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
遷延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
緩解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最新咨詢此期是癥狀最重的階段,患者每日膿血便多次,重者達10余次。此時的治療以止瀉、止痛為主。療效的好壞取決于治則是否正確、全面。
急性期基本方:白頭翁、秦皮各15g,葛根20g,槐花、側柏葉、烏梅、五味子、柴胡、枳殼、元胡各10g,隨證加減。
典型病例:某,男,41歲,腸鏡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已5年。由其它醫(yī)院留醫(yī)后來我院就診。每日膿血便8~10次,腹痛,發(fā)熱,中度貧血,體質(zhì)極差,攙扶行走。處方:上述基本方加荊芥、石榴皮各10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20g,每日1劑。同時加服黃連素、土霉素。連服20日后,病情明顯好轉,大便每日3~4次,仍有粘液,偶有膿血,腹痛減輕。仍按此方服用20天,大便每日2~3次,無膿血,偶有粘液,體力轉好,已能正常工作。由急性期轉為遷延期。
遷延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最新咨詢此期患者每日大便2~4次,有粘液,偶有膿血及腹痛。多數(shù)人見脾虛之象。治療應減少清熱解毒藥的味數(shù)及劑量,繼續(xù)用酸收、疏肝、止血藥。根據(jù)病情可逐漸增加補脾藥。基本方:白頭翁、秦皮、五味子、槐花、柴胡、枳殼各10g,葛根、烏梅、白術、黃芪各15g,淮山、薏苡仁各30g。出血多加側柏葉,如無出血可去槐花加丹皮。粘液多加荊芥,貧血可加枸杞、首烏。氣虛明顯者加黨參、茯苓。
仍以上一病例為例。該患者轉為遷延期后,大便情況時好時差,偶有粘液、膿血,每日2~3次。體質(zhì)雖有好轉,但仍有氣血虛之象。治療用基本方加枸杞、黨參,每日1劑,連服20天。中間病情有小的反復,隨證加減治療,藥后病人體力明顯轉好,每日大便1~2次,無膿血,偶有少量粘液。病情轉入緩解期。
緩解期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最新咨詢此期病人基本無癥狀,或偶然因飲食不當而大便次數(shù)增多,體力一般。多數(shù)病人已放棄治療。此時的治療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能否痊愈。如停止治療,疾病常在短期內(nèi)復發(fā),使前功盡棄。
此時的治則以調(diào)補脾胃為主,佐以酸收、解毒、疏肝、理氣。基本方:黨參、黃芪、白術各15g,山藥、薏苡仁各30g,補骨脂、烏梅、五味子、秦皮、柴胡、元胡各10g。該方能增強體質(zhì),改善胃腸功能,提高抗病邪的能力,改變過敏體質(zhì)。患者可采取間斷服藥的方法,開始可2~4天服l劑,連服2個月。如藥后基本無癥狀發(fā)作,可5~7天服1劑,再服3個月以上,以求根治病患。
結語:急性期潰瘍性結腸炎應中西藥并用,力爭在短時期內(nèi)控制癥狀,而遷延期和緩解期潰瘍性結腸炎應著重于中醫(yī)的整體治療,因為中醫(yī)中藥在改善體質(zhì)方面有很大的優(yōu)勢。
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
潰瘍性結
腸炎是一個局限在結腸粘膜和粘膜下層的疾病,潰瘍性
結腸炎有外科治療、藥物治療,這里重點講解一下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是有禁忌的,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是什么呢,我們結合實例看一下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有哪些?
王女士今年42歲,有潰瘍性
結腸炎病史已經(jīng)10年了,中藥西藥用過無數(shù),大小醫(yī)院看了很多,可病情總是反復發(fā)作,開始時病變局限在直腸,后來逐漸累計到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最近還出現(xiàn)假息肉形成和輕度不典型增生的情況,千里迢迢從四川趕來會診。仔細詢問患者病史,發(fā)現(xiàn)王女士診療過程有“四亂”,因此,給她開了個“四忌”的方子:
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一忌亂用止血藥。王女士最早發(fā)病的時候,大便帶血,伴有粘液,了減少出血或止血,當?shù)蒯t(yī)生給她應用止血敏、止血環(huán)酸、止血芳酸等促凝藥物,結果,出血沒有止住,反到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心肌梗死情況。原來,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狀態(tài),此時應用促凝的止血藥物,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又會進一步加重高凝狀態(tài),最終導致血栓形成。其實,潰瘍性結腸炎血便主要是由于腸黏膜炎癥、糜爛、潰瘍所致,而非凝血功能低下引起,只要炎癥控制,便血癥狀就會緩解。因此,潰結患者出現(xiàn)便血癥狀時不要亂用止血藥!
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二忌亂用抗生素。王女士后來換了一家醫(yī)院,化驗檢查大便中有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醫(yī)生給她用甲硝唑、慶大霉素灌腸治療半月,結果粘液、膿血癥狀一點沒有減少。其實,王女士粘液、膿血便癥狀與直腸炎癥有關,但并不是因為細菌感染引起,所以用抗生素效果不好,而需要用非特異性抗炎藥物5-氨基水楊酸。
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三忌亂用皮質(zhì)激素藥。另外一家醫(yī)院給王女士改用地塞米松灌腸,開始灌腸效果還可以,可是一停用激素癥狀就復發(fā),長期用藥后出現(xiàn)皮膚痤瘡等不良反應,只好停用。實際上,皮質(zhì)激素藥主要適用于重度、病變范圍比較廣的活動期患者短期應用,局限或者合并直腸病變的患者,應首先5-氨基水楊酸栓劑,納肛,局部用藥,效果好,不良反應少,而不應首先皮質(zhì)激素。
潰瘍性結腸炎的用藥禁忌四忌亂停藥。王女士就診的第四家醫(yī)院給她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療,一個月后粘液血便癥狀基本消失,后來因為胃部不適、出現(xiàn)皮疹和肝功異常等不良反應,無法耐受而停藥,換用中藥治療,一個月后又復發(fā),再次出現(xiàn)膿血便癥狀。由于潰瘍性結腸炎病因至今還沒有完全闡明,還沒有特異性的治愈藥物,因此,需要長期應用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維持治療才能減少復發(fā),過早停藥是導致王女士病情復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目前新型的5-氨基水楊酸藥物由于不含磺胺吡啶,不良反應很少,長期服用耐受性好,可以顯著降低復發(fā)。
潰瘍性結腸炎的飲食
全網(wǎng)發(fā)布:2011-06-23 20:31 發(fā)表者:
劉均平結腸炎健康飲食 宜吃 忌吃 菜譜潰瘍性結
腸炎的飲食原則就是高熱能、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油少渣膳食。以下幾項禁忌需要引起注意。
潰瘍性
結腸炎是一種直腸和結腸慢性炎癥疾病。腹瀉、腹痛,大便中常伴有粘液和膿血是潰瘍性結腸炎的常見癥狀每日大便2~4次,嚴重者可達10次以上。病情輕重不等,多反復發(fā)作或長期遷延呈慢性經(jīng)過。病人往往表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消瘦
貧血。
慎吃海鮮
海產(chǎn)品中的蛋白質(zhì)不同于我們經(jīng)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某些異種蛋白質(zhì)易引起過敏,加重炎癥反應,所以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鮮。疾病活動期也不建議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飲食調(diào)養(yǎng)過程中,患者及其家屬應注意觀察病情:哪些食物對患者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適或有過敏反應。應及時總結經(jīng)驗,不斷摸索適合的飲食。
少吃粗纖維食物
應盡量限制食物纖維,如韭菜、芹菜、白薯、蘿卜、粗雜糧、干豆類等。
不宜吃油膩食物
潰瘍性結腸炎的腹瀉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嚴重者伴有脂肪瀉。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應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調(diào)方法。對伴有脂肪瀉者,可采用中鏈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腹瀉時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diào)各種菜肴應盡量少油,并經(jīng)常采用蒸、煮、燜、氽、燉、水滑等方法。
忌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對胃腸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蔥。也不要食用過冷、過熱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飲和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
總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選擇柔軟、清淡、少渣、易消化、富于營養(yǎng)、有足夠熱量的食物,少量多餐,在急性發(fā)作期與爆發(fā)型病例,嚴重者最初幾天宜禁食,可用靜脈高營養(yǎng)治療,使腸道得到休息,癥狀好轉后可逐步過渡到流質(zhì)、無渣或少渣半流質(zhì)等。
潰瘍性結腸炎_良醫(yī)百科疾病概述癥狀與并發(fā)癥治療與緩解病因與預防診斷鑒別潰瘍性結腸炎治療 :(一)治療1.內(nèi)科治療由于本病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尚未闡明,內(nèi)科治療的目的是控制急性發(fā)作、緩解病情、減少復發(fā)、防止并發(fā)癥。目前尚不能使疾病根治,其治療依病變范圍和嚴重程度而定,主要包括一般治療、營養(yǎng)支持治療、對癥治療和藥物治療。
詳情>>常用藥品:
惠迪、
維柳芬、
硫唑嘌呤片、
帕斯坦。
更多>>宜吃食物:
小米、
蔞蒿、
甜菜根、
饅頭、
大麥、
涼粉、
葵花子仁。
更多>>忌吃食物:
香菜、
泡椒、
紅辣椒、
蔥白、
啤酒、
白酒、
花椒。
更多>>常用藥品宜吃忌吃優(yōu)秀醫(yī)院優(yōu)秀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