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總算停雨了。
今天是十月十號,星期二,斷斷續(xù)續(xù)下了有半個月了。昨天眼看著天就要放晴了,太陽公公把人問掃了一眼又回家睡覺去了。
昨晚上又滴滴答答下了一晚上。白天偶爾還滴那么幾點,天上的烏云漸漸變成了白云。怨人憂天該寫成怨天憂人了。
眼看到了種麥子的時間了。田間的玉米沒法收,地軟的收割機根本就進不了地,急性子的人穿著雨鞋慢慢地行動著。果農(nóng)戶的蘋果抹了袋子快半個月了。鋪開的反光膜,見不著太陽也起不了多大作用,還是黃蛋蛋,干著急上不了色。
田里干不了活,有的在家蒙頭大睡,有的打打麻將。小孩子硬圈到屋里不讓出去玩。本來熱鬧的街道變得冷冷凊凊顯得格外凄涼。無論到那里,人們不約而同的罵著這鬼天給人們帶來的不便。需要雨的季節(jié)它不下,好多莊稼澆不上水旱死了,能澆的澆了兩遍,算下來種玉米沒有多大利潤。不要雨了它偏偏又來光顧,把人給日踏的下呢。
記得八九年那年,就和現(xiàn)在一樣。成一月撤淋雨,那時還沒有修馬路,全是土路,每逢秋忙時,全靠的是人力,人們在那濘泥的田間用手搬下的玉米棒,用背婁或袋子一次又一次的往出背。小孩們把那玉米桿三兩個的往出扛。背出來的玉米棒裝了滿滿一架子車,人們在那泥濘的路上拼命的拉著架子車,后面還得有人推,一個人根本就拉不動。街道的路更糟糕,泥水有一尺深,拉著架子車深一腳淺一腳顛簸著往家拉。起早貪黑干了一整天。晚上全家都得剝玉米皮。那時的農(nóng)業(yè)全靠人力,忙碌的時間比較長,有時得一個月。種麥子有牲口的用牛犁地,沒有牲口的,就用鋤頭挖地種。每天早晨去種地時,路邊小草呈現(xiàn)出一片晶瑩剔透的白霜和露珠。有點寒氣逼人感覺了。
那時麥子熟了,家家都用鐮刀割麥子,把割下的麥子捆成捆,用架子車拉到碾好的場子上,堆成麥垛。天氣好的時候把麥子攤開。用牛拉著碾子碾麥子。記得那年雨多。沒收的麥子在地里都發(fā)了芽子,人們叫苦連天。出芽的麥子磨的面粉蒸出來的饅頭有點粘牙。做的面條也不筋道。
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農(nóng)民的日子發(fā)生了翻天復(fù)地的變化。秋夏兩料莊稼人們再也不用擔驚受怕的日夜勞累了。
既使老天不隨人愿,人們在也不用擔心了。雨住了,只要收割機能進地,一天就把莊稼就收拾利索了。
不吃苦中苦,難嘗甜中甜。老天,快別下雨了,再下就有人要把你告到玉皇大帝那去了,你就等著法律的制裁吧!
作者簡介:郭會娃,女,五十一歲,陜西亁縣梁村鎮(zhèn)西陽坊村。閑時喜歡寫寫對生活的感悟。
涇渭文苑:
一、關(guān)于稿費,打賞所得的稿費,
60%為作者所有,七日內(nèi)結(jié)算。
剩余用于平臺維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