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用的心理療愈&最落地的身心靈平臺
文: 凡默(斑馬)
二級心理咨詢師|一級婚姻咨詢師
塔羅師|資深占星探索者
1
四十歲了稱呼自己為女生多少有些矯情,其實我要表達的是,我還是個女生的時候,其實就有這個病了——接受困難癥。
接受困難癥,不能接受別人以好意、以愛的名義給予的關(guān)心、禮物、金錢等,即使接納了也會急急的以稍多數(shù)量或者更高價值回饋回去。
在所有關(guān)系中,喜歡做那個主導(dǎo)付出的人,并且以此為樂,一旦對方要回饋或者回報,就會慌亂的拒絕。
時間久了,其實成了一個破壞關(guān)系的人,為什么呢?
因為在所有關(guān)系中,施與受要平衡才有利于關(guān)系的良性發(fā)展,施者會有清白感,受者會有罪惡感,而一昧施不受的,其實是站在了一個制高點,底層卻是一些利小我的能量,例如,我對你有用,我是清白的,我是付出的,我是那個對的人,我是不欠你的。
在這樣的關(guān)系中,接受者遲早會跑掉的。
2
很不幸我就是那種人。
如果說童年父母的教育或者觀念對我造成了這樣的信念,那么就是來自父親了。
父親是軍人出身,對于接收別人的饋贈與禮物是相當(dāng)?shù)膰?yán)格,尤其是對女兒。
后來我琢磨他,他應(yīng)該是有一個觀念,認為女孩子一旦接受別人的東西,就有占人家便宜的意思,自然要被別人占便宜,這是做父親絕對不允許發(fā)生的事情,無論是當(dāng)下還是未來。
所以他對我在人際互動有關(guān)物品饋贈方面嚴(yán)格的有些讓當(dāng)時的我不知所措。
記憶最深的是,有一年過清明節(jié),在家鄉(xiāng)有個習(xí)俗要在門外插松樹枝與柳樹枝,在學(xué)校里有同學(xué)住在山腳下的,就會央求家長早晨摘很多松枝拿到學(xué)校分給同學(xué)。
當(dāng)我中午拿著松枝回家的時候,迎面而來就是黑著臉的爸爸,因為他早就看到我的手里有“不義之物”,接下來簡直是嚴(yán)刑拷問,最后的結(jié)果是讓我送回去,我含著淚連飯也沒吃往學(xué)校方向走,然后恨恨的找個水溝扔掉。
就連家中的親戚,像小姨喜歡我給我買衣服,爸爸都是不允許接受的,害的我都是偷偷摸摸的把小姨給我買的衣服拿回家,央求媽媽說是她買給我的。
但從那以后,每當(dāng)接收別人的禮物我都會心有所顧忌,即使接收了,也會迅速的回禮,力求絕對不占人家一分錢的便宜。
3
其實人類的關(guān)系始于施于受,施與受又給予了我們清白與罪疚的經(jīng)驗。
尤其是在親密關(guān)系里,付出的一方絕對是帶著期待而付出的,在這個世界上紅塵中的愛多半是需求,沒有無條件的愛,就算一個母親對嬰兒也是有條件的愛,所以在親密關(guān)系中,付出多的一方一定是因為對愛的渴望、因為想要重要性、因為想要體驗價值感,才會一昧的付出。
而接受的一方會感覺自己背負著回報的義務(wù),如果長時間付出與接受方不能交換位置,無法達到施與受平衡,無論是付出者還是接受者都不會滿意。
那些有接受困難癥的女生哪里會懂的這樣的一個道理,一撲進關(guān)系,恨不能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都給那個愛的人,而對方稍有回饋甚至買個單,臉都會紅到脖子,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不要不要不要。
可是無論你如何的付出,接受了別人的禮物與付出的一方,實際上是失去了獨立與清白,我們付出的一方如果覺察力不夠,實際上是無法感受到對方隱微的憤怒與不舒服。
我們也忽略了,我們在閉上眼睛不管對方的感受是什么,往往會在付出中體驗到一種愉快,而我們一昧的陶醉在這種單方面的滿足中。
其實很多女生就是這樣在關(guān)系中無意識破壞關(guān)系的,最可悲的是,提出分手的往往是接受者。
曾有一個女生傾訴她對她的男友的好:我連每天早晚的牙膏都給他擠好,洗腳水給他倒好,我所有的錢都給他花,從來不舍得他出一分錢。
聽到這樣的傾訴的時候,其實我的面前只呈現(xiàn)出一個痛苦的憤怒的卻無法表達的男人。
真正的關(guān)系中,我們無法否認,無論女性有多獨立多能干,她的位置還是要站在男人的左邊,海靈格說,女人跟隨男人,男人要服務(wù)好女人,做為一陰一陽兩股能量,這是宇宙的安排,如果我們不遵循這個法則,而只是在無法覺察自己底層是什么的情況下一昧的以“為他好”來付出,我們最終會把我們心愛的人推開,并把關(guān)系關(guān)系破壞的體無完膚而不自知。
試想想,我們與男人那個“壞客體媽媽”——你媽覺得你冷的狀態(tài)有什么區(qū)別呢?
別忘記,你是男人的女人,并不是他母親的接班人,是一個與他并行的有著靈魂的交流平等的伴侶。
4
我們探索一下接受困難癥的女生,都是為哪般呢?
一、頭腦有限制性信念,無論是親密關(guān)系還是其他關(guān)系,不能占人家便宜,占了便宜就不是清白的了。
估計我的父親當(dāng)時就是在我的信念系統(tǒng)是這樣建構(gòu)的,以至于以后哪怕面對自己的親密伴侶要給予我,我都只有六個字—— 不要不要不要。
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限制性信念是我們很大的制約,例如很多人因為小的時候家里受過富人的接濟倍感屈辱,成年后,過去的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但是卻因為投射了錢不是好的而最終總是與財富擦肩而過。
而在我的內(nèi)在,接受別人的禮物與幫助,尤其是我不能回饋的情況下,仿佛一下子就回到童年那個場景,爸爸黑著臉讓我感覺接受別人的禮物就是犯罪,就是不潔的,就是馬上可能會有被別人害了的危險,甚至接收了別人的禮物與饋贈,我就不是一個好的清白的女孩子了。
二、低自我價值,靠付出來獲得價值感。
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每個人都是自卑的,而因為我們沒有覺知能力,我們會把那股自卑的能力演繹成為高高在上的付出,我們唯恐我們的伴侶因為我們沒有價值而遺棄我們,所以拼命的付出就成了我們的技倆而不知。
你去觀察一下,一個在家庭中,在關(guān)系中拼命付出的人,其實是一個內(nèi)在很匱乏需要得到肯定的人。
表面付出很多很多,底層的能量卻是索取期待匱乏,其實被付出的人是能夠收到的,可能因為覺知無法表達出來,可是會不舒服,最終還會連自己不知道原因的逃掉。
三、因為內(nèi)在沒有安全感,所以用付出的方式隱微的掌控對方與關(guān)系。
一個從小沒有建構(gòu)起安全感的人(請相信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安全感建構(gòu)的很好的人),一旦進入關(guān)系,這份不安全感就被完全觸動,或者進入不被愛的恐懼、或者進入被遺棄的恐懼,都會讓成年的我們拼盡全力去解決這個危險。
付出--體現(xiàn)有價值--對對方有用--消除被遺棄的不被愛的恐懼。
這才是我們付出底層暗流涌動,而那些因為我愛這個人才會這樣付出其實都是一個幻象。
無論如何,自欺欺人都是可悲的,我們首先需要保持這個清晰度。
如果我們不能夠通過覺知與探索內(nèi)在看到這些真相,那么我們真的一生都會活在一種靈魂不清晰的假想中,要么成為受害者,要么成為一個關(guān)系中孤獨的失敗者。
當(dāng)我覺知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就開始調(diào)整自己,華麗蛻變成一個接受不那么困難的女生。
如果能夠建立在邊療愈內(nèi)在并隨時保持覺知的情況下進入關(guān)系,只需要自己為安全感與恐懼而付出的時候告訴自己NO,而對于對方想給予的時候把不要不要不要六個字換成好啊好啊好啊,隨時保持覺知,相信我們的“接受困難證”就會一定程度得到改善。
為此,我每天清晨在家對著鏡子唱美聲,歌詞是好啊好啊好啊。
不過還是要叮囑一下接受困難癥的女生們,最重要的是療愈內(nèi)在的心理坑洞,在關(guān)系中隨時保持覺知,活出自己的核心價值為目標(biāo),這才是正途。
畢竟關(guān)系是最大的道場,最終目的還是讓我們成為最好的那個自己。
上篇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