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不該偷懶的是家長,最不該放養(yǎng)的是孩子。
從來沒有自己成才的孩子,只有父母在孩子身上偷懶,致使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深深的遺憾。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茁壯成長。
千萬不要把孩子全權托付給老師
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有多少父母說過這句話“老師,我的孩子就交給你了”。
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依靠老師,自己就能徹底解放了。但是,孩子的教育沒有這樣簡單!
老師不是萬能的,再優(yōu)秀的老師也代替不了父母在教育中的地位,有些教育是老師給不了孩子的,只有父母才能給與孩子。
孩子的好習慣,孩子的好品性,孩子的意志力,孩子的幸福感......這些只有父母才能給孩子。
老師在孩子身上遇到棘手的問題可以找家長,讓家長來教育孩子,甚至可以萬般無奈的跟家長說:“對不起,你的孩子我不管了……”
但是父母在教育上遇到問題誰也找不了,更不可能不管孩子,因為這是你的孩子,你都不管了,不去在乎孩子的教育,還有誰可以幫你管孩子呢?不能全部的依靠老師,家長也要負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教書育人,家長的任務就是教育撫育孩子;教育教育,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老師和家長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那就是培養(yǎng)孩子,讓孩子全面成長。
所以教育好孩子,光靠老師的單打獨斗是不可能的,必須要靠家長和老師的互相配合,各自承擔起自己的教育責任,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孩子一生的教育中,最要靠的就是父母,也只有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父母事業(yè)上再大的成功
也不能彌補教育孩子失敗的缺憾
《窮爸爸,富爸爸》里有句話說得好: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到底是成功重要,還是陪伴孩子成長重要?這是一個父母永遠在爭論的話題。
太多父母認為,沒有成功,沒有錢,你拿什么去維持你的親情,穩(wěn)定你的家庭,你拿什么帶給孩子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和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當然,自己的成功是很重要,但即使事業(yè)再成功,給了孩子再好的生活條件,也彌補不了孩子教育失敗的缺憾。
孩子的人生終究是要自己過的,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遺產(chǎn),不是房子車子和金錢,而是教育好孩子,讓孩子有過好自己人生的能力。
正如在網(wǎng)上看到的一段記憶特別深刻的話: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都敵不過他一年敗家。
并且,事業(yè)的成功和教育孩子不沖突,只要處理好雙方關系,是可以兩全的。比爾·蓋茨在女兒上幼兒園的三年時間里,能夠保證每周接送孩子兩次。奧巴馬長達21個月的總統(tǒng)競選中,從來沒有缺席過一次女兒的家長會。
任何職業(yè)角色都可被替代,唯獨父母的角色無可替代,世間回報率最高的投資,就是親子關系。
別讓陪伴缺失,別讓孩子受傷,別到了年老之后,才后悔這一生最沒做好的角色,是父母。
教育最怕的就是省事
而父母怕麻煩就是在耽誤孩子
父母教育孩子,最怕的就是省事,而省事有兩個極端,一是粗暴的嚴管孩子,二是盲目的信奉快樂教育,這兩種極端的教育,都是父母在省事。
不想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探索孩子的內心,去真正理解孩子,所以省事的選擇了粗暴的教育方式。
不想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督促孩子,逼迫孩子學會堅持和優(yōu)秀,所以省事的選擇了快樂教育。
這都是父母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省事和怕麻煩是教育孩子最大的天敵。
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教育孩子就像春收秋種,需要經(jīng)歷漫長的等待才能開花結果。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給孩子提供肥沃的土地,根據(jù)孩子的習性琢磨出最適合的培養(yǎng)方式,細心的呵護,耐心的等待。
孩子的花期等不起,稍縱即逝的教育時機誤不起,因此,再麻煩也要耐著性子去做。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教育孩子,不能怕麻煩。
如果不想終生遺憾
請不要在孩子的教育上偷懶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優(yōu)秀孩子,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差勁孩子。
我們終將發(fā)現(xiàn):那些金光閃閃的別人家孩子背后,都站著沉默鋪路的別人家父母。
黛安·倫曼斯有一首小詩寫到:
如果我能再次養(yǎng)大我的孩子,
我會先建立自尊,再決定蓋房子。
我會多用手指來畫圖,少用手指來指。
我會少教訓多溝通。
我會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會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童年只有一次,教育無法重來,在還來得及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日子,請一定好好珍惜,不要偷懶。
因為今天的偷懶,換來的是未來不可挽回的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