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一直留在原地的,也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跑著努力!
近年來“內卷”熱潮,一直受人關注,“內卷”不斷加深年輕人的不安和焦慮,還廣泛、持續(xù)、深入地滲透各種社會話題。
“內卷”無處不在,人人皆可卷,萬物皆可卷。
小的時候,有雞娃的“內卷”,讀書的時候,有學霸的“內卷”,上班工作,還有職場的“內卷”、甚至到老的時候,可能還會遇到子女的相親“內卷”······
“內卷”似乎成為當下掩飾所有失敗與不堪的“借口”。
那么,什么才是“內卷”呢?很多人感到奇奇怪怪???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因考研人數年年增多,導致考研三次落榜
因招錄比的降低,導致公務員考試失敗告終
因同事下班都沒走,導致部門員工集體加班一整晚······
#年輕人如何反內卷#話題在微博的興起,強烈激起了當代年輕人的各種云吐槽。
不過,還是有些網友夸大其詞,“內卷一旦”被濫用,也是會進一步加劇“內卷”帶來的危害。
根據2019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調查來看,35.5%的研究生存在抑郁傾向,12.4%屬于抑郁高風險群體,60.1%的研究生都受焦慮所困擾。
因此保持一個好心情,健康鍛煉身體,才能真正意義上擺脫“內卷”帶來的焦慮。
不然,健康的“內卷”也會讓焦慮翻倍。
有人說:“焦慮使我越來越內向?!钡植磺宄约簽槭裁磿箲]?
無論是身材、外貌、家庭、學歷、工作等等,都不能全部如意,如果一味的想優(yōu)越于別人,那一定會感到焦慮。
競爭一直都有,壓力也一直存在,“內卷”只不過是一個高度濃縮的概括。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把“內卷”歸于客觀原因和外觀原因,卻忘記我們自己。
有人說:“悲觀是種情緒,樂觀卻是種思路。”那順著這話說,焦慮也只是種情緒,放下焦慮才能輕松上陣。
如果目前你所面臨的事情無解,那么請不必繼續(xù)焦慮,因為在你所仰視的目標對象里,從來都沒有自己。
把自己定為仰視對象,在短期內設定一個小一點的目標,一步步走好,盡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即可。
因此,順其自然和平常心,才是治愈“內卷”焦慮的最好辦法。
篇末互動:你被“內卷”過嗎?后臺一起聊聊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