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縣第二小學 黃丹
教學目標:
1、理解古詩,體會石灰歷經(jīng)艱辛卻不改變其本色的形象。
2、聯(lián)系詩人生平體會詩人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正義凜然的崇高品質?! ?/p>
重點:能用自己的話來解釋古詩。體會石灰歷經(jīng)艱辛卻不改變其本色的形象。
難點:聯(lián)系詩人生平體會詩人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正義凜然的崇高品質。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5分鐘)
1、同學們,在眾多詩人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最喜歡這位詩人?你能背誦這位詩人的一首詩嗎?
2、同學們背得真不錯!還記得老師教給你們的學習古詩的步驟嗎?(“一讀,二查,三想象”)今天咱們?nèi)匀话凑者@樣的步驟來學習明代于謙的《石灰吟》。
3、朗讀課題,順勢解題:“吟”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是吟誦、贊美的意思,“石灰吟”的意思就是“吟誦、贊美石灰”。如《游子吟》、《暮江吟》。這首詩還有個題目叫《詠石灰》,“詠”也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如《詠柳》、《詠鵝》。古代詩歌的體裁還有很多,感興趣的同學課外可以去了解一下?!?/p>
4、同學們,相傳《石灰吟》是于謙在少年時代創(chuàng)作出來的,少年于謙想透過這首詩抒發(fā)什么思想情感呢?讓我們走進詩歌,在讀中思考,在讀中去發(fā)現(xiàn)。
二、以讀代講,理解詩意:(10分鐘)
1、點名讀古詩,一讀正字音,二讀定節(jié)奏,三讀讀出韻。(押韻)
2、自主學習: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眲偛盼覀円呀?jīng)反復讀了好幾遍《石灰吟》了,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3、匯報學習所得,相機引導,了解石灰承受了哪些考驗。
4、引導學生反復品讀,體會石灰精神:
(1)千錘萬鑿
看著“千錘萬鑿”這四個字,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副怎樣的情景?在這個詞中,“千”和“萬”并不是指具體的一千一萬,而是形容很多。類似的詞語還有很多,誰來說幾個詞語:千( )萬( )
(2)烈火焚燒
石灰石經(jīng)過千萬次的敲擊錘打,歷經(jīng)千辛萬苦運出了深山,被放入土窯中去經(jīng)受烈火的焚燒。如果石灰石有表情會是怎樣的表情?如果石灰石會說話,它會說些什么?
(3)粉骨碎身
經(jīng)過烈火的焚燒,石灰石已經(jīng)變成渾身雪白的石灰,人們把它浸到水里,為了把潔白無瑕的顏色奉獻給人類,石灰承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折磨,你覺得這是怎樣的石灰?(頑強不屈、大公無私、英勇無畏、無私奉獻)
(4)石灰頑強不屈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在古詩中的哪兩個詞體現(xiàn)出來了?
A、理解“若等閑”
“若”是什么意思?“等閑”這個詞我們以前在《長征》這課中學過,它是什么意思?石灰把什么看成平平常常的事?
B、理解“ 渾不怕”
“渾”有幾種意思(出示“渾”字的解釋)你能根據(jù)字義組詞嗎?“渾”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詩中寫石灰對于什么全不怕?
5、教師小結:
同學們,這就是石灰,為了理想為了奉獻,它勇于自我犧牲。此時,你對石灰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感?(欽佩、敬佩、喜愛)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石灰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三、交流所“查”,體會感情:(10分鐘)
1、從詩中,我們感受到了詩人于謙對石灰的喜愛與贊美,但他又不僅僅是在贊頌石灰,他還借贊美石灰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在立下自己人生的誓言,那就是成為一個擁有石灰精神的人,這種寫法叫——“借物言志”。
2、同學們,在這首詩的字里行間可以看出詩人于謙立志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3、于謙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他是這樣想的,他又是怎樣做的呢?同學們課前去了收集于謙的相關資料,誰來說一說你對于謙的了解。
4、補充閱讀于謙的小故事《兩袖清風》,進一步了解于謙。
5、同學們,從我們剛剛交流的資料來看,于謙一生都在遵照自己的人生志向,嚴格要求自己。下面請同學們看到這道連線題,人們都說《石灰吟》這首詩是于謙整個人生的真實寫照,下面請同學們認真思考,想想每句詩對應了于謙哪個人生階段,完成下面的連線題。
千錘萬鑿出深山 寧死不屈,玉潔冰清的高大形象永存后人心中
烈火焚燒若等閑 少年立志,發(fā)奮苦讀,成為國家棟梁
粉骨碎身渾不怕 身在官場,從容不迫面對一切考驗
要留清白在人間 不畏強暴,視死如歸,不向惡勢力低頭
四、情境想象,升華感悟:(10分鐘)
1、確實,《石灰吟》一詩伴隨了于謙的一生,也見證了于謙的一生。下面
讓我們一邊朗讀,一邊想象,再次感受于謙的高尚情操。
一誦:少年抒懷
少年于謙,第一次寫下這《石灰吟》,他會意氣風發(fā)、豪情萬丈地高聲誦讀這首詩——點名讀,再齊讀。
二誦:為官感悟
多年后,于謙考取了功名,踏進了官場,同時他也感受到了官場的黑暗和腐敗。這時,他會想起這首詩,他會以堅定執(zhí)著、英勇無畏的語氣再次吟誦這首詩,來,齊讀——
三誦:臨刑陳詞
遭到惡勢力的陷害,于謙被昏庸的皇帝判為死刑。當于謙戴著腳鐐走上刑場,在這生命的最后時刻,他不后悔自己的一生,哪怕生命就要畫上一個句號。他昂著頭,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吟誦起這首《石灰吟》——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四誦:后世評價
于謙的一生如石灰一樣清白,他活著的時候心里裝的是國家是百姓,他死了以后,百姓把他裝在了心里,永遠地記住了他。每當想起于謙,人們總會想起他寫下的這首《石灰吟》——全班齊讀。
2、同學們,古往今來像于謙這樣的人物,有千千萬萬,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精忠報國的岳飛、視死如歸的文天祥、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周總理 )
五、拓展練習,學以致用:(5分鐘)
1、借物言志或借物喻人是古詩中經(jīng)常采用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想想下面的詩句贊頌的是什么精神?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
(2)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3)落紅【注釋:落花】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2、拓展閱讀于謙另一首詩《入京》,初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點名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不做過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