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良好的習慣正是幫助我們塑造優(yōu)秀人格、構(gòu)建成功人生所必需的。
很多家長都會疑惑這樣一件事:為什么自家孩子看著挺機靈的,但學習成績卻不怎么樣。
有人會說,是因為孩子不夠自覺,心思壓根不在學習上,注意力總被外界事物吸引,導致玩物喪志。
還有人會說,是孩子對學習太“笨”了,遇到學習上的問題,腦筋就轉(zhuǎn)不過彎……
其實,這些原因都比較次要。
學習成績不好,跟孩子的學習習慣有很大關(guān)系!
所謂學習習慣,就是在不間斷的學習實踐中養(yǎng)成的那種自然而然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上的習性。
舉幾個例子:
如果孩子沒有尊重老師的習慣,很可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懈怠某門課程,課堂效率不高。
如果孩子沒有主動提問的習慣,很可能只能夠滿足被動的知識積累,問題一直是問題,遇到還是不會。
如果孩子沒有總結(jié)思考的習慣,很可能撿起這個知識點,就丟了那個知點,最后什么也沒記住……
學習成績是跟習慣分不開的。
好的學習習慣不一定成績好,但不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定好不了。
而且,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它便會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續(xù)下來,影響孩子的終身學習。
所以,對于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這8條影響學習成績的壞習慣,您家孩子有嗎?
從不制定計劃
今天學習計劃是什么?不知道。
學習目標是什么?也不知道。
考試怎么辦?還是不知道。
沒有學習目標,不明白自己上學到底要做些什么,一問三不知,主打一個隨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做好學習計劃,制定學習目標,帶著目標去學習,才是取得好成績的保障。
學習時間不固定
學習時間不固定,就是每天必要的學習時間無法保證,全憑心情。
心情好,多學會,心情不好就干脆不學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很難真正學到心里。
學習馬馬虎虎
上課時忘帶課本和學習用具。
作業(yè)寫的很快,但正確率低、字跡潦草。
考試時草稿紙上明明做對了可是忘記寫到試卷上……
馬虎在孩子中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通病,如果家長不加注意、不予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必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學習時一心二用
經(jīng)常聽家長說,自家孩子有時候會在上課時寫作業(yè)。
表面上是節(jié)省了時間,實際上上課的內(nèi)容都沒聽進去。
所謂“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專心致志是學生必須養(yǎng)成的基本學習習慣,一心二用是萬萬不行的。
上課前不預(yù)習
預(yù)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guān)鍵。
課前預(yù)習可以讓孩子對新知識處于有準備的心理狀態(tài)。
通過預(yù)習,可以了解到自己哪方面還不明白,從而帶著問題走入課堂,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預(yù)習,漫無目的的聽課,學習效率便會降低。
下課后不復習
孩子只預(yù)習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下課后不復習,就無法鞏固知識,通過復習把所學的知識充分吸收。
記憶不深刻,學過幾天就忘了,需要用到的時候想不起來,題還是沒辦法做。
不懂了也不問
遇到?jīng)]有搞懂的問題公式,礙于面子或是太過害羞,不敢問老師,也不問同學,或者直接不懂裝懂。
到最后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點,但又沒有完全掌握。
錯題不往心里記
考試后的錯題,雖然都在老師講過之后訂正過了。
可是孩子卻很少往心里去,也從不認真分析原因,檢查和修改錯誤。
之后,這些錯題就成為了知識漏洞,下次遇到還是不會。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做題是基礎(chǔ),改錯記錯才是提升知識儲備,提高成績的關(guān)鍵。
孩子90%的習慣都是在家庭中養(yǎng)成的,習慣養(yǎng)成初期離不開父母的提醒、監(jiān)督和引導。
如果家里孩子出現(xiàn)了這些壞習慣,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才更有利于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成為更優(yōu)秀的人!
家庭教育需要很多專業(yè)方面的知識,千萬不要忽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能決定孩子的未來發(fā)展。馳越教育專家通過FSH03教育系統(tǒng),一對一、手把手指導,為家長提供科學、系統(tǒng)的有效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