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知計劃 #國學(xué)詩詞 @抖音青少年 #詩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guān),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
首聯(lián)“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睙o端,無緣無故,生來就如此。樂器,琴有三弦、五弦;箏有十三弦;而“瑟”卻有五十弦。用這么多弦,來抒發(fā)繁復(fù)之情感,該是多么哀傷。古有泰帝與素女之典故,已是哀傷至極了。詩人以這個典故作為喻象,暗示自喻詩人與眾不同,別人只三弦、五弦,而詩人之瑟卻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獨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賦極高,多愁善感,銳敏幽微,比興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憶青春戀愛的年華。首聯(lián)總起,引領(lǐng)下文,以下都是追憶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長,令人失落惆悵。
頷聯(lián)的上句,此聯(lián)二句,寫的是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fù)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到一個高潮。
頸聯(lián)前一句把幾個典故揉合在一起,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一筆而能有如此豐富的內(nèi)涵、奇麗的聯(lián)想的,實不多見。
后一句的藍田滄海,也并非空穴來風(fēng)。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边@里用來比喻的八個字,簡直和此詩頸聯(lián)下句的七個字一模一樣,足見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來古籍失傳,竟難重覓出處。這代表了一種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無法親近的。而就字面講,藍田對滄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為滄字本義是青色。詩人在詞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華和功力。
尾聯(lián)攏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yīng),筆勢未嘗閃遁。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惘惘了。對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業(yè)無成,光陰虛度,碌碌無為而悔恨無窮。但天資聰敏的詩人,則事在當初,就早已先知先覺到了,卻無可奈何,無限之惘然若失。這就是詩人李商隱,借錦瑟而自況了。
李商隱一生經(jīng)歷坎坷,有難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結(jié)中懷,發(fā)為詩句,幽傷要眇,往復(fù)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3][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