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紅學(xué)探索的沙龍;紅樓夢愛好者的家園;為你分享不一樣的金陵十二釵…
曹雪芹對《石頭記》的著作權(quán)不容置疑(之八)
六論在《石頭記》中的內(nèi)證
?。ń由掀恼拢?br>
《點絳唇》的正面之喻
對于湘云的《點絳唇》,書中寫道:
有猜是和尚的,也有猜是道士的,也有猜是偶戲人的。寶玉笑了半日,道:“都不是,我猜著了,必定是耍的猴兒?!?br>
湘云肯定了寶玉的看法——這正是此謎的謎底。
為什么是“耍的猴兒”呢?
猴子本來生活于澗溪谷壑之中。一些人將其生擒后,帶出山林,來到鬧市,用作娛樂工具,讓猴兒演“戲”,故稱“耍猴戲”。
下面對此謎作出解析。
溪壑分離:意使猴子離開谷壑山溪。
紅塵游戲:“紅塵”,舊時指繁華的社會,可泛指人世間。紅塵游戲,即“耍猴兒”已成為人世間的一種游戲。
真何趣:有什么趣味?
名利猶虛:猴戲往往讓猴兒身穿官服,頭戴官帽,扮作文官武將的模樣?!堆嗑q時記》:“耍猴兒者,木箱之內(nèi),藏有羽帽烏紗,猴手自啟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比欢?,猴子所扮的文官武將,終與名利無緣,因而說它“名利猶虛”。
后事終難繼:湘云對此作了解釋:“那個耍的猴兒不是剁了尾巴去的?”——因為“猴戲”是讓猴扮演“人”,“人”是無尾的,所以也就將猴尾剁去。
《點絳唇》的背面之隱
我們看書中關(guān)于《石頭記》一書是怎樣形成的?
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
“通靈”之說怎么回事呢?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bǔ)天之時,剩下一塊未用,丟棄于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后來此石幻化為“通靈寶玉”,到人世間經(jīng)歷了一番,又回歸青埂峰下,復(fù)還原型——一塊高經(jīng)十二丈,周經(jīng)二十四丈的巨石——其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記載了此“玉”在人世間的經(jīng)歷。
這即《石頭記》的來由。
《石頭記》一書與《點絳唇》的謎面完全相合。
溪壑分離:“石頭”原在荒山谷壑澗溪之中,一僧一道看到后,那僧人將此石幻化成通靈玉,之后袖籠了此玉,同那道人飄然而去,來到人世間。
紅塵游戲:“石頭”來到人世間后,經(jīng)歷了從富貴到貧窮的一生,如同一場夢幻??煞Q作“紅塵游戲”。
真何趣:這有什么趣味呢?
名利猶虛:《石頭記》的最終結(jié)局是“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名利不過是虛幻之物。
后事終難繼:前面幾句寫的是《石頭記》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的是《石頭記》的形式——只剩下八十回。作者親自將后三十回砍掉了,如同“耍的猴兒”被剁去尾巴那樣。
將李紈等人的謎語和湘云《點絳唇》謎合在一起作個小結(jié)
下面對李紈等人的謎語和湘云《點絳唇》謎,合在一起作個小結(jié):
上述謎語共同隱寫了《石頭記》一書。這些隱寫涉及了《石頭記》的各個方面。
1、這些謎語隱寫了《石頭記》的基本特點:
——《石頭記》的基本特點是“奇文”。不僅有正面之喻,還有背面之隱。(“奇文”是“綺”和“紋”的諧音。
2、這些謎語隱寫了《石頭記》的結(jié)構(gòu):
——《石頭記》只有八十回,作者已將后三十回砍去,就像“被剁去尾巴的猴子”(見對《點絳唇》的解析)。
——《石頭記》既有正文,又有注釋(“‘水向石邊流出冷’,打一古人名?!薄吧綕保?。
3、這些謎語隱寫了《石頭記》的主旨:
——《石頭記》的主旨在于彰明美德,在于關(guān)愛百姓,在于將此二事做到完美的程度(見對“止于至善”的解析),因此說,這是一部治風(fēng)俗,理朝政之書,而非言情小說。
4、這些謎語隱寫了《石頭記》的內(nèi)容:
《石頭記》這部書即使十分完美,但人們?nèi)舨焕斫猓ú荒茏C實其完美),便不會認(rèn)識其價值(見對“雖善無征”的解析)。
5、這些謎語隱寫了《石頭記》作者的名字:
《石頭記》作者姓“曹”,名“霑”(雪芹)(見對“一池青草草何名”的解析)。
曹雪芹既是《石頭記》的著作者;又是《石頭記》的注釋者(見“水向石邊流出冷”的解析)。
6、這些謎語隱寫了《石頭記》作者對讀者的要求:
《石頭記》作者希望讀者:“應(yīng)思曹話”。既應(yīng)當(dāng)理解曹雪芹的著作,又應(yīng)當(dāng)理解曹雪芹的注釋;既應(yīng)當(dāng)理解曹雪芹著作的表面之喻,又應(yīng)當(dāng)理解其背后的隱義(見對“‘螢’打一個字”——謎底是“花”——的解析)。
?。ū疚耐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