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共生了八個兒子,很巧合的是,這八名皇子都是不同的后妃生育的,雨露均沾,不偏不倚,可見他不僅喜歡換床睡,還喜歡換人睡。
但這八個兒子的下場可就悲催了點,老大和老五以下共五個人,都是不滿一歲就早夭,活到成年的只有老二老三老四三個人。
老大朱載基出生的時候,嘉靖皇帝已是二十七歲,放到現(xiàn)代都屬于晚育的類型,放在當年那幾乎就算是老來得子,已經(jīng)當了12年皇帝的明世宗朱厚熜那是相當興奮,可惜這孩子只活了五十天就早早去世。
樂極生悲的朱厚熜直到三年后,隨著二子朱載壑的出世,才終于高興起來,又過了三年,到了嘉靖十八年,朱厚熜剛把朱載壑立為太子,又出事了,朱載壑得了天花,除了求醫(yī)問藥,朱厚熜照例找來他比較推崇的道教人士來驅(qū)魔祈禱。
老道士邵元節(jié)這次做法事的時候,帶上了自己的好友——與李時珍同鄉(xiāng)的湖北道士陶仲文,陶仲文用符水噴到劍上,比劃了一陣子,也是走了狗屎運,太子的病情居然好轉(zhuǎn)了,從此他走上了人生巔峰,受朱厚熜的恩寵足足二十年。
這種理論認為皇帝是飛龍在天,太子是潛龍在淵,這兩條龍如若相見,對哪個都沒有好處,只有壞處,肯定有條龍就得遭殃,朱厚熜想起了他十分親近的老大朱載基,堅定地認為陶仲文說得很有科學道理。
打這時候起,朱厚熜就能不見太子朱載壑和老三裕王朱載垕、老四景王朱載圳就盡量不見,學習成績什么的也一概不管,很快,他接連面對了老五老六老七老八四個皇子齊刷刷接連早夭的現(xiàn)實,之后,從嘉靖二十一年他移居西內(nèi),干脆開始一門心思只顧修煉了。
過了些年,太子朱載壑長到十四五歲了,還沒有出閣學習,而太子出閣必須要有一個儀式,他老子必須參與,在皇太后的勸說下,為了避免大明王朝將來出現(xiàn)一個文盲皇帝,朱厚熜只好參加了這個儀式。
參加完儀式后的太子朱載壑回去就病倒了,折騰了兩年不治身亡,無嗣,朱厚熜下定決心,為了僅存于世的兩個兒子著想,干脆就不要冊立太子了,而且絕對不見面,千萬可不能再出事了。
剩下的這兩位老三裕王朱載垕、老四景王朱載圳當皇帝的機會看似各自有百分之五十,可老四景王朱載圳也有大苦惱,他生不出子嗣!
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二十九歲的景王朱載圳再也不用苦惱了,他比他老爸朱厚熜提前一年死在了他的王府里,無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