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凌哥在朋友圈看到一張圖。一問,是與初中英語教材配套的作業(yè)本中的閱讀練習。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西歐國家的家長們養(yǎng)育孩子的一種做法dropping(把孩子放在“荒郊野地”,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回家)。從體裁和風格看,絕對不是某個官方機構(比如政府部門)的文章,用詞比較生活化。如圖中所示,出現了單詞Netherlands和Dutch,不過,凌哥很好奇里面使用的翻譯。文章中將Netherlands翻譯成“尼德蘭”,將Dutch翻譯成“尼德蘭的”。你聽說過“尼德蘭”這個國家嗎?凌哥趕緊去查了一些權威信息。
直接去他們的政府網站查,凌哥是不懂荷蘭語的,那就看一看英語版的吧。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Netherlands 從截圖中,可以看到作者是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教授,更新日期是2020年9月25日。應該說是非常新的信息啦。第一句中就說,also known as Holland,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是“荷蘭”。
荷蘭
荷蘭王國(荷蘭語: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語: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是由荷蘭、阿魯巴、庫拉索和荷屬圣馬丁4個構成國組成的君主立憲制的復合國。
源:百度百科-荷蘭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D%B7%E5%85%B0/190469?fr=aladdin#2_1
那么,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作業(yè)本的作者要將“Netherlands”注釋成“尼德蘭”呢?
據信原因是這樣的:
The Netherlands will stop using Holland as its nickname in the new year as part of a $220,000 rebranding campaign.自2020年1月起,“荷蘭”這一名稱將被停用。這是荷蘭政府耗資2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4萬元)重塑國家形象計劃的一部分。The country's government is looking to update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ahead of the 2020 Olympics and the Eurovision Song Contest, which the Netherlands will host.荷蘭政府希望在2020年奧運會及歐歌賽舉辦之前,通過“改名”進一步提升國際形象。下屆歐歌賽將在荷蘭舉辦。The name Holland only refers to two of the country's 12 provinces, North-Holland, where Amsterdam is located, and South-Holland, the home of Rotterdam and The Hague. However, the nickname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entire country, officially called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荷蘭”這個名字僅指該國12個省中的兩個省,即阿姆斯特丹所在的“北荷蘭省”,以及鹿特丹和海牙所在的“南荷蘭省”。然而,這一名稱卻經常被用來代指整個國家。荷蘭的官方全稱為尼德蘭王國。源:百家號-中國日報網,2019-12-30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4314692502812414&wfr=spider&for=pcIn 2020, however, the Dutch government has announced that it will only communicate and advertise under the name "the Netherlands" in the future.[43]For decades, the Dutch government used “Hol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interchangeably to describe the country known for its iconic canals, tulip fields and windmills.But as of Jan. 1, the country hopes to put that identity crisis behind it: All official 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and promotional materials will use the Netherlands as its name.其中的關鍵2句是“過去幾十年,荷蘭政府對于‘荷蘭’和‘尼德蘭’是持可相互替代的態(tài)度的。但是,一月1日起,……”
請注意本文標題中,凌哥說的是“我們改稱”,不是“改成”,說的是“中文譯名”。國名是國名,譯名是譯名。譯名,當然通常是由目標語國家官方確定的。比如韓國首府“首爾”,在以前叫“漢城”(不僅中國稱之為“漢城”,而且韓國漢字中也是“漢城”)。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源:百度百科-首爾
因此,現在我國稱之為“首爾”,實際上是由雙方政府達成一致的。
好了,說到政府官方的譯名,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我們只要去看一看中國駐對方國家大使館的網站,就可以了。
我們可以看到網站上的漢語名稱是“荷蘭王國”,英文名稱是“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頁面中所有的相關文字內容都是“荷蘭”,而非“尼德蘭”。所以,毫無疑問,到目前為止,在漢語中使用時,我們依然應當依照我國官方譯法,使用“荷蘭”,而非“尼德蘭”。上面說到了英文中的Netherlands還是Holland,是長期通用,其政府也長期認為和相互替換的,但是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求,保持國名的一致性,避免以地區(qū)名代替國名,所以統(tǒng)一為一個名稱:the Netherlands??墒?,在中文中,我們早已經一以貫之地稱之為“荷蘭”了??!
Dutch是“國別形容詞、語言名稱”。依據上圖我國駐荷蘭大使館的標題圖,到目前為止,Dutch還是應當翻譯成“荷蘭的;荷蘭語”。難道要譯成“達奇語”?這是一位老師寫了英文后,貼在學生的書上,讓書寫較差的學生照著寫的。
教師可以用作小獎品(可以拆開當獎品啊,比如1張、5張或10張)。
家長和學生也可以自購。
這是溫州市老師的留言,那么,凌哥英語便利貼好在什么地方呢?
【1】專為英語學習而設計,可以隨處貼、隨處學。也可以用于聽寫,最多可以寫15個單詞。【2】特別設計的書寫格,中間格最寬(3mm),第1格2.5mm,第3格2mm,讓孩子專注于中間一格的規(guī)范性。【3】第1線和第4線為虛線,第2線為細線,第3線為粗線,讓孩子明確書寫的位置。【5】行間空出間距(5.2mm),用于寫中文意思。【6】最下方可填寫“姓名”,防止學生之間相互搞錯?!叭掌凇笨梢杂糜谟涗洉鴮?、聽寫日期,還可以方便自己整理學習歷史。【8】標準長方形便利貼(7.5CM*10.3CM),比正方形便利貼更方便書寫英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