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4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guān)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fā)生在90年代初某村里的一則民間風水小故事。故事也是筆者聽來的,您權(quán)當圖個樂,切莫當真。
文白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今天咱這篇故事的主人公叫李長友。他是90年代初最早趕上下海經(jīng)商的人。
李長友這人愛說,會聊天,說白了情商比較高。慢慢地結(jié)交了很多商場上的朋友,這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
當然,買賣好了,手里的錢也就越來越多了。李長友一下從農(nóng)村搬了出來,在鎮(zhèn)子上買了一處房子,小日子過得那叫一個紅火。
李長友的爹媽舍不下鄰里鄉(xiāng)親之間的那份情,便沒有跟隨他去鎮(zhèn)子,還是留在了老家農(nóng)村。
不過,家里的房子都蓋了好多年了,李長友就找到大隊,疏通關(guān)系后就在村東頭買下了一塊地基。
這塊地基很寬敞,又挨著出村的路,出入很是方便。
于是乎,李長友便在鎮(zhèn)子上雇了一些木匠和泥瓦匠,這所給爹媽的新房很快就蓋了起來。
他又托人選了個黃道吉日,準備上梁。農(nóng)村人嘛,大多都講究這個。
兩個木匠爬上了房頂,底下還有一個瓦匠給幫忙。可就在上大梁的時候,不知咋的,那大梁突然掉了下來,不偏不倚正好砸中了底下的那個瓦匠。
眾人一看這陣勢,趕忙跑了過去??赡俏煌呓晨诒橇餮?,登時沒了呼吸。
李長友哪遇到過這事兒,一下子就慌了。后來兩家經(jīng)過協(xié)商,李長友賠了些錢,這事兒算是和平解決了。
事擺平了,新房那就接著蓋唄。倆月后,李長友又開始雇人上梁。可就在工匠們操持上梁的時候,打村東頭進來了一位白胡須老者。
那老者戴著一頂草帽,不是別人,正是遠近聞名的堪輿大師—張貴,綽號:張仙人!
這張貴是何人也?咱先說道說道。
張貴,在家行三,打小不愛學習,只愛研究些奇門異術(shù)。其二叔是個堪輿師,于是乎,他整日黏著二叔。
二叔看他有天分,又肯鉆,便將自己所知一并教給了張貴。
張貴確實有天賦,30多歲開始便給人看風水,看得那叫一個準?。?/p>
到后來,名聲蓋過了其二叔。因為看得準,所以就有了“張仙人”這個綽號。
言歸正傳,咱接著講故事:
那張仙人微微一笑,說道:“這房子你別蓋了,先把后門的兩位請走再說吧,不然還得傷亡一個!”隨后背著手就要離開。
此話一出,李長友趕忙將其攔下:“老先生乃是高人,您剛才所說的話,貌似看出來一些門道,請老先生幫幫我吧!”
“呵呵!我也不藏著掖著了。在你這房子后門下面埋著倆男孩子,之前他倆帶走了一個人,現(xiàn)在還差一個。想要破此劫,你得把他倆挖出來,風風光光將他們請走才是,日后要年年去祭拜?!?/p>
李長友一聽,這才恍然大悟。他忙拿出一些錢遞給老者。
老者沒有接錢,只是順手拿了桌子上的一些上梁貢品。
“錢就免了,你記住我說的話?!闭f完這老先生便離開了。
“李哥,這梁還上嗎?”
“別上了,你們都下來吧!聽那老先生的,都下來挖坑來!”
“那老頭的話你也信???沒準他就是亂說的!”
“都到這份上了,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我可不想再出亂子了,別說了,過來挖吧!”李長友抄起鐵鍬,眾人就開始挖。
果然在地下2米多的地方,兩口非常小的紅棺槨赫然出現(xiàn)了!
李長友看到眼前的一幕,這般小的棺槨哪里是成年人的?
“真不愧是張仙人?。」挥袃上伦?!改日我李長友定當?shù)情T重謝!”
眾人在李長友的吩咐下,放了鞭炮,將兩口棺槨運到了村南頭的墓地里下了葬,李長友拜了幾拜也離開了。
又過了幾天,李長友操持眾工匠上梁。
一切都很順利,并沒怪事發(fā)生。打這之后,李長友的買賣卻如日中天,生意越來越好。
李長友買了些東西,經(jīng)過打聽找到了老者張貴的家,對老先生的出手相助表達了謝意。
張貴還是微微一笑:“事在人為,我張某人只是提醒了你,怎么辦還得靠你自己。記住我的話,要對他倆好一些,這對于你的人生會有更大的幫助?!?/p>
李長友對那老者躬身施禮,將老者的話銘記于心了。打這之后,李長友每年都會去祭拜那倆孩子。
結(jié)語: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故事中的倆男孩,其實大伙也都聽說過,就是老人們曾說過的未成年的小男孩。他們大多數(shù)是得病夭折而亡的小孩子。在過去來說,這樣的事兒可多了去了。
你聽說過這樣的老故事嗎?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留言吧!
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目的是借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