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五一假期的最后關(guān)頭,漫威終于播出了新劇《月光騎士》的大結(jié)局。
體量上來說,《月光騎士》是一部迷你劇,一共只有六集,恐怕會讓很多人都覺得意猶未盡。
但在內(nèi)容上,漫威用這部作品又一次充分證明了其在第四階段用劇集拓展流媒體市場的龐大野心。
首先,這部劇里多了很多之前鮮少會在漫威的影視劇里看到的元素和題材:
心理驚悚、埃及神話、精神分析、古墓尋寶……看得出來,這些都會是漫威在接下來相當感興趣的幾個題材,這次都拿來放在《月光騎士》里試水了。
其次,本劇和之前的《洛基》《旺達幻視》《獵鷹與冬兵》《鷹眼》四部劇不同,月光騎士這個角色在之前的漫威作品中沒有出現(xiàn)過,劇中也沒有和MCU主宇宙產(chǎn)生過多勾連。
采取這種完全另起爐灶講新英雄故事的策略,也許是漫威希望本劇能盡量少受到主宇宙故事線的牽連,先把這個寶貴的人物立住才是關(guān)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月光騎士這一英雄形象本身在現(xiàn)有的MCU電影宇宙里,也相當獨特。在原本的漫畫中,月光騎士是一個相當殘酷,動不動就把反派臉撕爛的英雄,在懲治罪犯的殘暴程度上和懲罰者有得一拼。
另外,月光騎士還是一個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本劇的戲劇核心以及主要的敘事策略,也基本都是圍繞精神分裂這一設(shè)定展開的。
為了讓觀眾更順暢的了解月光騎士這個設(shè)定上相對有些復(fù)雜的人物,劇集的一開始其實是以次人格史蒂文的視角開始的。
博物館小員工史蒂文發(fā)現(xiàn)自己幾乎每天晚上都會有奇怪的夢游癥狀,每天早上醒來都像是被人暴打了一晚上一般酸疼,又或者是有時候眼睛一閉,醒來就已經(jīng)不知身在何處了。
也因為這種奇怪的癥狀,史蒂文不明所以得來到了亞瑟帶領(lǐng)的邪教組織所在地,引起了亞瑟的注意。亞瑟對史蒂文進行審判,但無法清晰判定史蒂文的善惡,于是亞瑟也不含糊,直接召喚了一只狐狼來除掉這個無法被審判的后患。
劇情進展到這里,主人格馬克才在廁所的鏡子里出現(xiàn)。
然后,馬克奪回身體控制權(quán),變身月光騎士,一頓殘忍地暴打,解決狐狼。
主人格馬克,原名馬克·史貝特。在漫畫里,馬克是個在貧民窟長大、受盡他人欺負的窮小孩,但在劇集里,馬克的童年創(chuàng)傷被改寫成了因為帶弟弟去山洞玩,導致弟弟意外身亡,母親受刺激發(fā)瘋,因此常年遭受母親冷暴力加熱暴力的不幸少年。
第五集里其實也解釋了,正是因為這段童年創(chuàng)傷,馬克才分裂出了史蒂文等人格來保護自己。
童年馬克正在分裂出史蒂文人格
馬克早年當雇傭兵時,為了賺錢去參加尋找法老墓的埃及考古任務(wù),但奈何雇主中途反水,殺掉了考古博士,馬克想要救下博士的女兒、自己未來的老婆萊拉,卻被雇主布什曼痛打。
半死不活的馬克這才因此在法老墓里療傷時碰到了救命恩人,同時也是他下一任更黑心的老板:
月神孔蘇。
《月光騎士》整部劇的主線劇情,其實就是馬克幫助新雇主孔蘇打工,幫助孔蘇解決它與九柱神之間恩怨糾葛的故事。
第三集介紹介紹孔蘇以及埃及九柱神之間的關(guān)系時,給了一個揭示孔蘇身份的單集標題:“老好人”。
一方面,孔蘇時常對員工“月光騎士”進行職場PUA,在履行神職責任時,也通常表現(xiàn)為一個過于殘暴和不擇手段的“結(jié)果正義者”。
另一方面,為了保護人類,孔蘇以相當孩子氣的方式履行著消滅罪惡的義務(wù)。從第三集孔蘇的臺詞:“我記得那片星空,我記得每一天的星空”來看,這只骷髏大鳥骨子里其實是個對人類有著相當深厚感情的神明。
孔蘇最大的對家則是埃及神話中負責審判亡靈的阿米特,也就是亞瑟侍奉的那位鱷魚頭、上半身獅子、下半身河馬的大媽。
孔蘇認為人類的善惡因由其行為結(jié)果來決定,誰作惡解決誰就是了。
阿米特則認為,我管你以后會不會作惡,只要沒能通過我審判的人,就必定是生性邪惡者。
第一集中亞瑟測試他人是好人壞人時,手臂上出現(xiàn)的天平就是阿米特審判的儀式。
因為對生死善惡都抱有著相當偏執(zhí)的觀念,阿米特與孔蘇一個被封印,一個被流放,都想要戰(zhàn)勝對方,證明自己的理念,然后重回神壇,這也是最終集大戰(zhàn)的由頭。
兩個大佬不能直接打架,所以都找來了自己的人間代理人來幫自己打工,阿米特的代理人亞瑟最大的優(yōu)點是心狠手辣,且擁有極高的邪教組織才能。
孔蘇找到的代理人馬克,優(yōu)點則是精神分裂,買一送二,馬克、史蒂文、杰克三個人格在本劇中都展現(xiàn)出了對于孔蘇的不同態(tài)度。
按照劇集里的設(shè)定推測,溫和、柔軟的史蒂文這一人格負責幫馬克延續(xù)母親永遠關(guān)心自己的童話幻夢,對馬克來說,史蒂文每天都過的普通人日常生活,才是他內(nèi)心最期望的人生狀態(tài)。史蒂文同時也是幫助馬克一步步地從孔蘇手里奪回自由權(quán)的關(guān)鍵所在。
另一個人格杰克則是負責以更暴力的手段代替馬克完成一些他不敢完成的事情。
在最后一集的彩蛋里,杰克以孔蘇司機的身份出現(xiàn),幾槍崩死了亞瑟,看得出來是和孔蘇配合的最默契、關(guān)系也最隱秘的一個人格。
在整部劇中,除了最后彩蛋里回眸一笑,杰克并沒有正式出場,這一人格的存在更多是以彩蛋或懸念的方式呈現(xiàn),比如在冥界的精神病院里,史蒂文從一口木乃伊棺材里找到馬克,卻并沒有打開另一個房間里另一口在劇烈晃動的木乃伊棺槨。
比如童年回憶里,馬克拉走史蒂文,不想讓他看接下來自己和母親在房間里發(fā)生的事情,又比如劇中有幾次史蒂文和馬克都斷片過后,醒來發(fā)現(xiàn)周圍的敵人已經(jīng)挨了一頓暴打.
包括最后一集史蒂文和馬克相認后,史蒂文醒來卻仍然發(fā)現(xiàn)腳銬捆著自己,這只能解釋為是尚且不知道其他兩個人格狀況的杰克仍舊在按照之前的習慣在做事。
不過不知道是為了更好地保持第三人格的神秘性,還是為了照顧這部電視劇的分級,又或者是經(jīng)費都用來拍最后一集的巨大神靈對打特攝片了,導演相當雞賊的省略掉了大部分月光騎士或杰克殘暴地痛打敵人的情節(jié),統(tǒng)統(tǒng)解釋為失憶斷片。
這導致本片雖然一個勁地渲染月光騎士的武力值高,打架牛逼,卻幾乎沒給到觀眾多少能令人滿足的打斗戲份。
當然,這種精神分裂癥的設(shè)定最終能在《月光騎士》里玩成功,奧斯卡·伊薩克的演技絕對要標頭功。
雖說是超英劇,但是《月光騎士》在演員的表演設(shè)計層面絕對是花足了心思,上一次在超級英雄題材的影視劇里集中的感受這么高密度的演技時刻,都已經(jīng)是四五年前的《小丑》了。
在大部分情況下,奧斯卡·伊薩克都是僅僅憑臉部表情來讓觀眾迅速區(qū)分出這會兒是馬克在說話,還是史蒂文在說話。
史蒂文
比如第二集史蒂文回博物館調(diào)查監(jiān)控那段戲,屏幕外的史蒂文是個連和保安說話都要緊張地不停做小動作,眼神里時刻要流露出求救神色的普通人。但下一秒在監(jiān)控器屏幕里,伊薩克輕輕挑起眉毛,穩(wěn)定住眼神,然后嘴角給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就能把作為雇傭兵的馬克和博物館小職員史蒂文區(qū)分開來了。
馬克
更絕的則是結(jié)尾彩蛋里第三人格杰克正式露面時,也是只給了一個回眸一笑的鏡頭,就又和馬克那種堅毅但并不那么有殺氣的笑意之間做出了鮮明的區(qū)別。
臉部表情戲之外,奧斯卡·伊薩克同樣在這部劇集里奉獻了和《沙丘》中一樣的絕美肉體,以及自己和自己插科打諢的“人格分裂型相聲”。
當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月光騎士》最大的幾個缺點其實也依舊在于它在那么短的篇幅里塞進去的東西太多了——
這甚至是近兩年來漫威為了盡快完成第四階段主線劇情的鋪墊而在大部分作品里犯下的共同毛病。
一共六集的長度,漫威幾乎做到了每兩集變換一次風格。其風格元素變幻之快,給路人觀眾的感覺恐怕是看了一部《記憶碎片》+《印第安納瓊斯》+《飛越瘋?cè)嗽骸罚督饎偞髴?zhàn)哥斯拉》的電視劇。
如果要想真的看懂整個劇情的話,觀眾就既得有梳理雜亂時間線的能力,又得懂點古埃及神話的基礎(chǔ)設(shè)定,還得學一點夢境分析的方法。這就好像一盤菜還沒咂摸出滋味,下一盤菜就已經(jīng)替換上來了,實在是有些操之過急。
就拿第五集設(shè)計感極強的“精神病院”戲份來說,這一集里的設(shè)定完全可以進一步展開,單獨再做一季專門的精神分析風格的作品出來,只拿來給大結(jié)局做簡單的功能性鋪墊實在是有些淺嘗輒止。
按照凱文費奇原本的說法,《月光騎士》的定位就是六集的單季迷你劇,但就目前的熱度來說,漫威日后續(xù)拍《月光騎士》第二季的可能性很大。
再加上這一季的故事明顯還沒有講完整,杰克人格的出現(xiàn)預(yù)示著月光騎士的英雄起源故事還沒有徹底結(jié)束,就這么倉促地將月光騎士這一新角色扔進MCU的主宇宙故事線里顯然不太理智。
不過至少總體上來說,漫威這次壯士斷腕般的嘗試拋開之前的故事線索,重新塑造新英雄的嘗試還算成功。
如果能有第二季的話,最好還是希望本片的導演穆罕默德·迪亞卜能更有耐心地講好自己國家——埃及的神話故事,彌補一下本季中九柱神幾乎各個智商掉線還強行裝逼的設(shè)定,不要再讓眾神之首歐西里斯在神殿里被阿米特打得半死之后還嘴硬說“我的能力只有在神殿中才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