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耀州,便繼續(xù)北上延安子長,只為一睹鐘山石窟的風采。其實此次陜北行的動機,大多還是因為這個魂牽夢縈的鐘山石窟。
到子長已是晚上八點,安靜的小縣城已漸漸進入了夢鄉(xiāng)。一個人背著包,一份已經(jīng)涼透的子長煎餅卻不能冰冷我摯熱的心。在齊家灣的一個小旅館歇腳,不知道是毛尖喝多了,還是柴靜的視頻讓我感慨良多,亦或是馬上要看到鐘山石窟的激動,輾轉(zhuǎn)反側(cè),竟一宿未眠。一直睜著眼熬到七點,匆匆去趕車,卻被告知八點才有車。于是,在寒風瑟瑟的大街上站了一個小時。即便如此,當我看到鐘山石窟的時候,已被她的美所傾倒。
鐘山現(xiàn)有石窟五個,以中窟保存最為完整,窟內(nèi)有大小佛像萬余尊。故稱萬佛巖,始建于宋治平四年,洞內(nèi)富麗堂皇,色彩鮮艷,萬尊雕塑,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浮雕佛像錯落有致,做工十分精細。
而整個窟里就只有我一個人,就那么安靜的站著,坐著,靠著,冥想著,思考著,對望著,久久不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