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將《第一爐香》的英文名命名為“l(fā)ove after love”,兩個愛字層層疊疊,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其實張愛玲的作品里,真正的愛情是很稀薄的,《第一爐香》尤其如此,整本作品幾乎沒有一個真正的好人,葛薇龍也絕對不是無辜的。這是一個關于金錢與欲望的故事,少女葛薇龍因為一時的虛榮被徐娘半老的姑媽利用,又在愛欲的裹挾下“包養(yǎng)”了喬琪喬,陷入不可自拔的深淵。作為張愛玲最早發(fā)表的小說,《第一爐香》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紅樓夢》的影子,看似虛無其實是勸誡。然而,電影版的《第一爐香》則以少女的墮落去贊美愛的偉大,不僅與張愛玲的價值觀背離,也缺乏現(xiàn)代女性意識。電影的開篇講述了上海少女葛薇龍本來為了躲避戰(zhàn)亂來到上海,但因為變故,不得不借助姑媽的力量繼續(xù)留在香港讀書。姑媽是家族里的異類,早年嫁給有錢人做妾,丟盡了體面人家的臉面。但葛薇龍有自己的打算,她不管那么多,在姑媽寡居之后,選擇了投靠。她本來以為只要自己好好讀書,安心畢業(yè)就可以回到上海。電影的前半段,許鞍華費力展現(xiàn)葛薇龍的清純與無知,以此突出她日后遭遇的悲劇性。但許鞍華的改編顯然與張愛玲的原意千差萬別,全然不顧原著里葛薇龍早熟的心理活動,生生將一個本想把握自己命運的女性改造成了被動無知的少女。對比李安的《色,戒》,這部電影以大膽的情欲戲被人討論,也頗有爭議,但隨之時間的流逝,這部電影的價值也漸漸凸顯出來。李安不斷地將小說暗藏的情欲外化成視覺元素,以此展現(xiàn)出王佳芝的心理變化,讓她從無知少女成長為色誘漢奸的女間諜的道路變得更加可信。但在電影版《第一爐香》里,許鞍華卻在試圖不斷地在削弱葛薇龍的欲望,以至于讓她對喬琪喬的感情變化十分的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