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杜甫說“挽弓當(dāng)挽強(qiáng)”,只有強(qiáng)弓才彈性強(qiáng)、力量大、射得遠(yuǎn)。從甲骨文①看,左邊是弓背,右邊是弓弦,真像古代的武士所用的強(qiáng)弓,所以“弓”字是個(gè)象形字。②是金文的形體,只有弓背而省掉了弓弦。小篆③大體與金文相似,還有弓的樣子??墒强瑫芫涂床怀龉瘟?。
“弓”的形狀是彎曲的?!肮?,是指古代纏足婦女所穿的鞋.呈彎曲形,如郭鈺有“草根露濕弓鞋繡”的詩句?!肮?,是指古代舞女的彎腰狀,如:“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酉陽雜俎》)
有人說“步弓”是古代射箭用的“大弓”,這就是“指鹿為馬”了。其實(shí)“步弓”是古代一種量田的工具,一弓等于五尺,這種弓根本不能用來射箭。
“弓”字是個(gè)部首字。凡是由“弓”為部首所組成的字,大都與弓矢有關(guān)。
——左民安《細(xì)說漢字》
擴(kuò)展閱讀:
象形字。像弓形。始見于甲骨文,繁者有弓弦,簡者省掉弓弦。金文承襲甲骨文。戰(zhàn)國文字或在“弓”字下部加短橫為飾?!肮北玖x是射箭的武器。同卣:“易(賜)同金車弓矢。”虢季子白盤:“賜用弓、彤矢。”《包山楚簡》260:“一奠弓。”《詩·大雅·公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yáng)。”《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矢,然后征。”(徐在國)
——《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