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且穩(wěn)妥致富的秘訣,就是利用復(fù)利的奇跡。基金投資亦是如此!
據(jù)稱,愛因斯坦曾說復(fù)利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復(fù)利的概念很簡單:你不僅要利用原本的儲蓄賺取收益,還要利用累積的投資收益來賺取更多回報。
為什么復(fù)利的力量如此強大?我們且以美國股市為例。過去100年里,美股平均每年帶給投資者接近10%的回報。當然,實際回報率每年都有變化,有時變化還很大,但為了說明復(fù)利的概念,且假設(shè)美股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剛好是10%。
如果你一開始投資100美元,第1年結(jié)束時,你的投資賬戶里將有110美元—原本的100美元加上10美元的投資回報。
你把第一年賺到的10美元再投資下去,第2年開始時共投入110美元,這一年將賺到11美元,因此在第2年結(jié)束時將有121美元;在第3年,你的投資回報為12.10美元,投資賬戶在第3年年底將有133.10美元。如此持續(xù)下去,在第10年結(jié)束時,你的投資賬戶將有接近260美元——比每年僅賺取“單利”10美元的結(jié)果還多60美元。復(fù)利的力量就是這么強大!
神奇的“72法則”
你知道神奇的“72法則”嗎?如果不知道,現(xiàn)在就學(xué)起來,并牢牢記住它。
這法則很簡單,它解開了復(fù)利的奧秘。
72法則是:
X×Y=72。
也就是X(資金倍增需要的年數(shù))乘以Y(每年的投資回報率,以百分比計)等于72。
舉個例子: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錢,10年就增加1倍,需要怎樣的回報率?
答案是:
10乘以Y=72,所以Y=7.2%。
72法則也可以換個方式運用:72除以投資回報率,答案就是投入資金倍增需要的年數(shù)。例如投資回報率若是8%,你的錢多久才能增加1倍?
很簡單:9年(72除以8等于9)。
再試一次:如果投資回報率是3%,你的錢多久才能倍增?
答案:24年(72除以3等于24)。
現(xiàn)在換個方式試試:如果有人告訴你,某項投資只要4年就能獲利1倍,他承諾的每年回報率是多少?
答案是:18%(72除以4等于18)。
覺得72法則有趣的人,一定會認為以下推論非常誘人:
如果10%的回報率可以使你投入的資金在7.2年后倍增,那么再過7.2年,你的資金將再度倍增。也就是說,不到15年(確切而言是14.4年),你的錢將變成起初的4倍。如果堅持28.8年,你的錢將變成起初的16倍。
因此,如果你今年25歲,今天在某個酒吧少喝一杯酒,把省下來的錢投資于基金或股票,30年后積累的收益,將夠你和老伴在這家餐廳吃頓晚餐。正是因為復(fù)利的力量,使得盡早儲蓄和投資對每個人來說都大有好處。復(fù)利加時間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及早受惠于這種力量當然再好不過。
時間確實就是金錢,但正如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曾說:“青春浪費在年少時。”如果我們都能在年輕時訓(xùn)練自己知道現(xiàn)在所知道的,那就太好了。金錢長期復(fù)利滾存的結(jié)果,是令人敬畏的。如果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第一次領(lǐng)取總統(tǒng)薪水后拿出1美元來投資,年報酬率8%(過去200年股票的年均收益率),他的繼承人今天將可獲得約800萬美元。每次你在1元美鈔上看到華盛頓,都請想想這一點。
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提供了一個實際而非假想的例子。他在1790年逝世時,留下一份禮物給心愛的兩座城市:波士頓和費城各獲得5000美元。根據(jù)他的要求,這些錢先做投資之用,并于100年和200年后給付這兩座城市。100年后,兩座城市可以各拿50萬美元用于公共工程。200年后,也就是1991年,兩座城市收到余下資金,已經(jīng)累積到2000萬美元左右。富蘭克林的例子以戲劇性的方式,向所有人證明了復(fù)利的力量。富蘭克林自己曾這么講述復(fù)利的好處:“錢生錢,而錢生出來的錢,又生錢?!?/span>
另一個現(xiàn)代的例子,則與一對雙胞胎兄弟有關(guān)。威廉和詹姆斯現(xiàn)在都是65歲。45年前,威廉在20歲時開了一個退休金賬戶,每年年初投資4000美元在股票上。如此這般經(jīng)過20年,總共投入8萬美元之后,他不再投入資金,但任由之前累積的資金留在投資賬戶里,這些資金每年獲得10%的稅后收益。另一方面,詹姆斯40歲時才開了個人的退休金賬戶(就在威廉停止投入新資金之后),并在接下來25年里每年投入4000美元,總共投入10萬美元。當兩兄弟都65歲時,哪一位累積了更多的退休儲蓄資金?答案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