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躍
近來夜里多夢,總能夢到過去的老物什,以前那些模糊的、奇奇怪怪的人和事逐漸從記憶底層泛起。
昨夜夢到了鄉(xiāng)下那些灰矮的老屋。我從那在娘胎里呱呱墜地,扶著斑駁的墻學著走路。貧瘠日子里的冬季夜晚,我躲在巴掌大房間聽著廣播里那些令人著迷的故事,慢慢長大……
老屋在以前的鄉(xiāng)下是最常見不過的,一般分東西廂房,中間再加上廳堂,墻體一般是青紅磚,屋頂上再蓋上青瓦,這樣的輪廓是一般人家的標配。若是條件差些的,會用河里的淤泥和草木灰拌勻糊墻,再用稻草覆在屋頂上,冬暖夏涼,效果很好。
我一直住在老屋的西廂房里,每天清晨第一縷陽光從窗戶里投進來時,從拉開木門的吱呀聲中,我便知道母親要起來勞作了,她幾近花甲之年,一直到現(xiàn)在還保持著勤勞起早的習慣,以至于深深影響我的生活方式。
鄉(xiāng)下以前還有學校,一般都以村莊來命名。我接受最初的教育,是在這個叫'薛莊小學'里。那時的條件比不上現(xiàn)在,教室也是矮矮的老屋,只不過連成了一排。教書的先生往往都是村里的老者,好多都是以前的民辦教師,雖然拿著微薄的收入,但卻如村口的老樹一般,執(zhí)拗地立在破舊的三尺講臺上……讀書、識字,走出農(nóng)村,找一份體面的營生,給族人或鄉(xiāng)鄰臉上添光,可能是這些老者最樸素的心愿。
記得那時左鄰右舍的小子閨女年齡相仿,每天形影不離,上學時簇在一起結(jié)伴而行,放學時又嬉戲打鬧從學堂里跑出,睜開惺忪的睡眼迎著朝霞,放晚學又把鋪滿天際的晚霞甩在身后……波瀾不驚的日子里,我們逐漸成長。
時光總是匆匆流逝,讓人追不上她前行的腳步。后來外出讀書,立業(yè)成家,與老屋的距離越來越疏遠,如今只有老邁的父母守著那斑駁的老屋,始終不肯離開,搬來同我們一起居住。母親說:'你不懂,屋子也是有靈性的,有人守著,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無人守著,屋子也會漸漸老去'.這讓不?;丶业奈液苁莾?nèi)疚。
事物到了一定的時候,都會老去,我總是會在時光深處聽到老屋哭泣的聲音。夢里,屋后有的磚瓦落下來,憔悴而又安詳?shù)靥稍诘厣?,安靜淡定地在時空中,接受歲月的洗禮。老屋總是奉獻著自己,父親買來水泥,把老屋的四周墻體粉刷一通,又刷上白色的涂料,算是給他重新裝點一番,乍一看,老屋煥然一新。
我每次回去,都會在老屋身旁注視很久才會離去,它牽起我太多的記憶,讓人越來越懷念那承載我美好童年時光的地方。'白發(fā)高堂游子夢,草木故園老屋心',過了這么多年,它已然被歲月覆上許多的痕跡,而在我心中,它卻像襁褓中的嬰兒眷戀母親一般,讓人不肯離去,始終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