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王中杰,字集華,號書圣后人、嵩陽道人,國家一級美術(shù)師,中華國禮藝術(shù)家,鄭州大學書畫研究院客座教授,任職于中國書畫藝術(shù)指導委員會秘書處,兼中國書畫原創(chuàng)作鑒定中心副秘書長,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書畫院副院長,中數(shù)傳媒集團藝術(shù)總監(jiān),中國藝術(shù)典藏雜志社藝術(shù)總監(jiān)。他自幼酷愛藝術(shù),對書法、篆刻、音樂、雕塑都有較深的造詣。師從著名學者、畫家林曉,亦受大師李剛田、翟本寬等的指導。曾寫下四句格言激勵自己:“音樂潤心田,文學陶情感。舞蹈美姿態(tài),山海增胸懷?!睉{借自己幾十年的學書經(jīng)驗,著有懷素書法特點《三字經(jīng)》,書法理論知識《臨池韻語》,《學書格言》等書籍。作品在國家級大賽中多次獲獎。 王中杰先生一直從事慈善公益事業(yè),義務為廣東福建的“文化糧倉”建設(shè)題寫二十多個匾額,被廣東省授予:“文化達人”榮譽稱號。作品被“中文數(shù)字文化頻道”,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深圳寶亨達集團、商丘博物館、
民政部原常務副部長陳虹,江西省原副省長孫希岳,中國八一體操隊,菲律賓納卯龍華寺能振法師等收藏,并受邀在全國政協(xié)機關(guān)常委會議廳參加活動。作品極具收藏潛力和升值空間。
相較于其它的書法家而言,王中杰先生的習藝歷途無疑是具有著更加深厚的探究淵源,或許是得益于先賢古風的熏陶,亦或許是得益于對傳統(tǒng)碑帖的欣賞,王中杰先生自幼時起便深深的迷戀上了書法藝術(shù)!在此后的時間里,先生的書法造詣已是逐步行至臻境,無論是險絕正典的楷書,還是行云流水的行書,在先生的手中這些書法皆是形成了一種最為獨到的筆墨面貌!尤其是先生的眾幅行書作品,其作中筆致可謂是深諳于二王體系而又不失于自我風格!所以從本質(zhì)上來看,王中杰先生的翰墨藝術(shù),不僅僅只是代表了傳統(tǒng)書法的筆墨真諦,他更是將由法入道的創(chuàng)作精神貫徹到了極致!
縱觀當下書壇,能在楷書和行書方面上有所深造者,可謂寥寥無幾,而大多數(shù)人也只不過是停留在了單一的技法層面上!而王中杰先生則不同,他的楷書作品,包括行楷作品,都是蘊含了十分豐富的形神字意,臂如其行楷之作,作中字法即是同時兼?zhèn)溆诹w的風骨和趙體的充潤,是謂在和暢中蘊風骨,在風骨中顯自然也!其小楷書法,更是字字可見珠璣之美韻,作中無論是筆法上的精到,還是布局上的嚴謹,皆是被王中杰先生展現(xiàn)出了一種遠超于常人的神韻特質(zhì)!筆法深諳前賢書風,運筆獨彰秀健行運,起伏頓挫,提按使轉(zhuǎn),是有返璞歸真之妙意,更有淳美簡淡之風華!勢之險絕,正之奇俊,大家之氣,灌輸其間!
再觀先生的眾幅行書作品,其行書中的筆墨造詣亦是與唐代書法名家孫過庭先賢所言一般,是謂筆重之時,猶若崩云,筆輕之時,猶如蟬翼,即“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如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書譜所言,皆為至臻!所以單從這一點上,我們也能看出王中杰先生對傳統(tǒng)翰墨法度的深度研習和實踐!與此同時,也正是得益于這種循古之質(zhì),王中杰先生的眾幅行書作品才能流露出那非同俗流般的個人境界!作中筆墨行運,具濃淡之變化,兼枯濕之轉(zhuǎn)換,字與字之間的疏密連貫,亦是能充分的把握住觀賞者的視覺,筆逸墨舞,是為臻善也!
脫離匠氣,以真為境。正所謂,書法的本源不僅只是存在于筆墨之間,它更是能反映出習書者內(nèi)心中最真實的一面!這也是為什么真正的書法高手,皆是以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來抒發(fā)筆墨,以筆映心,以墨映境,即是如此!而今日王中杰先生的眾幅書法作品,無疑是完美的實現(xiàn)了這一創(chuàng)作的真境法門!筆墨不顯于粗鄙,形意不流于淺薄,名家風范,一目了然!
著名書畫藝術(shù)評論家 史峰 2021年10月21日 書于覽藝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