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死得慘,袁崇煥當之無愧??墒窃鐭ㄔ┰谀睦铮克傅哪囊粭l不是死罪?
身為正二品文官擅殺毛文龍這個從一品武官,節(jié)將,死罪
擅主議和,私自賣軍糧給蒙古人,間接資敵,助滿清度過最困難的時期,死罪
后金從薊鎮(zhèn)入寇,長驅(qū)直入到北京城下,作為兵部尚書,當革職下獄,作為薊遼督師,直接責任人,死罪
再說軍事上的責任,看袁崇煥配不配得上長城這個贊譽
不救朝鮮,導致后金少了一個牽制。毛文龍還知道派兵騷擾后金老巢,而袁崇煥還大言不慚的說毛文龍不作為
殺毛文龍,后金沒有了后顧之憂,之后不久就敢進行空前規(guī)模的軍事冒險
身為薊遼督師,只重關(guān)寧錦防線而輕薊鎮(zhèn)防線,傾國之力打造的關(guān)寧錦防線成了馬奇諾防線。末了還給崇禎上疏要求加強薊鎮(zhèn)防務(wù),就好像江蘇省長寫信給胡哥:主席啊,蘇南這邊經(jīng)濟很好,蘇北比較落后,你要多注意。簡直荒謬透頂
后金入寇之后,決策失當,間接害死趙率教這位不可多得的大將。當時趙率教部準備在三屯營休整,但到達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守將不辨敵我,不敢開城。趙率教部只得繼續(xù)前進,終于在遵化城外中伏全軍覆沒。三屯營守將不開城只是趙率教戰(zhàn)死的次要因素,根本原因還是袁崇煥的愚蠢命令,因為4000輕騎對數(shù)萬大軍,怎么看都是送死。遵化陷落后,三屯營緊接著也陷落了,守將自殺。如果當時趙率教部在那里休整,也不過多4000個陪葬的
這個結(jié)合地圖看得更清楚,當焙蠼鶇喲蟀部諍土厝肟?,四五天后袁尘l賴玫較ⅲ燒月式檀由膠9羋?000輕騎馳援遵化——從地圖上就能看出,從大安口到遵化比從山海關(guān)到遵化近多少倍,更別說還有那四五天的時間差。等趙率教到時,后金就算爬也能爬到遵化了。結(jié)果是趙率教中伏犧牲,4000人全軍覆沒——而閻崇年為了美化袁崇煥,硬是把中伏說成遭遇
趙率教死后,袁崇煥率師回援,一面夸口“必不令敵越薊西”,一面卻畏縮懼戰(zhàn),導致后金不戰(zhàn)而“潛越薊西”,朝廷寄予厚望薊西防線成了第二道關(guān)寧錦防線,后金軍長驅(qū)直達北京城下。央視百家講壇的閻崇年在講到這一點時只說袁崇煥的四道防線全部落空,只字不提其中袁崇煥的指揮失誤
再看看明給袁定的幾個罪,央視閻崇年的說法:
1所謂“付托不效”。是指崇禎皇帝命袁崇煥為薊遼督師,指望他五年復遼;而他辜負了皇帝的囑托,致使后金軍隊長驅(qū)直入,攻打京師,給明朝帶來極大的震動和損失。
央視閻崇年說:袁崇煥受明帝付托,誠心竭力,任事封疆,于朱明社稷,可謂“義氣貫天,忠心捧日”。他提醒過要重視薊鎮(zhèn)的防守,而且他的防區(qū)主要在關(guān)外而不在薊鎮(zhèn)。但是,袁督師“付托不效”之責還是有的,而將后金入犯京師全部責任加到他一人身上,以顯示主上圣明,這對袁崇煥則是不公平的。
---------------------------------------
閻崇年身份擺在那里,不能像網(wǎng)上那些人一樣信口胡謅袁崇煥對薊鎮(zhèn)沒有實際管轄權(quán),只能把責任往輕了說。閻崇年隱瞞了什么事實?袁崇煥把薊鎮(zhèn)的精兵調(diào)了一萬多到關(guān)寧錦防線,回過頭來卻向崇禎上疏要求加強薊鎮(zhèn)防御。便宜讓他占了,黑鍋讓崇禎來背。身為薊遼督師,薊鎮(zhèn)是他的防區(qū),盡管他本人不在薊鎮(zhèn)。要是薊鎮(zhèn)防務(wù)都要崇禎來管,那他這個薊遼督師拿來干什么?江蘇省省長也不能因為自己不在蘇北,而把蘇北落后的責任推掉吧?更沒有聽說哪屆江蘇省長寫信給國家主席:蘇北的經(jīng)濟比較落后,你要想辦法解決才對。
沒有人將后金入寇的責任全推在袁崇煥身上,但后金從他的防區(qū)入寇,他就是第一責任人,這個是明擺著的事
2所謂“專恃欺隱”。是指責袁崇煥依恃崇禎帝的信任而行欺騙和隱瞞。他欺騙隱瞞了什么呢?沒有明說。崇禎帝責其“專恃欺隱”,或指袁崇煥“五年復遼”的目標。但是,崇禎帝若以此事指責袁崇煥,實屬不妥。因為:第一,不能實現(xiàn)目標,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是袁崇煥一個人可以左右的;第二,袁崇煥督遼才一年多的時間,五年期限未到,不應(yīng)以此相責?;蛟S崇禎帝所謂“專恃欺隱”另有所指。
------------------------------------
袁崇煥對崇禎夸???#8220;五年平遼”時,兵部給事中許譽清就問袁崇煥到底有什么良策可以五年平遼,袁崇煥回答“聊慰上意”,意思就是不過是安慰皇帝罷了。明擺著的欺君。以閻崇年的水平,不可能不知道這件事,但是他隱瞞了
再說袁本人,上任不久就擅殺毛文龍,自斷左膀右臂,之后沒幾個月后金就進行了規(guī)??涨暗能娛滦袆?。五年平遼,才一年多就讓敵人打到京師,這平的是哪門子遼?自己把事辦砸了,被革職查辦是天經(jīng)地義的,還要怪崇禎沒給夠五年的期限?
所謂“市米資盜”。這件事指的是,崇禎二年(1629年),漠南蒙古東部鬧饑荒:“夷地荒旱,糧食無資,人俱相食,且將為變。”就是說蒙古哈喇慎等部,室如懸罄,聚高臺堡,哀求備至,乞請市粟。這件事怎么辦?在明朝與后金的遼東爭局中,蒙古是雙方都要爭取的力量。袁崇煥堅持團結(jié)拉攏蒙古,來對抗后金。袁崇煥先言:“人歸我而不收,委以資敵,臣不敢也。”蒙古各部首領(lǐng),聞將市粟,指天立誓,不忘朝恩。所以袁崇煥疏言:“臣以是招之來,許其關(guān)外高臺堡通市度命,但只許布米易柴薪。”奏上,奉旨:“著該督撫,嚴行禁止。”奉旨嚴禁,皆失所望,哈喇慎諸部背離明朝,紛投后金??梢?,蒙古諸部臺吉,附己不納,委以資彼,其責任在崇禎皇帝。所以,袁督師“市粟”之事有,而“資盜”之罪無!
-----------------------------------------
再來看看閻崇年隱瞞了什么吧。崇禎是禁止賣糧,但袁崇煥就因此不賣,導致蒙古倒向后金了么?袁崇煥上疏抗辯:“(如果不開馬市賣糧)萬一夷(喀喇沁)為向?qū)Вㄅ敕?,禍有不可知者?#8221;“(蒙古部落)斷不敢誘奴入犯薊遼”。崇禎勉強同意,但告誡袁崇煥只能以接濟為主,因為如果賣的糧食多了,蒙古人一轉(zhuǎn)手就高價賣給更困難的后金了。而且崇禎丑話說在前頭:“西夷通虜,譏防緊要。奏內(nèi)各夷市買于東,明是接應(yīng),何以制奴?著該督撫嚴行禁止!其招來屬夷,其有饑困,查明部落多少,計口量許換米,不得賣與布帛米糧及夾帶禁品。路將等官,倍加偵察,如有疏違,以通夷罪論處!”意思就是,要是賣米賣多了造成間接資敵,就按通敵論處
下面的問題就是袁賣米多不多,是否造成了間接資敵。“(崇禎)二年三月,朵顏三衛(wèi)半入于建州。束不的求督師袁崇煥開糴于前屯之南臺堡,互市貂參,邊吏俱不可,獨崇煥許之。蓋是時建州亦饑,束不的為窖米謀攻薊西也。雖有諜報,崇煥不之信”。 這是諜報說朵顏部束不的為后金買糧,袁崇煥不信,那么束不的買糧到底有沒有賣給后金?
,"至南臺堡,聞朵顏束不的為賊漢賣婦女,為建州積谷.寧遠武進士王懷達陳國威入謁仁錫,曰:束不的居關(guān)外,陽仇賊漢,其實妮之,為滿州嫻也。部落不滿萬,駐寧遠關(guān)外者六七千,此地間市止二千人。卒不及備??沙艘寡诙鴼⒅?#8230;…”不滿萬人的束不的部,居然來了兩千人買糧,這跟崇禎提醒袁的計口量許換米相差可太大了
更嚴重的是什么?“建哨在束不的部內(nèi)計四百余人,不持弓矢……”束不的部來買糧的兩千人里,居然有四百多直接就是女真人!
這還不足以說明資敵么?我說間接資敵已經(jīng)夠厚道了,袁崇煥至少也是沒遵守崇禎要求他執(zhí)行的“其有饑困,查明部落多少,計口量許換米”賣糧條件,崇禎丑話都說在前頭了,他還要犯,這就怪不得崇禎沒提醒過他了
順便說一句,袁崇煥對崇禎說,如果不開馬市,萬一夷(喀喇沁)為向?qū)?,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但諷刺的是,袁開馬市賣了糧,喀喇沁照樣給后金當向?qū)?。那個時候袁崇煥還沒革職,他的馬市還繼續(xù)在開,可是喀喇沁部早已倒向后金了。他這收買蒙古人心的政策,著實是失敗得很
5所謂“斬帥踐約”。是指責袁崇煥與后金約定而殺毛文龍。史料已經(jīng)證明,袁崇煥與皇太極書信往來,既無默契,更無議約。倒是毛文龍通款后金,謀降有跡。所謂毛文龍被殺,后金軍才敢南犯之言,實則夸大了毛文龍的作用。至于對毛文龍先斬后奏,因而受到“擅殺”之詰,則應(yīng)做具體分析。對于袁崇煥計斬毛文龍的“席藁待誅”奏疏,崇禎帝諭旨:“毛文龍懸踞海上,糜餉冒功,朝命頻違,節(jié)制不受。近復提兵進登,索餉要挾,跋扈叵測。且通夷有跡,犄角無資,掣肘兼礙。卿能周慮猝圖,聲罪正法。事關(guān)封疆安危,閫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所以,袁督師“斬帥”之事有,而“踐約”之罪無!
----------------------------------------------
我也認為袁崇煥沒有踐約,但殺帥呢?閻崇年不會告訴你,袁崇煥一個正二品文官,擅殺毛文龍這個從一品武官,同樣領(lǐng)尚方寶劍的節(jié)將,單這一條就是死罪。要是還踐約,那就是通敵罪,當族誅。
閻崇年也不會告訴你,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后,“京師震動”,遼東邊防全落入袁崇煥一人之手,崇禎為了穩(wěn)住袁崇煥,不可能在當時就治他的罪。而后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祖大壽的表現(xiàn)也證明了崇禎的擔心,袁的部隊已經(jīng)徹底的成為了一支軍閥性質(zhì)的部隊,主帥一下獄,手下大將就跑了,要知道給祖大壽發(fā)工資的不是袁崇煥,而是崇禎。岳飛的部隊號稱岳家軍,可岳飛遇害了,岳家軍還是乖乖的。從這點看,袁崇煥也遠遠不能與岳飛相比。
6所謂“縱敵長驅(qū)”。是指責袁崇煥縱容后金鐵騎長驅(qū)直薄京師,而不加阻攔。其實,早在天啟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遼東巡撫袁崇煥就上疏:應(yīng)防御后金軍從寧、錦以西虛怯之處南犯。兩個月后,袁崇煥再疏:“慮其席卷西虜,遂越遼而攻山海、喜峰諸處。”到崇禎元年即天聰二年(1628年)十月,袁崇煥再疏奏喜峰、古北關(guān)隘可虞:蒙古哈喇慎等部“處于我邊外,經(jīng)道慣熟,若仍誘入犯,則東至寧前,西自喜峰、古北,處處可虞,其為紂更烈”。崇禎二年即天聰三年(1629年)三月,袁督師又上疏:“惟薊門,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萬一夷為向?qū)?,通奴入犯,禍有不可知者?#8221;他一面諫議——“薊門單弱,宜宿重兵”;一面具疏——濟其市粟糊口,免其導誘入犯。崇禎帝對袁崇煥的諫疏,或拖延因循,或嚴行禁止。己巳事變發(fā)生,不出崇煥所料,罪名卻要崇煥獨負。所以,袁督師“縱敵長驅(qū)”之罪名,“莫須有”矣!
----------------------------------
袁崇煥看出了薊鎮(zhèn)防御薄弱,但他是怎么做的呢?從本就防御薄弱的薊鎮(zhèn)抽調(diào)了一萬多精兵去加強他直接坐鎮(zhèn)的關(guān)寧錦防線。直接后果就是把關(guān)寧錦防線打造成了一條馬奇諾防線,卻在旁邊開了一個大口子,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后金從薊鎮(zhèn)走嗎?而且后金入寇之前已有諜報薄之袁崇煥,但袁不信。后金入寇之后他又派趙率教去遵化送死(看8樓的地圖),這不是縱敵長驅(qū)是什么?
閻崇年也不會告訴你,縱敵長驅(qū)的罪名,不只是指薊鎮(zhèn)失守,而且包括后金入關(guān)之后直達北京城,袁崇煥在其中一系列的攔截失敗。袁部回援,崇禎委以袁崇煥各鎮(zhèn)援兵之權(quán),這本來是袁戴罪立功甚至將皇太極部一網(wǎng)打盡的好機會,但昏了頭的袁是怎么做的呢?一面夸???#8220;入薊州稍息士馬,細偵形勢,嚴備撥哨,力為奮截,必不令敵越薊西”。一面將已經(jīng)回援到薊州的劉策部,回援到薊州于通州之間的尤世威部又分散到各地,導致后金輕易越過薊州直撲北京,而袁崇煥等到第二天才發(fā)現(xiàn)敵人已經(jīng)大搖大擺的走了,慌忙提兵直追
薊州有多重要?薊州,古屬幽燕,亦稱漁陽,歷史悠久,上溯周商:燕山北靠,渤海南望,地“扼東北入京之要沖,控中原與壩上之險塞”,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畿東鎖鑰”之稱。薊縣西有盤山、南有湖泊、東北方向有九龍山和八仙山,因為這么多天塹中留出的通道如同一道往來必經(jīng)的門戶而故稱薊門,自古設(shè)置兵鎮(zhèn)和關(guān)城,是北京東北的要沖。而袁把部隊都派了出去,偏偏不守薊州。不僅不守,連斥候(偵察兵)都沒派幾個,直到第二天才發(fā)現(xiàn)敵人已經(jīng)過去了。就好像山海關(guān)守將把兵力分散到長城各處,卻把山海關(guān)關(guān)門洞開一樣
這不叫縱敵長驅(qū),什么叫縱敵長驅(qū)?
7所謂“頓兵不戰(zhàn)”。是指責袁崇煥雖然率領(lǐng)遼軍入援京師,但是保留實力,而不與后金軍作戰(zhàn)。曾在袁崇煥部伍中的布衣程本直疏辯道:“自敵人逸薊入京,崇煥心焚膽裂,憤不顧死,士不傳餐,馬不再秣,間道飛抵郊外,方幸敵未近城,得以身翼神京。出營廣渠門外,兩相鏖戰(zhàn)。崇煥躬擐甲胄,以督后勁,自辰至申,轉(zhuǎn)戰(zhàn)十余里,沖突十余合,竟至通惠河,血戰(zhàn)殊勞。遼事以來,所未多有。此前月二十日也。至二十六日,又舍廣渠門而攻左安門,亦時有殺傷。惟是由薊趨京,兩晝夜疾行三百里,隨行營僅得馬兵九千,步兵不能兼進。以故專俟步兵調(diào)到,隨地安營,然后盡力死戰(zhàn)。初二、初三,計程可至。不期初一日,再蒙皇上召對,崇煥奉有拿禁之旨矣!時未旬日,經(jīng)戰(zhàn)兩陣,逗留乎,非逗留乎?可不問而明矣!”所以,袁督師“頓兵不戰(zhàn)”之罪名,“莫須有”矣!
--------------------------------------------
閻崇年不會告訴你,程本直還是袁崇煥的門客,門客為主人辯護的詞都拿出來了,我是不是可以拿遼海丹忠錄來證明毛文龍是堪比岳飛的忠義大將,袁崇煥是秦檜?當然,我不會這么做。但閻崇年身為清史專家,放著那么多史料不引,偏偏去引一個與袁崇煥有莫大關(guān)系的門客的話,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閻崇年不會告訴你,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不是袁崇煥的廣渠門,而是滿桂的德勝門。德勝門大戰(zhàn),滿桂的五千宣大軍打得只剩三千,終于擊退了皇太極親率主力的進攻,而袁部在廣渠門面對的不過是數(shù)千鑲白旗兵馬和少量蒙古兵。51樓提到后金沖擊袁手下的王承胤部,也失利。閻崇年不會告訴你失利的原因是袁部背后的京營穩(wěn)住了陣腳,而這個王承胤,剛一接戰(zhàn)就往后退
8所謂“遣散援兵”。是指責袁崇煥遣散前來增援京師的明軍。袁崇煥奉諭調(diào)度各路援兵。對此,曾在袁崇煥部伍中的布衣程本直疏辯道:“若夫諸路援兵,豈不知多多益善。然兵不練習,器不堅利,望敵即逃,徒寒軍心。故分之則可以壯聲援,合之未必可以作敵愾也。況首回尤世威于昌平,陵寢鞏固;退侯世祿于三河,薊有后應(yīng)。京營素不習練,易為搖撼,以滿桂邊兵據(jù)護京城,萬萬可保無虞。此崇煥千回萬轉(zhuǎn)之苦心也。以之罪崇煥,曰散遣援兵,不同堵截,冤哉!”所以,袁督師“遣散援兵”之罪名,“莫須有”矣!
-------------------------------------
又是以程本直的話做依據(jù),無語
就算是程本直,也沒有否認袁遣散援軍的事實(侯世祿部,尤世威部),只是認為遣散援兵有道理,是正確的。閻崇年直接就把這些事實否定了,牛。問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京城危急成那個樣子,還想什么抄敵后路,保護陵寢?這些都得在京師安全的情況下才有意義。如果是在勤王軍隊不斷趕到的情況下,袁崇煥那么做是正確的,但是在勤王兵力嚴重不足的當時,袁崇煥這么做就是拿京師冒險
9所謂“攜僧入城”。這是指責袁崇煥兵臨城下,又暗中帶著喇嘛,要求進入北京城內(nèi)。袁督師軍中有喇嘛,他率軍入京,露宿荒郊。袁崇煥“力請援兵入城,不許”。督師又“求外城屯兵,如滿桂例,并請輔臣出援;不許”。崇禎帝之猜疑、惶懼到了何等程度,明朝廷之虛弱、窳敗到了何等地步。袁督師軍中有喇嘛,“攜僧入城”就會當內(nèi)應(yīng)嗎?所以,袁督師“攜僧”之事有,而“入城”之事無!其罪名,“莫須有”矣!
------------------------------------------------
注意,這項罪名的完整說法是”潛攜喇嘛僧入城“,在當時京師戒嚴的情況下,私自入城本來就是罪,更何況帶著一個外人
至于有沒有入城,我也不是很清楚,且以閻的說法為準吧
至于閻說9項罪名有八項不存在,其實只有這最后一項是可以完全抹去的,前面的幾項,諸如”殺帥有,踐約無“,即使沒有約,也是板上釘釘?shù)乃雷?br>
按崇楨的標準,老袁確實死得不冤.不過比起有過投降經(jīng)歷的祖大壽和臨戰(zhàn)脫逃的吳三桂非但不治罪還繼續(xù)重用,老袁確實死得冤
身為正二品文官擅殺毛文龍這個從一品武官,節(jié)將,死罪
========誰叫你崇楨賜袁可以先斬后奏的尚方寶劍呢?有尚方寶劍殺轄區(qū)里任何人都不能算擅殺
擅主議和,私自賣軍糧給蒙古人,間接資敵,助滿清度過最困難的時期,死罪
==========議和?拿出老袁與滿清議和的條款和協(xié)定給大家看!資敵?毛文龍以前干得多了,怎么崇楨從沒過問?
后金從薊鎮(zhèn)入寇,長驅(qū)直入到北京城下,作為兵部尚書,當革職下獄,
=========老袁從沒當過兵部尚書,不過是掛了個兵部尚書銜,相當于兵部尚書級別,這點都不懂,真是史盲!
作為薊遼督師,直接責任人,死罪
========老袁實際上主管薊鎮(zhèn)防務(wù)嗎?最多也就承擔一個間接的領(lǐng)導責任;承擔領(lǐng)導責任的多了,怎么不見崇楨治兵部尚書和薊鎮(zhèn)督撫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