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 有深度 有廣度
就等你來關注
文:丹尼爾 | 圖:Pinterest 轉載請在后臺輸入授權 一個不夠聰明的人可以用勤奮去彌補,然而一個不夠勤奮的人卻難以用聰明去彌補。因為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成功者普遍的自我修養(yǎng),都是從缺乏自控到高度自律。確定目標和解決問題需要智慧,貫徹執(zhí)行則需要耐心和堅持。美滿的人生,是受行動和智慧指導的。然而從來沒有人給我們智慧,我們必須親自找到它。 絕大部分人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是依靠自己的自律和別人的懶惰。成功路上并不擁擠,因為堅持下來的人不多。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strong>高度自律的人,方可享受人生。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的自控力、學習力和堅持力。
說到勤奮的聰明人,就想起之前認識的一位朋友。30多歲,她長得很有氣質,打扮也很時尚。她每天除了上班、還要做家務、帶孩子等等??此泼Φ脮烆^轉向,實際卻井然有序,一切有條有理。她大學學的是歷史,是一家公司的公關經理。然而在本職工作之余,她還是一位口譯超群的翻譯老師。
為何她能在工作和生活之外,擁有一個令人艷羨的語言技能?就是因為她的一點點自律和堅持。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哪怕對自己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優(yōu)秀的人總是很自律,并且高度自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超越自己,并且使之走得更遠。
如何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律的人?首先你要學會時間管理,不輕易浪費時間。其次要每天不斷地堅持練習。比如那位女公關經理,業(yè)余時間不間斷的堅持7年,最終成為了一名口譯專家。只有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提高自控的能力,和有效的學習力,你的生活將變得截然不同。
試想一下,如果每天你用五個小時來刷朋友圈、看韓劇、聊天… 那么七年之后,你會變成一個 ‘生活觀察家’。你最擅長的或許就是,如數(shù)家珍地說起別人的成功和失敗,最終成為毫無營養(yǎng)的 ‘八卦專家’。自己身上卻找不到任何拿得起,和別人提及的本領或技能。
也許你會說,我是平凡人,并不想成為什么專家或行家,只想安安分分過日子。抱歉,那只是你的錯覺。時間在流逝,你每天反反復復的那些行為,和浪費的時間,都在無形地塑造你。你不想成為什么人,可就是因為生活中點滴的細節(jié),你注定會成為什么人。別到了窮途末路和家徒四壁時,才想起當初應該好好學習和努力奮斗。每個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如果你想讓自己在職場更有競爭力,想要像女公關經理一樣每個月多拿薪水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那么就要開始學會一點點自律和堅持力。掌握英語技能,便是一個很好的挑戰(zhàn)。我們很多人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但一直都是「啞巴英語」和「聾子英語」。也許曾經嘗試反復背單詞、磨耳朵,但最后還是聽不太明白。為什么會這樣?
回想一下,小時候都是如何學中文的?是不是先學會了「蘋果」的發(fā)音,然后才學會這兩個字怎么寫?是不是聽別人說多了,自己就會說了?可是,我們又是如何學英語的?當我們聽到一句英文時,大多不能確定聽到的是什么,甚至會先在腦子里想一下英文是怎么寫的,然后想到中文翻譯,最后才能確認自己沒聽錯。
實際上,英語和中文截然不同,英語的文字和讀音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只要掌握了讀音規(guī)律,如果你能聽,自然也能拼寫。世界著名的語言學家 Pimsleur,曾這樣描述文字與聲音的關系:「閱讀,就是按照聲音規(guī)律進行圖像的解碼,而語言的聲音,在閱讀開始前就應該已掌握了。掌握一個語言閱讀能力的前提,是必須先能說一個語言。」
換句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學習任何一種語言的重點,是學習這種語言的聲音。我們小時候學習中文,正是利用了這一點。那么,我們該如何將這個方法應用到英語學習中?
作為目前中國用戶量最多的英語學習類APP —— 百詞斬,他們分析了超過7000萬中國人學英語的數(shù)據(jù),創(chuàng)辦了「超有愛學院」,每天15分鐘,手把手帶你建立英語的聲音思維。如果你還在為學英語感到苦惱,不妨嘗試一下他們的方法。把業(yè)余的時間用在對未來有用的技能上,是一種最明智的決定。簡單的學英文,便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自控力和堅持力。
人的聰明不是天生的,而是不斷勤奮學習積累的。只有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遠大的目標才能實現(xiàn)。比你聰明的人,從來比你更努力。你必須暗自努力,才能稱心如意。你的自律和堅持,最終會讓人望塵莫及。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