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而作為特殊寶寶的父母,除了滿心愛意之外,還面臨著怯懦與勇敢的抉擇!是面對還是逃亡?是生離還是死別?他們如何遞上一份滿意的父母答卷? 以上這一切的答案,就在今天準備介紹的這部電影中。 電影《媽媽》中的主人公梁丹,在面對輕度智障兒子遭遇退學、父親的拋棄以及周圍人異樣的目光時,一次次地探尋孩子的康復治療之路......
困難一波接著一波
冬冬是一個患有輕度智障的孩子,在他六歲時患癲癇性痙攣,導致大腦損傷,雖然屬于后天因素導致的智障,但是康復的希望仍然很小。
媽媽梁丹始終相信兒子的病終會被治好,但是周圍的壓力卻不斷襲來。面對生活的打擊和未知的困難,她將如何堅持?
在影片的開頭,媽媽就被叫到學校。冬冬作為一個患有輕度智障的孩子,在學校里仿佛和同齡孩子格格不入。而冬冬的一些怪異行為,比如搶同學東西、擾亂課堂秩序等等,都使得老師無法正常地在班級上課。
因此,媽媽被老師叫到學校的目的就是勸退冬冬。媽媽極力地向老師解釋著:“冬冬只是不適應,他的病會好的?!?/strong>
可老師也做不了這個決定,因為冬冬會擾亂的是一個班同學的學習、生活秩序。
無奈之下,媽媽找到校長。冬冬是個特別的孩子,他不同于其他弱智孩子,因為冬冬是后天導致的智障,所以他的腦海里還有正常的記憶,只不過學習和理解能力稍微差了一點。
盡管如此,校長依舊認為,“孩子康復的希望是有的,但是學校不是福利機構,冬冬不能再繼續(xù)讀下去了。”當初,在冬冬剛入學時,收留冬冬就是個破例,可現(xiàn)在冬冬已經影響到了其他孩子,學校最終還是決定讓冬冬退學。
回到家后,媽媽帶著冬冬翻看著相冊,這本相冊記載著他們一家這么多年走過來的點點滴滴。
媽媽指著相冊中爸爸的照片問:“這是誰啊,冬冬。”
冬冬沒有表情地看著媽媽,媽媽看著一臉迷茫的冬冬心里已經有了答案,她知道冬冬不記得爸爸媽媽,但是媽媽并沒有因此放棄,她耐心地教冬冬每一張照片中出現(xiàn)的人。她希望冬冬有一天能記起他們,恢復正?;顫娍蓯鄣臉幼?/span>。冬冬或許對之前人和事都有一點記憶,但是他不會表達,甚至不能和媽媽進行正常的語言交流。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沒有康復機構、托養(yǎng)所,沒有權威的康復治療,冬冬的病情很難好轉。而當時大多數人們的生活都是問題,更別談?chuàng)狃B(yǎng)一個“特殊孩子”。
于是媽媽只能帶著被退學的冬冬去上班。
單位里的同事表面上對梁丹帶著冬冬上班并無異議,但在背后卻對他們議論紛紛。
冬冬的爸爸遠在外地打工,他們之間的唯一交流就是那一封封信。冬冬被退學后,媽媽寫信給冬冬爸爸,希望能帶著冬冬一起去外地治療。
冬冬爸爸回信了,他不同意梁丹帶著冬冬過去找他,可如果不是現(xiàn)實所迫,誰愿意帶著孩子四處奔波呢?媽媽無奈只能帶著冬冬繼續(xù)獨自生活。
梁丹繼續(xù)帶著孩子一起去上班,可冬冬一些怪異、搞怪的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其他同事。
這天梁丹的領導將她叫去了辦公室,將孩子帶到辦公的地方本就不符合規(guī)定,冬冬是個特殊的孩子,長久待在單位不僅影響梁丹,還會影響到別人。他建議將孩子送到福利院進行托管。
但是他們母子生存都很艱難,更別談將孩子送去福利院。于是媽媽決定當她出門時,將冬冬鎖在房間里,冬冬無助又無奈地看著窗外的媽媽,從此他的世界只有窗外的一小塊天空。
甚至想過放棄
可是生活的艱難遠不止于此,冬冬的爸爸在此時跟梁丹提出了離婚。自從冬冬得病后,爸爸就離開家去外地打工掙錢,甚少回家的他似乎對冬冬一無所知,不懂得梁丹一人獨自帶著孩子的艱辛,也不了解冬冬的乖巧可愛,于是他提出了離婚,只剩梁丹一人苦苦支撐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梁丹沒有時間去難過,她不知道現(xiàn)在應該怎么辦,她最擔心的還是冬冬。如果冬冬生下來就是殘廢,那媽媽對冬冬或許不會寄予這么大的期望,可正因為冬冬小時候很聰明,只是后天生病導致智障,所以才會對冬冬一直保持著希望。
“如果將冬冬送走,那我身邊就一個親人也沒有了?!?/span>梁丹作為一個母親,冬冬是她最想去疼愛和保護的人,他們之前也有著不可割舍的感情,所以無論如何,她也會就冬冬留在身邊。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于智障、自閉癥等類疾病都還沒有系統(tǒng)的治療方法。而當冬冬癲癇病發(fā)作時,會自己躲到沒有人的角落包裹著自己,為了緩解這一癥狀,每當冬冬發(fā)病時,媽媽都會用床單給冬冬裹上一層又一層,以此來慢慢緩解冬冬的癥狀。
梁丹與冬冬爸爸想法不同的一點就是,梁丹認為冬冬跟其他孩子不一樣,雖然冬冬不會說話,連“媽媽”都叫不出,但是梁丹相信他是可以通過治療改善病情,有希望康復的。于是她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給冬冬講故事,舉例子。
有一段時間天天給冬冬講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雖然冬冬聽的時候一直不說話,像沒有聽到一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媽媽發(fā)現(xiàn),冬冬在墻上畫滿了小船。媽媽看到冬冬這一行為很驚訝,原來冬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我們說的話。她意識到,只要堅持治療,冬冬是可以康復的。
可盡管這樣,冬冬仍不愿意開口說一句話。這天是冬冬的生日,梁丹的醫(yī)生朋友帶著孩子一起給冬冬過生日,可冬冬卻將蛋糕掀翻在其他小朋友身上。梁丹看著冬冬這些行為,卻無能為力去改變他。
每天幫冬冬按摩,該做的都做了,可是對冬冬恢復記憶卻一點作用也沒有。梁丹無奈地問她的醫(yī)生朋友:“實話告訴我,冬冬還有康復的希望嗎?”
她的朋友沉默了,梁丹知道答案是什么,可是她還是不愿意放棄。
冬冬真的沒希望了嗎?梁丹不相信,她想再試試。她想通過刺激冬冬的方式讓他開口說話。
她將冬冬帶到天橋上,用繩子將他綁在柱子上。并對冬冬說:“媽媽要走了,再也不會回來了,聽見了嗎?”可冬冬眼睛卻一直盯著來往的車輛,仿佛并沒有聽到媽媽說的話。
梁丹狠心將冬冬放在原地,回頭離去。她盼望著冬冬可以遠遠地喊她一聲“媽媽”,她想知道在冬冬心里是否有媽媽的存在??墒沁^了很久,冬冬都沒有說話,仍然專注于車輛。媽媽無奈回頭抱住了冬冬,她完全可以此時放任冬冬不管,可是她做不到。
回到家后,她看著冬冬一如既往地破壞著家里的東西,也沒有開口說話的跡象,她絕望了。在冬冬熟睡的夜晚,她拿出了安眠藥。因為她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瀕臨絕境的時候,她想用安眠藥來了結這一切。
她將安眠藥磨成粉末倒進水里,想和冬冬一起離開這個世界,可冬冬在熟睡中抗拒著一行為。
媽媽無奈將水杯放下,她不知道如何拯救自己的孩子,看著冬冬的睡顏,既心疼又絕望。
這時媽媽聽到冬冬在睡夢中仿佛叫了聲“媽媽”,梁丹激動地抱住冬冬,她不敢相信剛剛聽到的,雖然只是冬冬在睡夢中小聲的囈語。
可不幸的事發(fā)生了,第二天冬冬起床誤喝了那杯摻雜了安眠藥的水,還好及時發(fā)現(xiàn),將冬冬送去了醫(yī)院。
萬幸發(fā)現(xiàn)的早,冬冬沒有大礙。醫(yī)生的話也警醒了梁丹,冬冬雖然是一個有缺陷的孩子,但是他仍然是一個生命,她應該承擔起做母親的責任。她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無論多么艱難,也不能放棄自己的孩子。
愛就是生的希望
于是,媽媽決定帶著冬冬回到老家,找回他丟失的記憶。
坐上冬冬熟悉的船,看到熟悉的景象,冬冬似乎活潑了許多,她帶著冬冬來到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想通過這些來找回冬冬的記憶。
冬冬跟著熟悉的人來到熟悉的地方,他們逛遍了整個村莊,可冬冬仍然沒有開口說話的跡象。在這天晚上,冬冬的癲癇病犯了,第二天媽媽便帶著冬冬準備回家。
她始終想不通,該看的醫(yī)生都看了,該治的方法也治了,可孩子依舊沒有好轉,她還可以照顧冬冬多久?她不敢去想,當她走了以后,冬冬一個人該怎么生活。
正當她在擔憂著冬冬的未來時,冬冬一個人跑下了站臺。當她回過神來時,冬冬已經不見了,她連忙到處尋找,在鐵軌旁的雜草叢中不斷穿梭著,隱隱約約聽到了“媽媽”的呼喊,最后,媽媽找到了冬冬。
最后,影片到這里就結束了,媽媽沒有放棄冬冬,而是在一條未知的康復道路上艱難摸索著前進,不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但是做好現(xiàn)在,一步步前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而影片中的梁丹也是如今眾多自閉癥家長的縮影,在面對孩子復雜的病癥、各種各樣的行為、語言障礙等問題時,即使困難重重,但依然選擇迎難而上。與正常的兒童家長相比,自閉癥家長的生活更加忙亂,責任也更加重大,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
迷茫、無助甚至絕望等各種情緒都會鋪面而來,也會給家庭帶來難以承受的精神壓力。然而,他們并沒有倒下,就像影片中的梁丹一樣,即使身處絕境,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我想每一位自閉癥家長也是一樣,在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時,都能找到解決方法的小妙招,用自己的方式讓孩子活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