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抓緊吃筍筍,錯過沒機會了。
因為,
春筍破土而出,
蘊藏著大地母親的第一手“生發(fā)”之氣。
正是這股生發(fā)力,讓春筍“尤獨善于清化熱痰”。
可以把深層的伏痰、伏邪給拱出來。
比如:
上個冬天陽后,經(jīng)常有咳不出的那一點點老頑痰;
上一年吃過但不能消受的冷飲、水果,
寒極化熱,變成伏邪,伺機待發(fā)。。。
筍筍咬下去咯吱咯吱,爽脆又清香,多好吃啊。
圖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尤其是雷雨后的春筍,積攢瞬間破發(fā)的強旺能量,活力十足,鮮靈撲鼻,推陳出新,吃到就是賺到!
筍“尤獨善于清化熱痰?!?/strong>
——能夠把伏痰都給透發(fā)出來。
《隨息居飲食譜》:“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陽氣難升發(fā)、春日郁郁寡歡、老感覺心胸不舒等……都可以用春筍的生發(fā)力,助伏痰往外排,驅(qū)散上一個冬天遺留的那么一點點寒,把該排的排個干凈。
這些老痰,伏痰,可能會以出小疹子的形式排出來,老一輩就覺得是筍“撬動”陳年老病積。
能排出是好事,總好過積著,滯著,雨水濕氣重一刺激,痰、濕、熱都發(fā)作了。
所以適當吃些筍,是排堵,是發(fā)陳舊之氣。
?? 尤其是小悶、emo不得勁時。。
吃點筍,春筍的酥脆帶來“爽感”。顱內(nèi)、脾胃舒適共振,馬上舒郁。
?? 陽后很長一段時間,總能感到喉嚨有稠濁的熱痰咳不出,煩熱胸悶,這都是痰火的典型癥狀。
這些情況吃點春筍,恢復身體降濁升清、上下交通的清明格局。
來看看“拱王”春筍的透發(fā)力。
▼
民國名醫(yī)陳存仁在《津津有味譚·素食卷》中記載:
截圖自民國名醫(yī)陳存仁·《津津有味譚素食卷 》
如果孩子正氣弱,有熱痰積滯體內(nèi)發(fā)不出,老是不好,甚至憋到便秘了,上火了。。
喝點筍湯,助力透發(fā),該排排,該清清。
向江浙朋友取取“煮筍”經(jīng)
江浙朋友最懂筍了,腌篤鮮、油燜春筍、筍干燜雞。。。品嘗“春鮮”奧義,爽嫩又好營養(yǎng)。
今日推薦經(jīng)典的——
春天一窩鮮【腌篤鮮】。
▼
對于江浙朋友來說,春天不吃腌篤鮮,就不完整。
馬上來做:
??
【材料】春筍300g,金華火腿50-80g,豬排骨300g,千張結(jié)適量。
姜蔥適量,料酒少許。
講究派:+萵筍,+南風肉(豬五花腌制而成,味道介乎云腿與咸肉之間)
排骨要選豬前排,鮮嫩不柴口。
【上做法】
1、春筍剝皮切塊,開水加鹽下鍋焯春筍2分鐘,趕走草酸帶來的澀感,鎖住脆爽風味。
一般選用的是雷筍——應(yīng)雷而出,最鮮嫩,爽脆,生發(fā)力強旺。
? 最好當天買當天煮。
我這里的筍稍老了些,煮開有一點點黃綠了。
2、再準備一鍋冷水,把金華火腿、豬排骨下鍋,加入姜蔥、料酒,煮開撇去浮沫,即可撈出。
3、冷鍋下油,加姜蔥,煎香排骨、金華火腿,然后加1-1.2L水,再放入春筍和千張結(jié),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燜1小時即成。
※ 煮的時候記得加姜蔥,平衡春筍的微寒。
腌是咸香的金華火腿,
篤是小火慢“篤”,
鮮是春筍。
吸溜喝口湯,鮮掉眉毛。
肉香和咸香,徹底被春筍“吃”進肚里,一口爽脆、鮮、嫩,拌飯一流啊~
排骨咸香入味,又易脫骨。
這樣煮一鍋,有湯有肉有菜,饑腸咕嚕的腸胃瞬間有被溫暖到~
【忌】
? 春筍的生發(fā)力太強了,
慢性病發(fā)期、皮膚病的朋友就別吃了,病邪已經(jīng)發(fā)出來了,再吃會加重。
? 痛風患者不吃。
? 消化能力不良少吃或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