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
19世紀法國的一種社會思潮,也是一種美術思潮。法國現實主義美術起于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之后,既指藝術的創(chuàng)作方法,也指藝術的寫實手法?!艾F實”一詞出于拉丁文,意謂真實、實在。一般說來,現實主義是指那種“如實”描繪現實可觸世界的藝術形式,有時又稱“寫實主義”。
現實主義在題材上拋棄了新古典主義的神話傳說與古代英雄人物、浪漫主義的中世紀傳奇、異國情調和不切實際的幻想,把眼光指向現實生活,拓展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范圍。
在藝術表現上,它重視自然美和真實美,以追求寫實手法為特點,如實地描繪大自然和反映現實生活,倡導對社會生活的評價,對普通人生活的關切,對大自然的親切描繪。
現實主義始于19世紀30至40年代的巴比松畫派,得名于19世紀50年代的庫爾貝畫展,以客觀性和典型性為基本特征,法國的現實主義迅速影響到荷蘭、英國、德國、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俄國、美國等國。從繪畫史著眼,寫實主義還“派生出了印象主義和自然主義,間接影響了象征主義,直接發(fā)展成世紀末思潮和超現實主義,是西方現代藝術觀念和諸形式流派的總源頭”。
現代主義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法國的印象主義。19世紀80年代,法國的后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和象征主義畫家們提出的“藝術語言自身的獨立價值”、“繪畫不作自然的仆從”、“繪畫擺脫對文學、歷史的依賴”、“為藝術而藝術”等觀念,是現代主義美術體系的理論基礎,所以,法國后印象主義畫家P.塞尚這位在作品中追求繪畫語言的幾何結構和形體美感的畫家,被人們稱作“現代繪畫之父”。
現實主義是現代主義的原本,是建立在人對客觀事物的認知的基礎之上的,對客觀事物的提煉加工?,F實主義更忠實于表現事物本體,而現代主義更多的是對事物的提煉?,F實主義是事物的再現,而現代主義賦予了事物更多的個人情感色彩和符號象征意義。不論現實主義還是現代主義都是表現社會群體情感,并發(fā)出自己的吶喊。都具有濃重的人性表達意向。
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是資本主義工業(yè)化的產物,是1890年-1950年間流行于歐美各國的一個國際藝術思潮。
一、現代主義誕生的背景
在社會上,受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蘇聯(lián)社會主義誕生的影響,因而歐洲知識分子對資本主義產生了懷疑心態(tài)。在科技因素上,受到牛頓力學體系瓦解的影響,動搖了歐洲知識分子的宇宙觀。在文化哲學因素上,尼采提出「重估一切價值」、「上帝死了」,使歐洲知識分子對古典哲學重新思考。
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的大背景下,歐洲的知識分子很難不去懷疑和否定傳統(tǒng)。
二、現代主義文學誕生的背景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現代主義出現之前,歐洲文學有兩大傳統(tǒng)文學流派,一是現實主義,一是浪漫主義。
現代主義可以看做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文學轉變后形成的。
以王爾德為代表的唯美主義是對傳統(tǒng)浪漫主義的轉變,其代表作有很著名的《道林格雷的畫像》,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可以說走向一個極端,完全沉浸在象牙塔之中。
以左拉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是對現實主義的轉變,其中的代表作有很著名的莫泊桑的《羊脂球》,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點是:a.用生物學的觀點寫人。b.描寫的繁瑣性,醉心于對偶然現象的瑣碎的描寫。c.鼓吹無思想性。提倡要向實驗科學家那樣純客觀地記錄事實,排斥創(chuàng)作的主體性。自然主義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這是傳統(tǒng)文學向現代主義文學轉變的開端。
三、現代主義文學的流派
1.象征主義。意象派詩歌。這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中出現最早、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大概有以下幾個特點:
創(chuàng)造病態(tài)的「美」;表現內心的「最高真實」;運用象征暗示;在幻覺中構筑意象;用音樂性來增加冥想效應。它發(fā)展了前期象征主義的藝術特點,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tǒng)一,通過象征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lián)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
代表作家有龐德、艾略特。代表作品就是很著名的艾略特的《荒原》,還有那篇很多人都不知道想表達什么的龐德的《地鐵車站》:
在地鐵站
人潮中這些面容的忽現
濕巴巴的黑樹丫上的花瓣
2.表現主義。
什么是「表現」?要理解這個看似簡單的詞需要知道一個文學傳統(tǒng)。
就是文學本質中的「表現論」和「再現論」的爭論。
「再現論」認為文藝是客觀現實的再現。文學作品應該做的是去模仿世界,不注重對人情感的表達,大部分的「再現論」觀點的支持者都是理性主義者,比如柏拉圖。
「表現論」認為文藝是作家心靈的表現。文學作品應該去表達人的感情和思想,不注重對現實的描寫。大部分的「表現論」觀點的支持者都是非理性主義者, 比如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弗洛伊德的潛意識性心理學,克羅齊的直覺主義。
因此,我們從以上的論述可以大概猜出來,這個20世紀出現的表現主義,應該追求的是對于人情感、精神的表達。認為文學不應當去客觀地記錄現實,而應當去表現人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情感。因此在作品上的特點就是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大量的變形和抽象化,時空錯雜。代表作就是卡夫卡的《城堡》《變形記》。
《變形記》就是寫主人公格里高爾發(fā)現自己變成「巨大的甲蟲」,整部小說就是主人公從這個「甲蟲」的視角去看待格里高爾一家人以及整個資本社會。卡夫卡在這里對生活進行了抽象和變形,給讀者一種不真實但卻深刻的印象。卡夫卡的作品沒有明確提出什么主題,不同的讀者因此會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其表現的是人對自己命運的無能為力,人失去自我就處于絕境。有的人認為這是表現資本社會對人的異化。但總的來說,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大量的變形和抽象化,這是表現主義文學的特點。
3.意識流小說
這是很著名的,恐怕是人盡皆知的現代小說流派。很多人認為其來源于佛洛依德的潛意識學說,但其實不完全對,佛洛依德的潛意識學說只是其一個理論來源,其還有一個不能被忽視的來源是柏格森的「生命—直覺主義」,這個學說認為理智都是不靠譜的,無法認識宇宙的本質的。人只有通過一種內在的體驗,一種神秘的直覺方可把握這個世界。
而意識流小說則秉承了這個主張。具體來說,意識流小說描寫的是主觀的心理現實而不是客觀的社會現實,因此多描寫人的意識活動。喜歡打破時空的秩序和區(qū)別。 喜歡自由聯(lián)想,認為小說中主人公的意識流越是自由的,其小說越能顯示出意識表現和深層含義。 不喜歡理性地去分析事物,而愛用非理性、非邏輯的思維方式。下面這個伍爾芙的《墻上的斑點》非常具有典型意義:
小說描寫主人公在一個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間,抬頭看見墻上的斑點,由此引發(fā)意識的飄逸流動,產生一系列幻覺和遐想。主人公一會由斑點聯(lián)想到釘痕、掛肖像的前任房客;一會從對斑點的疑惑聯(lián)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準確性和人類的無知;一會從猜測斑點是一個凸出的圓形聯(lián)想到一座古象,進而想到憂傷、白骨和考古…最后發(fā)現墻上的斑點不過是一只蝸牛。
4.存在主義文學
不少人喜歡把存在主義劃分到后現代,但我覺得存在主義文學無論從本質上,還是其發(fā)展的時間上,它都應當毫無疑問地屬于現代文學。有人甚至寫文章論述了存在主義文學為何是現代主義文學(薩特與存在主義文學是后現代主義嗎?――中國文學網)
存在主義文學的核心是存在主義的「存在先于本質」「世界是荒謬的,人是痛苦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選擇」。
「存在先于本質」 意味著,生活本身是無意義的,人一生下來也并沒有本質,人只有活著,經歷了生活,才自己決定了自己的本質。因此,人是自由的人。正因為人生沒有意義,所以人可以為自己選擇意義。正因為人并不是一出生就被定義,所以人可以選擇自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虼舜嬖谥髁x文學多從主人公所處的「不自由」的環(huán)境中去表現人的「自由」,從「荒謬」「痛苦」的世界中,去寫主人公的選擇。
代表作有加繆的《局外人》。
四、小結
從上述的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現代主義有以下特點:
1.不再追求對社會現實的描繪,描繪的多為心理現實,基本上屬于文學「表現論」
2.采用的多為非線性敘事
3.普遍運用象征隱喻
4.更注重人的主體性,有深厚的人道主義思想
5.對于一般人來說,現代主義小說很難讀懂
6.在繼承傳統(tǒng)文學的基礎上進行反叛,但是反叛意味還沒有那么明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