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表時間:2015-06-28 22:54:45
據央視報道,西藏自治區(qū)的第三條鐵路、川藏和滇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拉薩至林芝鐵路(簡稱拉林鐵路)今天開始全面施工。拉林鐵路建成后,將結束藏東南地區(qū)沒有鐵路的歷史,完善進藏鐵路通道,改善區(qū)域鐵路網布局,成為藏東南地區(qū)對外交流的重要交通設施。
今天, 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全面施工。
國家發(fā)改委去年10月批復新建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拉林鐵路總投資366.74億元,全長435公里,沿途設38個車站,全線90%以上路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qū),將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地質條件復雜,施工難度極大。
拉林鐵路是西藏東部地區(qū)的第一條鐵路,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60公里,預計7年建成,其中桑珠嶺隧道、巴玉隧道、巴玉三線大橋已于去年12月先期開工,全線建成后,從拉薩到林芝只需要3個小時左右,比現在坐汽車省5小時。
藏東南的第一條鐵路
川藏鐵路是我國繼青藏鐵路及其延伸線拉日鐵路之后的又一條十分重要的高原鐵路。
拉林鐵路既是川藏鐵路的重要組成,也是西藏的第三條鐵路線,意義重大。這也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川藏鐵路拉薩到林芝段,鐵路正線全長435公里,起點是拉薩,從拉日鐵路協(xié)榮站引出,向東經過貢嘎、扎囊、乃東、桑日、加查、朗縣、米林到林芝。
拉林鐵路全線為單線電氣化I級鐵路,將同步對拉日鐵路拉薩至協(xié)榮段32公里進行電氣化改造,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160公里,也就是說從拉薩到林芝坐火車,只需要3個小時。而現在走318國道從拉薩到林芝407公里,需要8個小時以上。
拉林鐵路全線將新建34個車站,車站設置密度居全國之首,考慮到沿線農牧民出行,每十幾公里就有一個車站,是一條建在高原上的高標準鐵路。
拉林鐵路,位于西藏藏東南,也是滇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4年,拉日鐵路建成通車,2014年12月,拉林鐵路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目前全線12個施工標段都陸續(xù)進場建設。拉林鐵路建成后,可以向東可通過成都—林芝鐵路連接成都樞紐,南可通過滇藏鐵路連接大理、麗江等城市,向北、向西還能連接青藏鐵路、拉日鐵路及規(guī)劃的日喀則~亞東、日喀則~聶拉木等鐵路,可通往與我國相連的尼泊爾和印度的主要口岸。
拉林鐵路是川藏、滇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南邊疆和祖國內陸連接的重要陸路通道,也是藏東南的第一條鐵路,建設拉林鐵路,對帶動沿線經濟發(fā)展、改善民生、促進區(qū)內外互聯(lián)互通、推動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14年3月23日,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林芝縣布久鄉(xiāng)進行定測工作。川藏鐵路拉薩到林芝段的定測工作始于2013年9月,對鐵路沿線所預設的隧道、涵洞、橋墩等路段做重點勘測,定測工作完成后,還要進行工程的補充勘測。
2014年12月19日,由中鐵五局承建的西藏桑日縣境內的桑珠嶺隧道正式開挖。
川藏鐵路與青藏鐵路 難度各有不同
川藏鐵路起于成都,終點是拉薩,全長1639公里,從四川和西藏兩端向相推進。其中拉林鐵路段是一條國內外罕見的高難度建設項目,全線90%以上路段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qū),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自然條件惡劣。
位于青藏高原東南部的拉林鐵路海拔在2800米至3700米之間,不僅山勢異常陡峭,溝谷空間狹窄,更是我國地殼運動最強烈的地區(qū)之一,地質異常復雜。線路穿越高烈度地震帶和地質斷裂帶,硬巖巖爆、軟巖變形、高地溫、高地應力、冰磧層涌水流坍、風積沙、泥石流、坍塌滑坡、危巖落石等不良地質十分普遍。
拉林鐵路全線橋隧總長300.01公里,占線路長度的74.6%。47座隧道中有14座為高風險隧道,其中7座為極高風險隧道。川藏鐵路需要越過四川盆地、云貴高原、青藏高原三個臺階,建設者將面臨高烈度地震和地質斷裂、高地應力、高地熱力、高密卵石層、高地質災害以及隧道供氧不易等六大難題。而青藏鐵路主要是凍土問題,全線無雪崩、沙漠、沼澤等,所經大部分地區(qū)地勢平緩,施工便利。
拉林鐵路16次跨越雅江 可觀世界級景觀長廊
拉林鐵路16次跨越雅江,跨江鐵路橋全部采用大跨度橋梁結構,山高水深,江水湍急,基礎復雜,技術特殊,施工難度極大。作為進藏大動脈,拉林鐵路所經過的地方,有中國最美山峰南迦巴瓦,有西藏著名的桑耶寺等,沿途風景十分美麗,可以說是穿越世界級景觀長廊。建設設計時也考慮到生態(tài)環(huán)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