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智
作者:楊伯恒
善;善源于愛,大凡雄韜偉略的人都必備大善之心“雅量”,善使民心獲得培植,是國家穩(wěn)定成功的根基;積善成德,博愛能引導人心的向善,善是愛心的產(chǎn)出,善與愛使人胸懷寬廣,納百川,善表現(xiàn)了容人、容事、容天下的肚量,是自信的流露。和善、表里如一,讓人熨帖,是為人之肚量、為國為民之心跡,是廣闊的襟懷;人性愈厚善,愈能受眾,善是心靈美的核心。善是人的愛心詮釋,愛是一種精神的力量,是人的一種精神寄托,更是一個偉大的民族的靈魂支柱;愛創(chuàng)造出偉大人格,人格是一個人最大的財產(chǎn),是引導人性發(fā)展的導向,只有這種大愛精神才能延續(xù)民族的精神文化寶富,才能使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彰顯。
老子說;“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上善之人處事總是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心胸像水那樣沉靜深邃,待人像水那樣愛親,言談像水那樣守信真誠,為政像水那樣有條理,處事像水那樣靈活圓通,行動像水那樣相機而動。
人的心量廣大,智慧豐饒。智商高、知識淵博,必是人中人;相反智商低、一生碌碌無為,一事無成。例如,才智的使用也應如此,用至好處,只是恰好。當智則智,當愚則愚,愚也是一種智。必要時,裝一裝“低能兒”,做一做“糊涂人”,都是明智之舉。高調(diào)讓人厭惡、低調(diào)受人尊重的原因。保持低調(diào)首先是姿態(tài)上的低調(diào)。古人強調(diào)做人要“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若愚”、“若拙”,都是養(yǎng)晦之術。一個人要成事和成功,也要善于守拙。只有寬容心態(tài)才會團結大多數(shù)人與你一齊認知方向,用智慧整合資源,以妥協(xié)去減少對抗,實際上是平衡各方的利益,以實現(xiàn)主體間的利益平衡,也是一種智慧,只有如此才能達到你的正確目的。
智,智出于細,智藏慧,善用自己的聰明,就是大智。細節(jié)是成功的基石,細節(jié)是關系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關鍵,是智慧力量發(fā)揮的詮釋,也是決定成功的要素;老子曾經(jīng)說過:“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這句話精辟地指出了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著手,將平凡的事情做到極致。人的智慧、就是人的內(nèi)心有所需求,這種知識時智慧就會涌現(xiàn),在內(nèi)心探索就會得到自動來調(diào)節(jié),直至獲得發(fā)展自己的精神樂趣,讓人的身體、生命體、靈魂和精神思想得到迎合和發(fā)展,才能達到具有超越物質(zhì)、欲望和情感的洞察與判斷力,結合與生俱來的智慧和本質(zhì)達成自我,找到自我發(fā)展人生的信念導向。精明于細節(jié)是正確把握人生,細節(jié)的成敗是事物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發(fā)展過程。
“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則大智大慧也。有智慧的人不會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大智溶于沉默,才是智者的表現(xiàn)。在困境面前不怕困難,不怕挑戰(zhàn),在任何不利的時刻,有智慧、絕對的自信,有能力應戰(zhàn)。在千變?nèi)f化的社會中,能夠自如地應付問題,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觀察周圍事物,觀察人,二是把自己協(xié)調(diào)到合適的狀態(tài)下。老子說:為人處世,“勇于敢則殺”,用“柔弱”之法,如謙下、不爭、不言、不召,或處下,再加上善于謀略,則可取勝,保全自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反映了志向;博大精深,是為人處世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則。立志高遠,荀子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決非是朝夕之功,而是日積月累,終其一生艱辛勞動的結晶。一個人要成就事業(yè),必須經(jīng)過一個長期的、艱苦的積累過程,必須由小到大、從簡單到復雜;先易后難,先小后大,目標始終如一。
才華與智慧并重,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成大事者不炫耀、不顯露才華,這樣才有能力干大業(yè)做大事。大凡成功的“牛人”無一例外都懂得這一點。他們大都是一擲千金,讓跟隨自己的人得到實惠,從而死心塌地、赴湯蹈火。即使是最精明的大商人,也都奉行這一理念。比如,一個大項目,明明自己有能力承接,也要拉合作伙伴一起開發(fā),以此展現(xiàn)自己“路留一步,味讓三分”的氣度,宣告自己不是那種斷人財路、獨占福源的人。
才華猶如一把雙刃劍,可以刺傷別人,也會刺傷自己,所以運用起來應當小心翼翼,平時應插在劍鞘里。大道不言,一切可以說出的話都是有破綻的,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一句話一旦說出來,在外必然會引起誤解甚至利用。鋒芒太露都會招致小人的嫉恨和陷害。凡是人性叢林里的智者,都懂得玉韞珠藏的智慧,因此修煉“藏露”。多一些深思熟慮,少一些鋒芒畢露,千萬不要把肚子里的“寶貝”像竹筒倒豆子一樣全拿出來。若不懂這一道理,肚里有再多的寶貝,也終將成為別人的囊中之物。“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這句話,意思就是,真正的聰明人身懷絕技而深藏不露,絕不到處炫耀,而是等待時機一鳴驚人。
人生是個曲折過程,有得有失,有升有沉,最該提醒自己的是:勝不驕,敗不餒,寵亦淡然,辱亦泰然,從容面對。人在社會中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而覺悟、成就及造詣,完全歸功于人自己的努力與才智。通過對人的行為、德性、人格、對人美德的修養(yǎng)、自我的完善,才能深刻地悟出人生的發(fā)展哲理。結合與生俱來的智慧和本質(zhì)達成自我,找到自我發(fā)展人生的目標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