí)”字。
  這個時期的謎語,很多是寫成詩歌形式,瑯瑯上口,易誦易記,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了隋唐時期的謎語出出了別解,制謎手法更加豐富多彩,謎面更加簡練,為以后文義謎的發(fā)展打下了基礎(chǔ)?!短綇V記》載有這樣的故事:隋侯白嘗與仆射楊素并馬言語,路旁有槐樹憔悴死。素乃曰:“侯秀才道理過人,能令此樹活否?”曰“能”。曰:“何計得活?”曰:“取槐樹子于樹枝上懸著,即當(dāng)自活。”素曰:“因何得活?”答曰:“可不聞《論語》云:‘子在,回何敢死?'”素大笑。原來,論語中“子在,回何敢死”是顏回對孔子說的,意思是老師尚在,弟子顏回怎也輕易去死。經(jīng)別解后轉(zhuǎn)義為“種子在,槐樹怎敢死?!贝斯适戮嘟翊蠹s一千四百多年。
  宋代是謎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謎風(fēng)盛行,人才輩出。王安石、蘇東坡、秦少游、王吉甫、黃庭賢等文人學(xué)士都精通謎道。如王安石的字謎:
目字加兩點,不作具貝猜(賀)
貝字欠兩點,不作目字猜(資)
以上字謎一直流傳至今。蘇東坡制謎,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佛印以佛家語氣出謎:
吾有兩間房,一間賃于轉(zhuǎn)輪王。有時放出一線光,天下邪魔不敢當(dāng)。
謎底是木工工具“墨斗”。東坡當(dāng)即對謎。
我有一張琴,一條絲弦藏在腹。有時將來馬上彈,彈盡天下無聲曲。
謎底自然也是“墨斗”。后人還模仿蘇小妹的語氣再作一條“墨斗”謎:
我有一只船、一人搖櫓一人牽。去時拉纖去,來時搖櫓還。
一底三面,都十分形象,十分順口。
  宋代謎語的迅速發(fā)展,造就了一批專業(yè)謎人和謎社組織,同時誕生了“燈謎”。據(jù)宋代王栐《燕翼貽謀錄》載,太宗乾德年間下詔曰:
上無張燈,舊止三夜。今朝廷無事,區(qū)宇又安,方當(dāng)年谷之豐登,宜縱市民之行樂,其令開封府更放十七、十八兩夜燈。
可見當(dāng)時燈市盛況空前,為燈謎的誕生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條件。再看《武林舊事?6?1燈品》的記載:又有以絹燈剪寫詩句,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燈謎呱呱墜地,中華謎語從此開創(chuàng)了民間謎語和燈謎兩條腿走路的新格局。此時距今大約八百年。
  元明兩朝,謎語繼宋之后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樣愛玩謎語。元朝高德基撰《平江紀(jì)事》載:達(dá)魯花赤八刺脫公,倜儻爽邁,博聞強(qiáng)記,凡宴會以文謔,滿座風(fēng)生。一日同寅后堂會飲,僚佐愿求一令勸酬,公曰:“吾不讀書,弗能為令,但有兩字隱語,請眾賢商之,能者免,弗能者請一巨觴?!北娫蝗缑?。公曰:“一字有四個口,一個十;一字有四個十,一個口?!痹谧呓圆荒芙猓P就飲。飲竟問之,公以箸畫案上乃“圖(圖)”、“畢(畢)”二字也。這兩條字謎并不很難,“眾賢”都猜不出,情愿罰酒,大概是客氣吧。關(guān)于當(dāng)時民間猜謎的盛況,明代張岱《陶庵夢憶》中說:于十字街搭木棚,掛大燈一,俗曰:“懸燈”,畫《四年》、《千家詩》故事,或?qū)憻糁i,環(huán)立而猜射之。
  明朝時出現(xiàn)了一些研究謎語的論著和收錄謎語的專集,其中有馮夢龍的《黃山謎》,黃周星的《廋詞四十箋》及賀從善的《千文虎》等。另有馬蒼山編寫的《廣陵十八格》,其中的一些主要謎格,至今仍在沿用。明代的一些小說、傳奇、話本等都有不少猜謎的情節(jié),其中《蘇小妹三難新郎》中的一則文義謎尤其精彩:
強(qiáng)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
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每句猜一位古人名,謎底是孫權(quán)、孔明、子思、太公望。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中華謎語進(jìn)入成熟期,文義謎更是大行其道。人們追求謎語扣合的嚴(yán)謹(jǐn),逐漸摒棄冗長拖沓的面句,面崇尚大眾熟悉的成語或通俗語句為面,加上謎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擴(kuò)展到諸子百家、四書五經(jīng),甚至俗語、中藥、地名、書名等,極大地拓寬了謎路,促進(jìn)了謎語的提高和普及。如當(dāng)時以《千字文》句為面的:
焉哉乎也 (《四書》一) 失之者鮮矣
平時常用的文言虎詞有“之乎者也矣焉哉”七字,謎面有了四個,尚少“之者矣”三字,謎底就是別解為“失去‘之'和‘者',鮮‘矣'”。還有以唐詩句為面的,如:
春寒賜浴華清池 (古人一) 溫太真
謎面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名句,寫楊玉懷在華清池洗濕泉浴。謎底溫太真即東晉人溫嶠。謎底“溫”別解為溫泉,“太真”是楊玉環(huán)的道號,特指楊玉環(huán)。還有以書句為面的:
淮陰侯傳 (古人一) 紀(jì) 信
韓信封為“淮陰侯”。謎底別解為“記載韓信”。還有以詞牌為謎面的:
虞美人 (字一) 翣
“虞美人”即虞姬,項羽之妾。還有以單字為面的:
  從以上幾則謎例可以看出,此時謎語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與元明時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dāng)時一批謎人倡導(dǎo)創(chuàng)新是分不開的。正如錢南揚在《謎史清代之謎語》中論道:“自今謎盛行,視古謎為卑鄙,不復(fù)出諸士大夫之口。”又如當(dāng)時謎家費源指出:“為謎當(dāng)廣征博引,驅(qū)使群書,不期成而成,不期獲而獲,方能妙到秋毫?!庇终f:“一字落空,便成贅語;虛字虛設(shè),亦屬疏心。”以及“寄意過深,尚須注腳;引喻太直,未免合題。寬泛者既病游移,強(qiáng)湊者奚辭翻駁?有一于此,豈不謬哉?”甚至在小說《鏡花緣》里,作者也借女主人公之口談?wù)撝i藝:“大凡做謎,自應(yīng)貼切為主;因其貼切,所以易打。就如清潭月影,遙遙相映,誰人不見?”又說“那難猜的,不是失之浮泛,就是過于晦暗。即如此刻有人腳趾暗動,此惟自己明白,別人何得而知。”這些都是很有水平的見解。
  到了清末民國衩,在眾多謎家中有一人是特別應(yīng)該提起的,那就是后世稱為“謎圣”的燈謎大師張起南。張起南,字味鱸,號橐園,福建人。他主張謎要創(chuàng)新,要面向大眾。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數(shù)以萬計的燈謎。往往都是有新的創(chuàng)意,以外國作家為謎底的。如:
“憑君傳語報平安”,猜“托爾斯泰”。
以通俗謎面扣《詩經(jīng)》句的,如:
“湘省鐵路通何處”,猜“漢之廣矣”。
以時事知識猜成語的,如:
“民國以來男子剪發(fā)女子解足”,猜“摩頂放踵”。
甚至還有以英文為謎面猜字的,如:
morning猜“譚”(拆為“西言早”三字)
  像這樣清新的謎語,雖招來守舊派的嘲笑和非議,但革新的潮流勢不可擋。在眾多有識之士和民間謎人的共同努力下,謎語朝著正確的方向,走進(jìn)了新的時代。全國解放后,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謎語在繼承祖國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chǔ)上,又進(jìn)行了改革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后,謎語內(nèi)容更加大眾化;謎語創(chuàng)作空間繁榮;謎藝技巧更加多樣,富有時代氣息的新謎好謎不斷涌現(xiàn)。
新時代給謎語的發(fā)展帶來了幾次難得的機(jī)遇。一是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國家推行漢字簡化方案,不僅增添了許多新字,如“舊”、“進(jìn)”、“觀”等等,也增加了許多一字多義字,如“后”字以前只作“帝王的配偶”解,現(xiàn)在還可作“前后的后”和“子孫后代”解;再如“云”字,以前只作“說話”解,現(xiàn)在還可作“天上的云朵”解。這樣就給謎語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拓展了謎路。
二是媒體的介入,謎語受眾迅速擴(kuò)大。先是報紙雜志,后是廣播電視。人們除了參加固定時間、固定場合的謎事活動外,在任何角落、任何時間都能享受到猜謎的樂趣。
三是改革開放后,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及海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全世界炎黃子孫都可以聚在一起切磋交流謎藝特別臺灣謎友多次來大陸參加各種謎事活動,增進(jìn)了雙方的交流,促進(jìn)了謎語的發(fā)展。
四是經(jīng)濟(jì)市場化后,企業(yè)有了自主權(quán),不少企業(yè)家樂意與謎界合作,并與媒體及主管部門攜手共辦謎事活動,成為市場經(jīng)濟(jì)條件下謎語普及化的一個很有效的途徑。
五是通訊方式的進(jìn)步,給猜謎方式帶來一次革命性的變化。莫說古代,就是十幾年前,人們參加函猜或媒體會猜,都要到郵局把謎底答案寄給主辦者,稍微生急的還用電報發(fā)去?,F(xiàn)在不同了,參加網(wǎng)上謎賽,只要點下鼠標(biāo)即可搞定,用手機(jī)發(fā)個“短信”也是很容易的事。
2,謎語的基本結(jié)構(gòu)
謎語一般又謎面,謎目和謎底三部分組成。但是對于燈謎來說它還有“謎格”或“加注”。
謎面——謎面是謎語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制謎者提出的問題或列出的題目。
謎面通常用文字列出,故意把真正要說的事或物或文藏匿起來,盡力弄巧,加大難度,讓人費解,以增加趣味。謎面通常由簡練而富于形象的詩詞,警句,短語等組成。還有一些謎語的謎面不是文字的,而是由圖形,實物,符號,字母,數(shù)字等組成。然,不論謎面采用哪種形式,都應(yīng)該簡潔明快,隱喻得當(dāng),富于巧思。
謎目——謎目是給謎底限定的范圍,是聯(lián)系謎面和謎底的“橋梁”。它的作用就像路標(biāo),給人指明猜射的方向。
謎目的一般結(jié)構(gòu):猜——謎底范圍——數(shù)詞。謎目中的“猜”“射或打”等猜射行為詞可省略。如“成語一”,“影目三”等。如果猜射數(shù)量是“一”時也可省略數(shù)詞,如“人名”“現(xiàn)代新詞”等。謎目附在謎面的后面,比如“打一字”,即限定謎底只能是一個字,不能是別的東西,也不能多一個字。若不按謎目要求就算猜到的東西能扣合謎面也不算猜中。一般謎目規(guī)定的謎底是一個,也有兩個或多個的。例如:“客滿”(打二字)。謎目規(guī)定了謎底有兩個。用會意法來猜,謎底就是“促”“侈”??蜐M,表示人已經(jīng)足夠了或人已經(jīng)非常多了,那么“人與足”合成“促”,“人與多”合成“侈”。還需要注意的是,標(biāo)謎目時,應(yīng)該特別注意其范圍。如果標(biāo)的范圍過大,猜起來就非常困難;標(biāo)的的范圍過小,猜起來就太容易,所以要特別其范圍大小。
謎底——就是謎面所提出問題的答案。謎底既要準(zhǔn)確地體現(xiàn)出謎面的內(nèi)在含義,又必須符合謎目所限定的范圍。一般說來,謎語的謎底應(yīng)該專一。一條好的謎語,應(yīng)該只能有一個謎底,不應(yīng)該有兩個或者更多的謎底。謎底字?jǐn)?shù)一般很少,有的是一個字,一個詞,一種事物的名稱或一個動作的名稱,最多一兩句詩詞。如果謎底字?jǐn)?shù)較多,制謎就不容易制出好謎,猜謎者也不好猜中。然,有一些謎語的謎底的謎底和謎面互相調(diào)換以后還能成謎。例如:“水落石出”做謎面(打一字),它的謎底是“泵”。而用“泵”(打一成語),用會意法猜出謎底是“水落石出”。
謎格——謎格是構(gòu)成燈謎的一種特殊形式。在燈謎創(chuàng)作過程中,制謎者為了廣開迷路,通過“格”的設(shè)置使一些本來不能入謎的題材成為謎材,從而起到“格助謎活”的作用。例如:“函授”(卷簾格.常用詞)講信用。“函授”是謎面,“卷簾格”是謎格,“常用詞”是謎目,“講信用”是謎底。但是燈謎設(shè)置謎格終究是一種不得已的補救方法,并非凡是帶謎格的謎就一定是好的謎作。歷史上雖然出現(xiàn)500多種謎格,然而流傳至今也只有40多種,而常用的才20多種(謎格知識后面會講到)。
加注——謎面加注不同于謎格的改變詞(字)、順序、增減字?jǐn)?shù)或諧音別讀,而是在“加注”的文字中提示謎語中應(yīng)增減的字的筆畫、偏旁、部首或猜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例如:“紀(jì)念魯迅”(此謎請勿念.成語)百年樹人?!凹o(jì)念魯迅”是謎面,“此謎請勿念”是加注,“成語”是謎目,“百年樹人”是謎底
近年來加注的做法比較流行,然而為求需要,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
謎格或加注是為猜射謎底而設(shè)置的輔助規(guī)則和提示,是當(dāng)謎面和謎底的聯(lián)系稍有不適時所做的補救措施,謎格和加注一般放在謎面和謎目之間。所以燈謎的結(jié)構(gòu)形式為:謎面——謎格(加注)——謎目——謎底。
謎語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謎語是謎的統(tǒng)稱,包括文義謎(燈謎)和非文義謎(民間謎);狹義的謎語是指民間謎或事物謎。民間謎與燈謎都屬于廣義謎的范疇,二者并存。雖然他們同出一宗,然而它們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1)產(chǎn)生年代不同——謎語源于戰(zhàn)國,成于西漢;而燈謎東漢,成于宋代。
(2)構(gòu)成原理不同——謎語是對事物屬性特征的具體描寫;而燈謎由文字形、音、義的變化而產(chǎn)生別解。
(3)隱射方式不同——謎語隱射的是謎底事物的本身;而燈謎隱射的是事物的名稱。
(4)謎目范圍不同——謎語的謎目范圍寬一些;而燈謎的范圍稍窄。
(5)謎面的文學(xué)性質(zhì)不同——謎語的謎面質(zhì)樸憨厚,詞句現(xiàn)成清淺,聲調(diào)和諧上口,比喻貼切形象,趣味濃郁深長,較少有華麗的辭藻雕琢;而燈謎的謎面簡潔清晰,一字一詞,符號,字母等均可入謎,并著眼與文字含義、字形結(jié)構(gòu),憑借漢字一字多音多義,運用筆畫的組合、形象等手法隱射謎底。
(6)猜射規(guī)則不同——謎語按照謎面暗示的意義猜射,規(guī)則要求不多;而燈謎要從文義上猜射,規(guī)則要求較多較嚴(yán)。
(7)謎底與謎面的關(guān)系不同——謎語的謎面對謎底往往有解釋作用,直接陳述;而燈謎依照謎面提示的文義的,按照會意、離合、象形等手法來思考,判斷出謎底間暗示。
(8)表現(xiàn)手法不同——謎語的主要手法是賦、比、諧音、人名的借托、間接描寫等手法;而燈謎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會意、離合、象形、象聲等手法。
3,制謎的禁忌
燈謎的基本特征是文義為本,別解為魂,謎底唯一。所以制作謎語時應(yīng)該遵循以下規(guī)則:
1,謎面和謎底不能相犯
所謂謎面和謎底不能相犯也就是說謎底上的字絕對不能出現(xiàn)在謎面上。這是一條比較死的規(guī)則,很少有例外。若是謎面和謎底相犯,叫做“犯底”,這是制謎的大忌。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利用這條規(guī)則來猜謎。例如:謎面是“懸崖勒韁”(打一國名)。我們一看感覺很奇怪,因為大家都知道有個成語叫做“懸崖勒馬”,但是這里為何偏偏把“馬”改成“韁”呢?然而,只要你知道這個謎面與謎底不相犯的這個禁忌,很快就會明白,這是為了使謎面與謎底不相犯而把“馬”改成了“韁”,也就是說謎底中肯定含有一個“馬”字。那么你再來猜此謎語范圍就小多了,也就容易多了。此謎面“懸崖勒韁”懸崖是危險之地,韁是繩索,勒韁,拉緊繩索,那么再聯(lián)系謎底含有馬,而含馬的國家又不多就不難猜出“危地馬拉”這個謎底。當(dāng)然,謎語知識包含各種知識在內(nèi),若對地理知識不是很熟悉,自然也就比較難猜出了。
2,謎面必須成文
在燈謎產(chǎn)生的早期曾經(jīng)有過非??量痰囊?guī)定,即“凡是謎面必須用前人成句”。這條規(guī)定使制作謎語受到了很大的性質(zhì),后來就被取消了,但至少要求謎面通順成文,不能文句不通(只用一個字的謎語除外)。例如:以“大河上下,頓失滔滔”為謎面,謎目為“打一字”,謎底為“奇”(會意法猜:大河上下,大與河一在上一在下;頓失滔滔,滔滔是江水,加上頓失,就是失去了水,把河的水去掉就是“奇”字。)這是一條極好的謎語,謎面用毛主席的《沁園春.雪》中的句子,謎底與謎面扣得十分貼切,這種謎語妙手天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又如:“謎面“七人”(打一常用詞),謎底為“合作化”,這是一條正常的謎語。如果有人模仿制造一謎語“示土”(打一常用詞),謎底是“合作社”,這就不通了,因為“示土”是什么意思根本就不通。
謎面必須成文還有一要求就是謎面不能有閑雜多余的字。有閑雜多余的字,叫做“拋荒”。多余的字和謎底扣不上,容易使猜謎者誤入歧途,甚至猜不出謎底。例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謎面,打一成語,設(shè)置的謎底是“無風(fēng)不起浪”。謎面雖然是前人之句,但是太多不必要的字,用第一句扣“無風(fēng)”還行,第二句卻與謎底毫不相關(guān),而且謎底“不起浪”也沒有著落(這成做“無根”),這是不允許的,所以這就不能稱為一條成功的謎。又如以“休魚季節(jié),禁捕魚蝦”為謎面,謎目為打一成語,謎底設(shè)置為“不可捉摸”,謎面前面的四個字就是多余的。
當(dāng)然,謎面上有無多余的字,有時也要作具體分析。有的時候是用前人的的成句做謎面,謎面本身就是妙語佳句或警句,文意天成,已經(jīng)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只要意思緊扣謎底,個別非關(guān)鍵字稍有多余,也就無關(guān)緊要了,仍然可看作一條好謎。例如:以“只是朱顏改”作謎面,打一常用詞語,謎底為“容易”。嚴(yán)格的說,“只是”是閑雜字,但是這謎面是用前人之原句,所以就不能太拘泥。如果是你自己創(chuàng)造的謎面,用“改頭換面”作謎面,同樣謎底為“容易”就沒有多余字了,但是卻沒古句那么美了。又如:以“橫山倒出”做謎面,猜“帚”字,是一則注解式索然無味的謎。如果把謎面改成“臥看橫山如倒出”,則整條謎語就生色不少,這里的“臥看”和“如”字都是關(guān)鍵字眼,絕對不是多余字。再如以“半推半就”作為謎面,猜“擾”字,覺得過于淺顯。若改謎面“半推半就攏相近”,增加三字,就使謎面增色不少,而這三字絕非多余的字,而且還暗示謎底“擾”和謎面“攏”字相近。
3,燈謎必須有別解
別解是利用漢字一字或一詞多義的特點,將謎底中的某些字或詞不作原意解釋,而是引出歧義,以歧義法去和謎面相扣。別解使燈謎趣味盎然,稱為有“謎味”因此可以說,別解是燈謎的靈魂,沒有別解,燈謎就成注解式的,如同辭典上的詞條,毫無趣味可言,失去了燈謎的魅力。例如:有人以“生性怪癖,難合情理”作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為“不近人情”,這就是一條注解式燈謎,猜這樣的謎語如同味同嚼蠟毫無趣味。如果把謎面改成“千里送鵝毛”猜同一個謎底,把謎底的“人情”別解為“禮物”,謎味就出來了。漢語的一字多解情況為謎語創(chuàng)造了廣闊的天地。如:一個著字,可以當(dāng)助詞也可以作為動詞;一個會字可以作為“理解,能夠,擅長”,還可以作“見面,聚會”等意思。
以前有個規(guī)定,燈謎的別解應(yīng)該在謎底,不允許在謎面別解。近年來,這個規(guī)定已經(jīng)被突破,出現(xiàn)了不少謎面別解的謎語。一般說來,謎面別解畢竟還是少數(shù)。如果謎面別解而謎底反而沒有別解,這種謎語會使人有“面底倒置”的感覺,有些不倫不類。例如:用“高度”作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設(shè)置為“不可低估”。謎面的“度”字別解為“量度、估計”的意思,而謎底反而沒有別解,這就犯了“面底倒置”的毛病。如果把謎面改成“不可低估”,打一物理學(xué)名詞,謎底為“高度”,這就是一條正常的謎語了。燈謎使用別解的例子太多。例如:以“飛針走線”打一常用詞——“快活”(快的針線活);以“自食其力”打一常用詞——“無賴”(不依賴別人);謎面謎底都有別解的,例如:以“實在討厭”為謎面,打一常用詞——“惡果”(果實在就討厭——惡果);以“必需品”為謎面,打一常用詞——“未嘗不可”(必需品嘗——“未嘗不可”)。以上都是趣味十足的好謎。
4,謎面與謎底不能相倒吊
所謂倒吊就是本來謎底的內(nèi)容卻錯放在謎面去了。謎底謎面倒換了位置,就使得謎面會顯得很牽強(qiáng),扣不住謎底。這實際上屬于邏輯錯誤。通常情況下,謎面上應(yīng)該是小概念,謎底是個大概念,以小猜大,謎面才能扣得住。例如:用“果斷”作謎面,打一成語,謎底設(shè)置為“瓜熟蒂落”。這個謎語就番了謎底謎面倒置的毛病。果斷,這果不一定是瓜,也可以是其他的東西,這就是個個大概念,瓜是“果”中的一種就是個小概念,以大扣小,就扣不住。如果把謎面謎底調(diào)換。謎面為“瓜熟蒂落”,打常用詞,謎底為“果斷”,這就扣的住,是一條正常的謎語了。謎底上的字在謎面上得不道解釋,叫做“無根”。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會使猜謎者無可適從,難以猜射,嚴(yán)重的甚至不承認(rèn)這條謎語。
 
 
制謎步驟方法與猜謎技巧
 
一,制謎的步驟
  學(xué)習(xí)制謎的首先要熟悉制謎的步驟,即選定謎底,再確定謎目,如需要,還要制定謎格;最后是適配置謎面。我們先來看選擇謎底。
  1,選謎底
  制作一條謎語,首要的問題是選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選擇謎底。就謎底來講,取材范圍是相當(dāng)廣泛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包。所以,對于猜謎者來說,是相當(dāng)大的考驗。猜謎者必須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懂。一般在制定謎底的時候,素材經(jīng)過篩選后,只要能夠用會意、離合別解等方法進(jìn)行拆解的,都可以制成謎語。
 ?。?,定謎目
  謎底選定以后,就要確定謎目。謎目要求定得準(zhǔn)確,不能過于寬泛,避免使人覺得不著邊際??傊?,謎目要定的準(zhǔn),標(biāo)得細(xì),這樣才能給猜謎者指明一個方向,猜起來才不會感覺太難。如果用了謎格,還要把秘格標(biāo)在謎面的后面,謎目的前面。
  3,配置謎面
  配置謎面是制謎的主要部分,往往也是需要花費氣力和絞盡腦汁的地方。一般來講,謎面要通順,扣合要貼切,構(gòu)思要要巧妙,謎意思要健康。謎面要有隱有顯,有藏有露,隱顯得當(dāng),藏露相宜。謎面“隱”不能過深,避免使人如墜云霧中,無從下手;“顯”不能太白,以免味同嚼蠟,失去了謎語的味道。隱而不晦,顯而不露,很好地把這矛盾的兩個方面統(tǒng)一在一個謎語中,這才是制謎者應(yīng)該力求做到的。所以,制謎如同詩詞對聯(lián)中的練字一樣要反復(fù)推敲。只有這樣才能制造出好謎語來。
  
二,制謎的方法
  制謎的方法和猜謎的方法從根本上講是相通的。我們先來學(xué)習(xí)各種制謎的方法。
  1,離合法
  離合法,即把某個字的形狀、筆畫或者部分結(jié)構(gòu)分開,然后又巧妙地組合起來。比如:“青一塊,紫一塊”(打一字),謎底:“素”。素字就是由“青”的上部分和“紫”的下部分結(jié)構(gòu)組成。又如:謎面“綠樹村邊合”是唐代孟浩然詩《過故人莊》(打一字) ,謎底是:“綝”。
  2,會意法,即按照謎面本身所表明的含義,來制造謎語。例如:“下是在上邊,上是在下邊,不是在上邊,生就在下邊”(打一字),謎底“一”。又如:“風(fēng)平浪靜”(打一中國地名)謎底:“寧波”。又如一網(wǎng)絡(luò)上謎語:“兩個胖子抱在一起”(打一中國地名)謎底:“合肥”。
  3,象形法
象形法,即按照某字的字形特點,制成謎面。例如:“眼前一對靠背椅”(打一字),謎底是“鼎”;又如:“鉆進(jìn)錢眼不自由”(打一字),謎底“囚”。
  4,別解法
  別解法,即利用漢字一字多義或形狀、字音上的某些特點來制作謎語,不把謎語作原意解釋,而以另外的意思來扣合。例如:“坐船規(guī)則”(打一數(shù)學(xué)名詞),謎底是“乘法”(別解為乘船的方法)又如:以“成人電影”(猜一成語)謎底;“大有可觀”,原本解作內(nèi)容豐富或很有希望,但這里則別解作“大人才有機(jī)會觀看”。
  5,置換法
置換法,即巧妙地把某字的一部分去掉,然后用另一字或另一字的一部分換進(jìn)去,使之成為一個新字。例如:“挖掉窮根巧安排”(打一字),謎底“竅”。又如前面講謎語聯(lián)時有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日落香殘,免去凡心一點(謎底為:禿);下聯(lián):爐熄火盡,務(wù)把意馬撈栓(謎底是:驢)”這也是置換法的類型。
  6,分扣法
  分扣法,即把某字的一部分分成若干份,按照每一部分包含的意思,使之完整地表達(dá)一個意思,制成謎面。例如:“立春時節(jié)雨紛紛”(打一字),謎底:“泰”。雨紛紛就是沒有太陽(日)只有水。又如:望穿(打一昆曲劇目)謎底:“十五貫” ?!巴彼追Q“十五”,“穿”與“貫”有同義之處,分別扣為“十五貫” 。
 ?。?,剔除法
  剔除法,即把一個字的某部分或某些筆畫,用含蓄的詞句來踢掉,使之成為另一個字。例如:“干涉”(打一字),謎底:“步”。意即將“涉”做干燥處理,去掉水分,得到步字。又如:若以前面的“日落香殘”“爐熄火盡”為謎面(打一字)謎底就是“禾”“戶”。
  8,誤會法
  誤會法,即利用漢字一字多義或者形狀,故意在詞上設(shè)置障礙,使人產(chǎn)生誤會。例如:“指東說西”(打一字)。謎底:“詣”。意即指的東部,說的西部,合成“詣”字。
  9,反射法
  反射法,即根據(jù)某一字的意思,從反面去制作謎面。例如:“無一死亡”(打一生物學(xué)名詞),謎底:“共生”,意即共同生還。
  10,隱藏法
  隱藏法,即用生動、巧妙的詞句把謎底藏在謎面之中,使人通過思索才發(fā)現(xiàn)。例如:“金銀銅鐵”(打一中國地名),謎底:“無錫”。意即在“金銀銅鐵錫”五大金屬中沒有錫。
  三,猜謎的技巧
  燈謎的猜射方法和謎語有很大不同,不能像猜謎語一樣,從謎面暗示的謎底的形狀、形態(tài)、功能等方面入手去推測謎底。猜燈謎要純粹從謎面的文字出發(fā),從文字的音、形、義入手,去尋找與謎面相扣的謎底。根據(jù)漢字的音、形、義的變化,可以把燈謎分為會意體、增損離合體、相形相聲體三類。有的是三種復(fù)合體。下面分別說明這三種主要猜法:
  1,會意法
  會意法是根據(jù)謎面暗示的含意、情節(jié)、典故去尋找謎底。初看似乎比較接近一般謎語的猜法,其實不然。因為作為燈謎,必須有別解,這就和一般謎語大不相同了。會意體燈謎又分為以下幾種:
 ?。?)正面會意——根據(jù)謎面的意思直接去聯(lián)想謎底。這又是會意體中最大量的燈謎。例如:以“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為謎面,打中國三個少數(shù)民族。謎底是:“高山、景頗、壯”,謎面是毛主席的詩句,非常優(yōu)美,謎底連起來讀緊扣謎面,是一則渾然一體的好謎。又如:以“桂林山水甲天下”為謎面,打一中國地名,謎底為“汕頭”。謎底拆開讀作“山水的頭”與謎面相扣,若是這條謎語猜作“桂林”,那就說明猜謎語者不懂燈謎的基本常識,把它當(dāng)作謎語來猜了。
 ?。?)反面會意——根據(jù)暗示的意思,從反面或側(cè)面去推測出謎底。如:“東西南北皆是”為謎面,打一國名,謎底是“中非”。又如:以“輕的丟掉”為謎面,打一常用語,謎底是“重要”。以“不見陽光不生長”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來日方長”(這里的“長”作“長大”理解)。
 ?。?)分段會意——又稱做分扣體燈謎。這種燈謎從謎面的整體上看與謎底的意思沒有直接關(guān)系,而是將謎面分成若干段,分別以各段的意思去扣合謎底的各個部分而組成完整的謎底。例如:以“異鄉(xiāng)風(fēng)味”為謎面,打一常用詞,謎底為“客氣”。以“異鄉(xiāng)”扣“客”字,以“風(fēng)味”扣“氣”字。又如:以“發(fā)信”為謎面,猜一常用四字口語,謎底為“毫無疑問”。這里“發(fā)”扣“毫”,用“信”扣“無疑問”
”,從字面意思上看,謎面與謎底毫無關(guān)系,也是典型的分扣體燈謎。
  2,拆字法
  拆字法是根據(jù)謎面的內(nèi)容,對漢字的筆畫、部首、偏旁進(jìn)行加減或位置變化,從而得出謎底。拆字的方法有增、損、離、合等情況,于是這類謎語就被稱為增損離合體謎。
  增損就是筆畫的增加減少。例如:以“只要底下一點”打一字,謎底為“六”。謎面意思就是說“只”要底下,再加上“一”和“點”,組成的就是“六”。又如以“喜上心頭”打一字,謎底是“志”。意思就是“喜”的上面部分放在心的上面。有很多謎語帶有“半”字,這些都是增損類型。例如:半推半就——擾;各取其半——職;半放紅梅——繁;半把斧頭——爸,等等。
  離合就是把筆畫或部首分離后重新組合,成為謎底。如“其中多一點”打一字,是把“其”“中”與“一”“點”合起來,謎底就是“蜞”。又如:“上山下產(chǎn)參加勞動”打一字,謎底是“岸”。有時增損離合等手法同時并用,這就需要猜謎者根據(jù)具體情況去審度。例如:有條很有趣的字謎,謎面是“諸君來猜謎,不要走,不要說話,且站在一旁,對著細(xì)想”。意思是,大家來猜這個“謎”字,去掉(不要)“走之”,再去掉“言”旁(不要說話),剩下個“米”字,再讓“且”字站在旁邊,不正好是個“粗”字嗎?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你猜不出,制謎者還要你對著“細(xì)”來想,細(xì)的反義詞就是“粗”呢!這則謎語雖然不是很難猜,確是趣味十足,回味無窮,使你猜出后不禁會心一笑。這也就是謎語的魅力所在。
  拆字法用在字謎最多。即使謎底是有幾個字分別增損離合而和謎面相扣的,謎底的整體和謎面并無意思上的直接聯(lián)系。例如:“他們?nèi)瞬辉凇弊鲋i面,打一國名,謎底是“也門”。又如以“亞”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有口難言”(“亞”旁邊有了“口”旁,就變成“啞”字了,就不能說話了)。又如:以“虧”做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同流合污”,也是這種類型。
  3,象形象聲法
  象形法是利用漢字相形的特點,將漢字的某部分的形狀比擬成物,用在謎面或謎底上相扣。比較常見的有把“干”比作蜻蜓,把“人”比作雁行,把“亦”比作蝴蝶,把“個”比作竹葉,把“蟲、巾”比作孤帆,把“心”比作船,把“豐”比作遠(yuǎn)樹等。例如:以“新月伴孤帆”為謎面,打一字,謎底是“幣”字。將“幣”字上面的“一撇”看作是新月,“幣”字下面的“巾”看作是孤帆,非常形象。又如:以“八字眉毛鷹鉤鼻,兩眼圓睜大口開”為謎面,打一字,,謎底是“笞”,也是很形象的象形謎。
  象聲法則是利用相似的讀音來揭示謎底。猜這類謎語要發(fā)揮自己高度的想象力。如“33”打成語“靡靡之音”。這是將謎面兩個阿拉伯?dāng)?shù)字“33”當(dāng)作音符,按簡譜的發(fā)音將它們讀成“靡靡”。再巧妙地利用“之音”一詞來體現(xiàn)謎意。又如“獨攬梅花掃雪”打音樂名詞“唱名”,即把謎面七字諧聲讀作1、2、3、4、5、6、7,即自然音階中的七個音級,也就是音樂中的“唱名”,這“唱名”便是對謎面的解答。
  純粹使用一種手法的燈謎比較少,大多數(shù)燈謎都是綜合以上手法制出來的,使燈謎增加了難度也讓燈謎豐富多采更有趣味,這樣的謎語稱為“復(fù)合謎”。比如:以“邊境雁雙飛”為謎面,打一字,謎底為“做”字。(“邊境”是指“境”字的一邊,即“土”字,“雁雙飛”想象成兩個“人”字,為“從”,合起來扣謎底“坐”。又如:“一座小橋南北架,兩行斜雁東西飛”——“巫”;遠(yuǎn)樹兩行山倒影,輕舟一葉水平流”——“慧”;“破帽遮顏過鬧市”——“買”,這些都是綜合類型的好謎。

猜謎的注意事項與燈謎謎格
 
 
1,燈謎的用典與借代
  燈謎既然是漢語特有的文字游戲,不可避免地要經(jīng)常使用漢語中的各種修辭手段,其中用得最多是用典與借代??梢哉f,燈謎不懂得用典與假借就難登燈謎的大雅之堂。
(1)用典
  我國歷史悠久,文化深遠(yuǎn),流傳下來的史書典籍和民間故事很多,這為燈謎的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素材。我們在猜謎時,應(yīng)該要注意燈謎中使用典故的情況。比如:以“郗鑒選東床”為謎面,打一外國科學(xué)家名字,謎底是:愛因斯坦(愛的原因是坦腹)。如果你不知道《世說新語》里有個“坦腹王郎(又叫:東床選婿)”的典故就可能猜不出這條謎語來。又如:以“大耳兒不記轅門射戟時耶?”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為:求全責(zé)備。如果不知道用的是《三國演義》中白門樓呂布被擒住時,央求劉備說情遭到拒絕責(zé)備劉備的典故,你就猜不出謎底。又比如:以“葉公失色”為謎面,打一動物,如果你知道“葉公好龍”的寓言,謎底就不難猜出是“恐龍”。
(2)借代
  借代是漢語的一種修辭手法,它是用與原始事物有關(guān)的另外事物的名稱、特征、別稱、外號替代所要說的事物事物的一種方法。燈謎如果不東的借代就是不懂猜謎,這話是有一定根據(jù)的。燈謎中借代種類很多,不一一列舉,但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天干、地支的借代
  “天干”即“甲、乙、丙、丁...”,常與方位詞和五行相借代。由“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可用天干替代方位或者金木水火土。例如:以“太白出東方”為謎面,打一字,謎底是:子。初看似乎很難理解,實際上“太白”是李白的字,替代“李”字,“東方”則以“東方甲乙木”的方式扣一“木”字,“李”字去掉個“木”字,謎底就是:子。
  “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它和傳統(tǒng)的十二生肖相對應(yīng),可以相互借代,也與十二時辰相互借代。例如:以“未入燈謎之門”為謎面,打一四字俗語。按照地支,“未”對應(yīng)羊,“燈謎”古代稱做“燈虎”、“文虎”(以“虎”扣“謎”,也是借代),找準(zhǔn)了羊、虎兩個字,再結(jié)合謎面的意思,就不能猜出謎底:羊入虎口。又如:以“赤子”為謎面,打一四字常用詞,謎底是:紅極一時。這就是用“子”替代“一時”而成。
<2>人名與稱為的借代
  某人的姓氏、名、字、號、綽號、官職之間可以互相借代。前幾天出的謎語:以“黛玉之詩狂”,打一體育名人,謎底是:林書豪。這就是黛玉的名去替代她的姓氏。又如前日的謎語:以“子美放羊”為謎面,打一人名,謎底是:杜牧。杜甫,字子美。這就是用字去替代他的姓氏。再如:孔子墓--打一地理名詞--丘陵;莽翼德--打一三國人物--張魯?shù)鹊?。還有的以朝代、年號與帝王的姓氏、名諱相互借代。比如:以”唐代瑰寶”為謎面,打一醫(yī)學(xué)家,謎底是:李時珍。這就是用朝代(唐)和帝王的姓氏(李)相互借代。
<3>時間的借代
  四季、節(jié)日名、節(jié)令名之間互相借代在謎語中是很常見的,例如:農(nóng)歷處--朔,農(nóng)歷十五--望,國慶節(jié)--十一,兒童節(jié)--六一,婦女節(jié)--三八,等等。如:以“十六成親”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喜出望外。喜事辦在十五之后的十六,以“望”代“十五”,謎底“喜出望外”就出來了。又如:“三八二十四”為謎面,打一體育用詞,用“三八”代“婦女”,“二十四”代“雙打”(一打十二),謎底就是“女子雙打”。
<4>地名的借代
  在謎語當(dāng)中,一般以首都暗示國名,以地方簡稱暗示全稱,以著名的河流、山脈、風(fēng)景名勝暗示某個地名等等。例如:以“巴黎產(chǎn)品”為謎面,打一常用詞“法制”,就是用首都代替國名。
<5>物名的借代
  這種謎語就是利用物品或事物的別名或簡稱之間互相借代。例如:以“銀盤”代替“月”,以“金烏”代替“日”,以“梅花”暗扣“鹿”,以“赤兔”、“千里”暗扣“馬”,以“君子”暗扣“蘭花”等。例如:以“千里相逢”為謎面,打一字,不能簡單的猜“重”字,而是用“千里”扣“馬”馬相聚,既謎底是:驟。又如:以“白蘭花”為謎面,打一四字成語,謎底是“君子一言”,這里就是用“蘭花”暗扣“君子”,同時把“白”理解成“說話、發(fā)言”的意思。
<6>其他借代
  謎語中還有一些其他借代比如古今字、通假字之間的借代、詞曲名(以前講詞時講過,有的一個詞牌有多個名稱)之間的借代、數(shù)量詞的通借、符號的通借等等。例如:“然”和“燃”是一對古今字,于是可用“豈能釜底抽薪”為謎面,打一口語,謎底就是“斷然不可”。
  總而言之,燈謎的借代多不勝數(shù),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謎語時要切記“以小扣大”的原則,遵循燈謎的禁忌。
2,注意同義詞和一字多義的使用
  在燈謎的制作中,用漢字的一字多義和同義詞的謎語比較多,所以我們在猜謎時要足夠引起重視。
  漢字的同義詞很多,這些同義詞細(xì)微有差別,用法也不相同,但是這些同義詞在燈謎之中常常用來相互扣用。比如:“言,白,告,謂,曰,云,道,論,話,說”是一組表示說話的詞語;“士,卒,徒,兵,介”是一組表示士兵的詞語;“行,走,奔,趨”是表示一組走的詞語;“視,看,望,見,眺,觀,瞻,察,相,張”是表示一組看、望的詞語;“泣,哭,號,啼,涕,泗”是表示一組哭泣的詞語。這些同義詞在燈謎中往往互相扣合,猜謎時必須要注意。例如:以“難道”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不易之論”,就是利用“道”與“論”是同義詞的關(guān)系,再用“難”扣“不易”就不難猜出謎底。又如:以“實踐”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不虛此行”,也是利用“踐”與“行”的同義詞關(guān)系來猜謎底。
  漢語中一字多義的現(xiàn)象,是燈謎別解的根據(jù)。我們了解字詞的多種意義,對提高猜謎水平是很有幫助的。例如一個“文”字,本義是“花紋,紋理”,引申為“文采,文章,文字,文獻(xiàn),文飾”等意義。又如一個“道”字,本義是“道德”,引申為“道路,途徑,敘說,說話,道白”等諸多意義。再如“書”字,本義是“寫”,引申為“文字,書法,書信,書本”。又如“好”字,本義是“壞”的反義詞,引申為“友愛,和睦,健康,贊許,容易,便于,可以,喜愛”,等等,這樣的詞語無法一一列舉。例如有一則謎語以“是漢子喜歡走南闖北”為謎面,打一句八字口語,謎底是“男人沒一個好東西”。謎底中的“好”字就要別解為“喜歡,喜愛”。又如:以“不告而別”為謎面,打一常用詞,謎底是“秘訣”。謎底的“訣”字原來意思是“訣竅”,這里要曲解成“離別,訣別”。再如:以“門外告別”為謎面”,打一成語,,謎底是“ 在所不辭”,這里是把“所”字當(dāng)成“住所”來解釋。以上這些都是燈謎中比較常用的字詞,大家應(yīng)該適當(dāng)記些。
二,燈謎簡介
燈謎,即寫在彩燈上面的謎語,又叫“燈虎”。猜燈謎又叫“射燈虎”。謎語來源于民間口謎,后經(jīng)文人加工成為謎,它在中國源遠(yuǎn)流長。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隱語”或“庾詞”。秦漢時則成為一種書面創(chuàng)作。三國時代,猜謎盛行。在宋代出現(xiàn)了燈謎。人們將謎條系于五彩花燈上,供人猜射。明清時代,猜燈謎在民間十分流行。 燈謎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謎面、謎目和謎底。燈謎利用漢語字詞多意的特點,不把謎面作原意解釋,從而得出 元宵節(jié)市民賞燈猜謎。別樣的意思,所謂“謎貴別解”,別解方顯謎味。在燈謎中凡是謎面上有的字,在謎底中不能再出現(xiàn),否則稱為“露春”,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
  
三,燈謎的謎格
  
“謎格”是謎語的附加條件,一種特殊的規(guī)定或者說特定的猜謎公式。用謎格的謎語必須要按照謎格規(guī)定的格式去猜才能猜對。謎格的命名在明代才開始確定下來。明代整理時有“廣陵十八格”,到清代發(fā)展到二十四格,再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五百多中謎格。謎格在流傳過程中,有的因為異名已經(jīng)被合并,有的因為沒有實用價值已經(jīng)被刪除,目前仍然有生命力的還有二十余種,其中尤其以秋千格、卷簾格、徐妃格、驪珠格、梨花格、求凰格、粉底格、遙對格、白頭格、脫靴格等謎格應(yīng)用最為廣泛。下面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下燈謎的謎格。
1,梨花格
  梨花格格名最早出現(xiàn)在清代光緒年間,張玉森選編的《百二十家謎語》在“謎格叢編”中共收集謎格33種,此個為其中一個。格名借取唐代詩人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滿眼皆白的意境,用以表示謎底的字全部讀為諧音字?!鞍住?,喻指諧音字。又名:白冰格、白水格、白雪格、別字格、飛白格、粉面格、縞素格、會聲格、借音格、梅花格、全白格、全諧格、石灰格、諧聲格、諧音格、玉冰格、玉人格、全諧音格、玉壺冰格、分袂贈芍格、妙手空空格、杏苑摘花格。
  格規(guī):謎底須用兩字以上的詞語,將謎底的每個字根據(jù)謎面的所表達(dá)的意思,全部變成諧音字,再扣合謎面。如:掌柜(梨花格.物理學(xué)名詞)謎底:電阻。解釋:以諧音讀作“店主”與謎面相扣合?!罢乒瘛敝浮暗曛鳌?,諧音為”電阻“。又如:重巒疊峰(梨花格.昆蟲名)謎底:蜜蜂。解釋:由謎面意思山峰重重,扣“密峰”,副底諧音得到正底“蜜蜂”。再如:崇敬扁鵲華佗(梨花格.歌唱家)謎底:李谷一。解釋:扁鵲華佗是我國古代名醫(yī),扣“古醫(yī)”。“崇敬”,推崇尚禮,扣“禮”。根據(jù)謎面意思“禮古醫(yī)”為副底,諧音得到正底:李谷一。
2,白首格
  白首格又名白頭格、皓首格、素冠格、冠玉格、壽星格、雪帽格、望月格、戴雪格、素冠格,名取自“《李陵與蘇軾詩》“皓首以為期”句子。皓首是年老發(fā)白之意。本格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兩字以上,副底首字作諧音(白讀)得正底。例如:望梅止渴(白首格.打一地名)謎底:響水。謎語副底為“想水”諧音得正底:想水。又如:捐款(白首格.財匯詞語)謎底:現(xiàn)金。由謎面得副底“獻(xiàn)金”。首字諧音得到正底:現(xiàn)金。再如:干(白首格.宗教名詞)謎底:道士。根據(jù)會意法“干”是“士”的倒寫,副底也就是“倒士”,諧音達(dá)到正底:道士。
3,素心格
  素心格名字取自陶潛的《移居詩》中的“問多素心人”,取心地潔白之意。本格屬于諧音類謎格。又稱為別名:玉帶格、夾雪格、玉腰格、銀腰格等   
  格規(guī):謎底須用三字以上的單數(shù)詞或組詞,將最中央一字作諧讀。例如:幼兒園(素心格.京劇名一)謎底:群英會。 “英”與“嬰”諧音切合謎面。又如:食品廠工作(素心格.軍事術(shù)語一)謎底:制高(糕)點。再如:媽(素心格.黃梅戲)謎底:女駙(附)馬;默讀(素心格.學(xué)科名)謎底:心理(里)學(xué)。
4,粉底格
  粉底格,名字取自宋代楊時“程門立學(xué)”,借用最末表示“白”之意。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又稱為立雪格、踏雪格、白足格、履雪格、履霜格、素履格、粉尾格等。
  格規(guī):謎底需兩字以上,末一字用諧音代替解釋謎面。例如:1.新聞紀(jì)錄。(素心格.打一體育活動項目)謎底:廣播操,“操”與“抄”諧音。 又如:2.十個世紀(jì)才相逢(素心格.中藥名一)謎底:千年健(見)再如: 3.垂釣(素心格.數(shù)學(xué)名詞一)謎底:等于(魚)。還如:元旦寄語(素心格.美術(shù)名)謎底:年畫(話)
5,粉頸格
  粉頸格又名素頸格、玉頸格、白臆格、白脖格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此格謎底須四字以上(若是三字就為素心格),須將謎底第二字讀諧音后才能扣合謎面。如:手拿燈虎費思量(打一成語 粉頸格),謎底:執(zhí)迷不悟(以“執(zhí)謎不悟”扣合謎面,燈謎也稱燈虎)。又如:劉禪拒賢(粉頸格.成語)謎底:備而(兒)不用(劉備之子不用賢良)。再如:馬到成功(粉頸格.成語)謎底:出奇(騎)制勝;關(guān)羽斬蔡陽訓(xùn)弟(粉頸格.成語)謎底:開誠(城)相見(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中故事)
6,粉腿格
  粉腿格又名鶴膝格、素脛格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須用四字以上的詞或組詞。謎底倒數(shù)第二字諧讀作別義。例如: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粉腿格.節(jié)令二) 夏至、芒(忙)種。(解釋:謎底倒數(shù)第二字‘芒’字,諧讀作‘忙’,全句連讀成‘夏至忙種’才切題意)又如:逾期作廢(粉腿格.水滸傳二人名)謎底:時遷、吳(無)用。再如:車禍身亡(粉腿格.成語)謎底:老于世(事)故。
7,鶴頂格
  鶴頂格與白頭格相反,又名丹頂格、朱顏格、赤發(fā)格。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字?jǐn)?shù)須有二字以上,唯第一字讀正義,其它字都要諧讀。例如:岸柳垂楊靜,波心織綺紋(鶴頂格.成語)謎底:風(fēng)聲鶴唳(河里)(釋例:謎底讀作‘風(fēng)生河里’。這里除第一字正讀正義釋外,其他三字都作諧讀成別義,方合題面句意。)又如:赫( 鶴頂格.蘋果品種)謎底:紅香蕉(相交)。再如:單孔望遠(yuǎn)鏡(鶴頂格.京劇劇目)謎底:獨木關(guān)(目觀)
8,丹心格
  丹心格又名紅中格、丹忱格、朱腰格、紅心格、心頭格、腸胃格、赤腰格等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為多于兩個字的單數(shù),中間一個字正讀,其余均諧音。謎例:手拿泥鰍(丹心格.外國地名一)謎底:渥太華。(例釋: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諧音“握太滑”)再如:林(丹心格.外國名人)謎底:穆(木)加貝(倍)。
9,朱履格
  又名紅鞋格、正履格、赤足格等等。本格也屬于諧音類謎格。
  格規(guī):謎底為三字以上,除末一個字正讀,其余字全部讀諧音來與謎面相扣。例:一唱雄雞天下白(朱履格.明代人名一)謎底:文(聞)征(正)明。再如:仿宋體(朱履格.考古名詞)謎底:(假)甲(古)骨文。再如:陶淵明之好(朱履格.京劇演員)謎底:(愛)艾(是)世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燈謎解析
循聲探底的“擬聲燈謎”
謎語結(jié)構(gòu), 基本規(guī)則
謎語詩
《如何猜燈謎》(簡明教程)
謎說(原創(chuàng))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