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美食界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各種誘惑讓人難以抗拒,但在大飽口福的時候,你可曾想過“病從口入”這句話?
2020年全球癌癥數(shù)據(jù)庫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每年有300萬人因癌死亡,其中消化系統(tǒng)腫瘤占50%。
到底,癌癥和飲食之間存在什么關聯(lián)?
202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聯(lián)合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等機構,在國際雜志《自然·通訊》上發(fā)表了一篇研究,通過對860項研究進行分析,從而評估飲食與11種原發(fā)性癌癥的發(fā)病和死亡風險的關系。
結果顯示,11種癌癥都與飲食有確切的關聯(lián),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膽囊癌、肺癌、皮膚癌、乳腺癌、腎癌等。其影響關系包括但不限于:
既然飲食與癌癥的關系已被證實,那究竟什么樣的飲食會提升風險呢?按照消化道從上到下的順序,我們整理了5種與“吃”有關的癌癥。
1、口腔癌-檳榔
檳榔的纖維粗糙,長期咀嚼會損傷口腔黏膜,其中的致癌性檳榔堿會破壞正常細胞,造成DNA損傷后無法修復,還會引起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檳榔已經被列為一級致癌物,多項研究證明,長期嚼食檳榔會提高口腔癌風險。
2、食管癌-燙食
口腔和食管黏膜的正常耐受溫度約是40~60℃,如果食物溫度超過60℃,容易損傷上皮細胞,長期如此,食管黏膜反復受損、修復,保護屏障被破壞,可能發(fā)生不典型增生和異型性改變,甚至是癌變。
3、胃癌-高鹽食物
高鹽食物的滲透壓高,長期大量進食會損害胃粘膜,出現(xiàn)一系列改變,例如胃粘膜水腫、廣泛彌漫充血、潰瘍和糜爛等。進一步地,還會破壞保護屏障,增加胃炎或胃潰瘍的發(fā)病率。
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高鹽飲食,反復刺激胃粘膜,可增加胃癌風險。另外,腌制類高鹽食物還含有硝酸鹽,進入胃內易轉變成強致癌物-亞硝酸胺,傷害身體。
4、肝癌-霉變食物、酒精
霉變食物含有黃曲霉素,既是劇毒物質,也是1類致癌物,會增加肝癌風險。而酒精會阻礙肝臟分解脂肪酸,長期過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脂肪肝,進一步演變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發(fā)展成肝癌。
5、腸癌-加工肉
加工肉類已被列為1類致癌物,長期進食過多的加工肉類,會增加腸癌的風險。
《國際流行病學雜志》的研究發(fā)現(xiàn),每增加20g/天的加工肉類攝取量,就會增加18%的腸癌風險。這是因為加工肉類在生產過程中,會添加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等多種化學物質或防腐劑,會對腸道產生損害。
想要預防癌癥,生活上要做出調整。對此,美國癌癥研究所推出了第三版《飲食、營養(yǎng)、身體活動與癌癥預防全球報告》,發(fā)布十條防癌建議,這里小九總結出5條,供大家學習。
戒煙戒酒
酒精和煙草會增加多種癌癥風險,建議盡量少喝或不喝酒精類飲料,如果要飲酒,每天男性不超過2份,女性不超過1份酒精(1份相當于3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50毫升白酒)。吸煙者應戒煙,戒煙永遠都不晚,可前往戒煙門診尋求專業(yè)幫助。
健康膳食
健康的膳食模式可以給機體提供保護,建議日常飲食以植物性食物、優(yōu)質蛋白食物為基礎,多吃新鮮蔬果和全谷類,用魚肉和禽肉代替部分紅肉和加工肉類,用低脂或脫脂乳制品來代替部分全脂乳制品,多吃堅果、橄欖油等優(yōu)質脂肪,少吃動物脂肪和反式脂肪。
健康體重
肥胖會引發(fā)心臟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病,同時增加多種癌癥的風險。建議保持健康的體重,并維持一定的肌肉含量。如果體重超重或肥胖,建議應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來控制。
在中國,成年人的健康體重為BMI在18.5~23.9之間,男性腰圍≤85cm,女性腰圍≤80cm。
限制不健康飲食
想要防癌,就要限制不健康飲食,盡量少吃加工肉類、高糖食物、高油食物、高鹽食物。
積極運動
建議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每周至少150分鐘的鍛煉時間,最好能進行2次力量訓練。除了主動鍛煉,其他的日常身體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避免久坐不動的習慣。
#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860篇研究分析,這些飲食習慣,真的會增加癌癥風險, e藥環(huán)球,2021-09-15
[2]近3萬國人研究:癌從口入,不健康飲食和吸煙等,增加消化道癌癥風險!,保健時報,2021-10-19
[3]消化系統(tǒng)腫瘤占中國癌癥死亡率50%!防癌抗癌的關鍵還得靠「早篩早查」!,醫(yī)學界腫瘤頻道,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