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的使用過程就如下圖中的“浴盆曲線”一樣,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使用初期,即磨合期,符合早期失效曲線。磨損由高到低,隨著不斷的磨合,發(fā)動機部件和整車其他運動部件的磨損量越來越小。對汽車而言,磨合期通常為3000公里左右。
第二階段:進入正常使用周期后,整車的磨損趨于平穩(wěn),整車性能也會達到最佳狀態(tài),而且會延續(xù)很長一段時間。在這個階段,汽車會平穩(wěn)的度過30萬公里左右。
第三階段:到了老化磨損期,汽車發(fā)動機零部件的磨損會逐步加劇,最終報廢。所以,一旦汽車進入到老化期,就要對發(fā)動機進行大修了,將磨損嚴重的部件換掉。
浴盆曲線
汽車磨合期主要是針對發(fā)動機而言,發(fā)動機的磨合是整車磨合的核心部分。發(fā)動機磨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動力性能,油耗以及使用壽命等。
發(fā)動機工作原理圖
新車磨合期一般為3個月或3000公里,從磨合的本質來講,應以里程為主。很多車友只是按要求跑完3000公里,然后換機油做首保就進入正常使用階段。其實,從“浴盆曲線”來看,前期磨損是很快的,而后逐步降低,最后趨于穩(wěn)定,所以,怎么來跑這3000公里其實是大有講究的。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究竟該怎么跑才能達到磨合期的最佳效果。
1、前期1000公里。這時磨合期的最初階段,發(fā)動機各部件運動部件摩擦表面的毛刺,鐵屑較大,較多。所以,整車不能超負荷、重載,發(fā)動機轉速應控制在2000轉以內,車速控制在70碼內,且選擇較好路況來跑這1000公里,以避免各部件的異常磨損。
2、中期1000公里。經初期磨合后,各部件運動表面已基本形成光滑,耐磨質地,這時可適當提速來跑??蓪l(fā)動機轉速控制在2500轉以內,車速控制在90碼內來完成這1000公里的磨合。
3、后期1000公里。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磨合,發(fā)動機各部件的磨合表面已形成,只是機油中的鐵屑、雜質較多,影響機油的潤滑和降溫效果,所以還不適宜長時間跑高速。此時,可將發(fā)動機轉速控制在3000轉以內,車速控制在100碼以內來完成磨合期最后1000公里。當然,短時間跑跑120碼也是可以的,對發(fā)動機基本無影響。
最后到4S店做完首保就可按正常行駛了。
以上就是我對新車跑磨合期的一點建議,你是怎么跑的呢?歡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