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包肉,原名鍋爆肉,是一道東北菜,光緒年間始創(chuàng)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xué)贏廚師鄭興文之手。成菜后,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鍋包肉是為適應(yīng)外賓口味,把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通常將豬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即成。今天要介紹的是我們哈爾濱每個飯店都會吃到哈爾濱版本的鍋包肉,不說起源和來源,也不分所謂正宗與否。只是哈爾濱口味的鍋包肉做法,只要按照我的方式來操作,絕對做出來的鍋包肉不輸給飯店的,只有更好!其實這道菜的特點就是,外皮酥脆,內(nèi)軟,口味酸甜,非常適口。老少皆宜的一道家常菜。只要掌握好幾個關(guān)鍵的步驟,做出來的成品基本都不會有任何問題。記住一點,想要做什么地方的代表菜,就一定要選用當(dāng)?shù)氐恼{(diào)味料,只要原材料不變,味道肯定不會差。川菜就一定離不開豆瓣醬,辣子,花椒,泡椒等等?;洸司褪歉鞣N海鮮醬,柱候醬,酸梅醬等等。所以調(diào)味品的選擇非常重要。今天我們要做的哈爾濱版本的鍋包肉,也需要用到東北的特有的調(diào)味品。下面我們就 來學(xué)習(xí)一下,怎么操作。
主料及配料:
豬里通脊肉一斤,胡蘿卜一根,香菜適量,大蔥一根,姜適量,蒜適量。
調(diào)料:東北馬鈴薯淀粉一定要高品質(zhì)的這是重點!??! 東北9度米醋!白糖,適量的鹽。
這個品牌的淀粉做出來的鍋包肉效果不錯,大家也可以選擇其他品牌的馬鈴薯淀粉,但是品質(zhì)一定要好。
操作步驟:
1.馬鈴薯淀粉半斤,用清水浸泡,最好提前一天泡好,泡透的淀粉炸的時候效果更好。也可以早上泡好淀粉,晚上使用。淀粉一定要泡水!這是重點!
2.豬通脊肉對角切開兩半。一定要用豬通脊肉或者豬后腿肉也可以。
3.把豬肉切成一元硬幣薄厚的片。然后用清水浸泡豬肉。把豬肉中的血水泡出去,做出來的成品顏色淺,肉不腥。一定要泡水半個小時以上。
泡好水的肉片顏色變白了,炸出來的肉片顏色會更潔白。
4.把蔥留蔥白切絲,姜切絲,蒜切片,香菜切段,胡蘿卜切絲備用。
5.準(zhǔn)備一個小碗,里面放入4勺白糖,半勺鹽,放白醋沒過白糖即可。備用。
糖醋汁不要水,而且量不要太大,汁水多了,鍋包肉就軟了,不酥脆了。
6.把泡好水的肉片攥干水分,加入胡椒粉,鹽,料酒碼味十五分鐘備用。
7.把泡好水的淀粉,倒掉上面的水,只要下面的淀粉,不要水。
8.把泡好的淀粉,加入肉片中,讓肉片裹滿淀粉。
看到圖中淀粉狀態(tài)了嗎,一定是這個樣子的,千萬不要太稀。
這就是抓勻后的樣子,裹滿淀粉了。
9.起鍋,鍋中加入色拉油,顏色一定要淺的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或者大豆色拉油都可以,一定要用精煉油,防止肉片過度上色。
10.油溫六成熱的時候下入肉片炸制,第一次炸制時間要短,肉片成型部粘連的就可以撈出控油 了。準(zhǔn)備第二次復(fù)炸。如果肉片量大,一定要分次炸,鍋內(nèi)肉片不要太多,否則容易粘連,而且肉片成熟度不一致。
第一次炸制就是定型
11.撈出后,油溫五成熱的時候下肉片復(fù)炸,這是第二次炸制,為了讓肉片成熟。
成熟的肉片,略微蓬松。
12.第二次復(fù)炸后,撈出控油,等油溫上升到七成熱的時候下入肉片進行最后一次復(fù)炸,這次復(fù)炸是為了把肉片炸酥脆。肉片炸酥脆后立刻撈出控油。
第三次復(fù)炸如果時間過長,肉片會發(fā)干,發(fā)硬??刂坪脮r間,酥脆即可。
13.鍋中留少許底油,把所有配菜放入鍋中翻炒,略微斷生,下入肉片,烹入碗汁,碗汁可以分次少量的烹入,一定不要量大,菜成品后盤底是不會有多余湯汁的。全程一定要大火操作,而且一氣呵成,快速成菜,最大程度的保留鍋包肉的外酥里嫩的口感。肉片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這道菜一定要趁熱吃,口感最佳。
14.成品菜品照片顏色有些失真,真實顏色會非常漂亮,白中透著焦紅色,非常有食欲。
酸甜可口,外酥里嫩
最后補充一下,第二次復(fù)炸開始,撈出控油的時候一定要上下顛肉片,為的是讓肉片更佳 蓬松,一定要多顛幾次肉片。自己做的鍋包肉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肉片厚,即使放到第二天再吃,也不會硬的像石頭一樣。肉片太薄非常容易炸干,口感反而不好太硬!炸鍋包肉的油盡量用新油,炸過肉以后,可以冷涼后炒菜用,沒有異味,不影響以后的使用。油要多,油多炸出來的效果才好。只要步驟和選材沒問題,鍋包肉在家庭成為家常菜很容易。在哈爾濱基本家家都會做鍋包肉,就是味道,顏色,口感參差不齊。但是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鍋包肉,只要味道好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