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大家都知道德行的重要,立德樹人,這句話幾乎人人耳熟能詳,我們常常會說當一個人品德高尚時,能力弱一些都沒有問題,最怕的就是德行不夠。但是很少有人會思考,品德的培養(yǎng),或者說養(yǎng)成,似乎這兩個詞都不夠貼切。
前幾天跑步時猛然想到,立德樹人,你說這里面很重要的是“德”,“人”,從這個詞的字面來理解,德和人,是最后的果,那么再仔細想想,要下大功夫的,其實在“立”和“樹”上。怎么理解?試想,期望把孩子的德行養(yǎng)出來,成為一個仁人,那么這個立,這個樹就尤為重要了,立孩子的德,樹孩子這個人?似乎也不完全是,從立德樹人,這個詞來看,應該是有人做這樣的事,那么對做這個事情的人就應該有一定的要求了,首先這個教育者(可能是家長,也可能是老師或者其他教育工作者),自己的德行是足夠的,同時也是能樹立起標桿,至少站在孩子面前,是一個可以參照的榜樣;然后再來反證,立孩子的德,樹孩子的人。
這兩天也在反復思考這幾個字,再加上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就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這個關系,如果教育者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也懂得說教不對沒有實效卻很難控制自己不那么做,認為自己在斧正孩子,可能從一開始就缺失了去立德樹人這個能真正引領孩子的東西。就如同我雖然跟著老師也學習了七年之久,從一開始就講德行的積累,也說不太明白有德行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但是有那個感覺,就是德行厚重的人,讓人感覺沒有壓迫感,會很舒服。
所以,慢慢地放下了很多,以前說話做事急躁沒耐心,現(xiàn)在會不由自主的放慢,并沒有刻意,但是會在意對方溝通的人,會更加在意到別人的內心和背后可能會經(jīng)歷的許多。這似乎與德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我自己感受到,我的慢和靜,正在讓我從以前的浮躁,變得寧靜下來,而且盡管這個世界依然存在著丑惡,卻總可以發(fā)現(xiàn)到美好,這一點讓我內心變得明亮和喜悅起來。這似乎化掉了很多東西,我想立德樹人的那個人,是應該具備這樣的一種品質,就是總是可以讓人看到希望,感受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