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進入A公司已經(jīng)三年了,每天像個老黃牛似的,兢兢業(yè)業(yè)。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他也想和自己的領導處好關系,以便為自己的升職加薪鋪路。所以,在他即將完成一個重要項目的前夕,他鼓起勇氣邀請了他的部門領導吃飯,想借此機會表達自己的誠意與感激。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領導在接到邀請后,并沒有立刻表現(xiàn)出他預期中的高興或是接受,而是拋出了一個看似簡單卻讓他措手不及的問題:“你還請了誰?”這簡單的五個字,讓李華感覺自己像被突然推到了聚光燈下,汗水、緊張、還有輕微的尷尬。
這種情境,也許每個職場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那么,當領導拋出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大多數(shù)人可能會本能地覺得這是領導在測試我們,也許會緊張地報出公司其他幾個同事的名字,試圖用人數(shù)來填補自己的不安,或是笨拙地說:“領導,您放心,沒別人,就我們兩個。”但這些回答,顯然并不能說服領導。
為什么領導要問“你還請了誰?”這背后其實有著不為人知的深意。首先,這可能是一種隱晦的權力游戲。領導可能想要測試你的人際關系網(wǎng)是不是只限于他一人,或者,他可能在試探,這次聚會是不是你企圖在職場上對他“有所求”。另外,這個問題也可能反映出領導對這次飯局的不確定感,他們可能不想在沒有掌握全局的情況下就輕易答應。
而大多數(shù)人在聽到領導的詢問后,往往會陷入兩個極端:一是急忙胡亂說幾個同事,希望通過“人多力量大”來減輕自身的壓力;二是堅決表明“只有您一個”,企圖展現(xiàn)自己對領導的尊重。然而,這兩種回答往往忽視了一個關鍵點:領導更關注的是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你組的這次飯局背后的動機,領導怕你給他下套呢。
例如,急忙列出同事名單的做法可能會讓領導覺得他只是你眾多“目標”中的一個,無法感受到你的真誠;而只邀請領導一人,則可能讓對方感到這是一場設定的“圈套”,或讓領導擔心這餐飯后可能會有“附加條件”。
在這樣的情境下,一個不經(jīng)意的回答,很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拉遠了你與領導的關系,甚至還可能給領導留下“小聰明”的印象。
所以,如何巧妙地應對,成了一道考驗職場人情商與溝通藝術的大題。
在這個微妙的職場情境中,一個高情商的回答不僅可以幫你巧妙地應對領導的提問,還能讓你展現(xiàn)出成熟的職場人際處理能力。那么,聰明人會怎么回答呢?
聰明人可能會選擇轉(zhuǎn)移焦點,展現(xiàn)團隊精神。當領導問:“你還請了誰?”你可以輕松自信地回答:“我覺得這個項目的成功不僅僅是我的功勞,還有其他幾位同事也付出了很多。我想邀請他們一起,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分享這個成功的喜悅。”這種回答巧妙地避開了直接回答問題的尷尬,既表現(xiàn)出你的謙遜和團隊精神,又展示了你對工作的熱情和對同事的認可。
另一個方法是:展現(xiàn)真誠。如果你只想邀請領導,就坦白地說:“我認為您對我職業(yè)生涯的幫助非常大,我只是想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如果您覺得不妥,或有其他建議,我非常樂意聽取?!?strong>這樣的回答展現(xiàn)了你的誠實和敬意,沒有附加條件的真誠更容易獲得領導的認可。
無論采用哪種策略,請記住:真誠是永遠的必殺技。任何試圖通過欺騙或奉承來達成目的的策略,最終都會適得其反。讓領導感受到你的真誠,那么這頓飯也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