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種輪回的悲劇,每6500萬年滅絕一次,距下一次還有多久
輪回
在地球長達46億年的歲月里,我們的母星經歷了人類無法想象和描述的艱難歷程,才終于走到了今天。
對于人類這個只有一萬年文明史的物種來說,幾十億年是一個太久遠的時間概念,久到幾乎快讓我們人類忘記,曾經在地球上擁有和我們人類一樣地位的物種文明,還有整整五代歷史,比起哺乳動物來說,它們的存在見證了生命與自然博弈的悲壯命運,也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法則。
“自然萬物、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
輪回
第一:奧陶紀物種大滅絕 滅絕原因:伽馬射線爆
奧陶紀的物種生命,是宇宙進入顯生宙以來最為集中和多樣化的生命紀元,相比起地球幾十億年漫長的單核細胞物種,奧陶紀巨型螺紋章、泥古蟲和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可以說標志著地球進入了一個新物種次元。
奧陶紀也是地球歷史上海洋占據(jù)大地表面面積最大的時期,這一次的生物文明延續(xù)了6500萬年,但是由于伽馬射線暴的遠古,地球迎來了第一次物種大滅絕。
奧陶紀物種
第二:泥盆紀物種大滅絕 滅絕原因:超級地幔柱
泥盆紀時期,地球物種在經歷了奧陶紀滅絕和志留紀進化之后,海洋孕育出全新的生命物種,也就是現(xiàn)代一切陸生文明的始祖,魚類。
和奧陶紀生命不同,由于海洋菌類的大量繁殖和海洋環(huán)境的改善,魚類生物進化迅速,以鄧氏魚等大型魚類為主的海洋生態(tài)體系開始構建,但是遺憾的是,海洋生命在泥盆紀還沒有進化出在陸地生存的機體,由于地殼撞擊導致的超級地幔柱幾乎滅絕了泥盆紀的海洋生物,僅存的生命開始轉向陸地生存。
泥盆紀物種
第三:二疊紀物種大滅絕 滅絕原因:火山噴發(fā)
二疊紀是古生代最后一個紀,由于泥盆紀的超級地幔柱,所以部分幸存的海洋生命開始走向陸地。
二疊紀也是陸生物種的誕生和發(fā)展紀元,由于地球表面的植被茂盛,從海洋走向陸地的生命演化出很多食草動物,也誕生了大量的爬行動物,物種文明的豐富第一次超越了海洋生態(tài),但是由于地球內部巨量的火山巖噴發(fā),導致環(huán)境急劇惡化,最終迎來了第三次物種大滅絕。
二疊紀物種
第四:三疊紀物種大滅絕 滅絕原因:環(huán)境惡化
三疊紀時期距今2億年,人類對三疊紀的化石資料和地貌特征都有比較清晰的數(shù)據(jù),三疊紀時期是恐龍登上歷史舞臺,裸子植物統(tǒng)治地球的最后階段。在這個時期地球誕生了很多兇猛的鱷類生物,它們也是恐龍進化前地球絕對的霸主,恐龍的祖先“南十字龍”在這些兇猛的巨鱷面前只是一道菜。
雖然三疊紀時期物種滅絕的原因至今沒有探明,但是基本可以總結為環(huán)境極速惡化,大量海洋生物和植被滅絕,但是這次滅絕并非是全局性,而是局部性。
三疊紀物種
第五:白堊紀物種大滅絕 滅絕原因:彗星撞擊
很多人把恐龍滅絕時期稱之為侏羅紀時期,這其實不夠嚴謹,確切來說,地球最后這一次的滅絕(包括恐龍在內所有生物)應該發(fā)生在白堊紀時期,也就是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
這個時期距今一億年左右,也是恐龍統(tǒng)治地球的時期,但是由于彗星撞擊地球,地球發(fā)生了顯生宙階段最嚴重的一次物種滅絕,從那以后,以人類為主的哺乳動物,登上歷史的舞臺。
白堊紀物種
根據(jù),之前地球五次的滅絕歷史來看,不知道是有意為之還是存屬偶然,大概每6500多萬年,地球就會經歷一次全新的洗牌,曾經統(tǒng)治地球的物種永遠消失,新的生命開始進化繁衍。
現(xiàn)在由人類主導的地球物種文明,又一次迎來了新的6500萬年,只是不知道這一次以后,接替我們走到下一個6500萬年的,會是哪個文明。
輪回
小編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有其他觀點的小伙伴們,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