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劇《Last Friends》中,藍田美知留和及川宗佑是一對恩愛的情侶??墒?,從同居的那天,一切都變了。
宗佑懷疑美知留出軌,不聽美知留解釋,便突如其來地對她拳打腳踢。
都說家暴不是0就是100,從第一次家暴之后,美知留的噩夢就開始了。
回家晚了,被打。
給男客人剪頭發(fā),被打。
不聽男友的話,被打。
但是每當男友打完他,都會懺悔和討好,然后去接她下班。
美知留的朋友問:為什么你不離開這種人?
她說: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感受到愛,父愛,母愛都沒有,只有宗佑是真正愛自己的,只是有時候占有欲讓他很極端。
宗佑一直打著愛情的旗號把美知留揍得遍體鱗傷。他知道,美知留離開他無處可去。
感情上的控制,就像洗腦術,在這身體與情感的控制面前,一句“你為什么不離開?”顯得那么無力,還有些許指責的意味。
實際上,有時候被施暴者不是不離開,而是離不開。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家這個詞都意味著溫暖、安寧、溫馨,不管在外經(jīng)歷多少風風雨雨,只要一回到家,我們就能全身心地放松下來。
但是,對于一部分人來說,家卻與恐懼聯(lián)系在一起,在這個本該最安全的地方,一些人成為了拳頭下的受害者,成為了被實施家庭暴力的人。
理性看來,暴力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更別說本該給你關心、愛護的伴侶反而變成傷害你的人,面對這樣的另一半,離開本該是所有人的必然選擇。
但是事實上,有很多被害者卻一直處在家暴的環(huán)境中,遲遲不能離開。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有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實施家暴,他們可能認為,自己的另一半只是脾氣太大了,或者認為另一半正在遭受情緒的困擾,而自己是一個強大的人,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幫助自己的另一半走出心魔的人。這可以看作被害者主動不離開的原因。
但是實際上,被施暴者無法離開,還有很多被動的,她們自己無法控制的原因,也就是被施暴者可能“離不開”這種家暴的環(huán)境。
那么是哪些被動的原因讓他們離不開呢?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家暴產(chǎn)生的原因。
我們要知道,除了一些先天的原因之外,家暴的產(chǎn)生還與施暴者與被施暴者在童年時期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
首先,施暴者施暴的原因。
在一個家暴的案例中,施暴者S先生經(jīng)常毫無理由地突然打他的妻子。但是他自己報告說,他其實十分害怕自己的暴力。他聲稱自己很愛自己的妻子,他也覺得自己的家暴行為非?;奶?,很后悔這么做。
我們在隨后的訪談中發(fā)現(xiàn),他在一個嚴酷的、缺乏同情心的家庭中長大,父母經(jīng)常爭吵、打架。而在咨詢師談到是否作為孩子的他在爭取從未獲得的愛時感到憤怒和絕望時,他若有所思。他覺得這能夠解釋自己為何會產(chǎn)生暴力行為,因為暴力減輕了他自己的恐懼。
但是,在他的孩子出生后,他的情緒失控又一次出現(xiàn)了。
研究表明,嫉妒妻子對孩子的關注,是導致丈夫產(chǎn)生暴力行為的常見原因。
一項研究(Gayford,1975)發(fā)現(xiàn),在100位對妻子施暴的男性中有51位曾在孩提時期有被毆打的經(jīng)歷。有研究(Farrington,1978)發(fā)現(xiàn)許多暴力罪犯來自嚴酷、殘忍地對待孩子的家庭。
這項研究結果不是為施暴者開脫,而是更加警示了各位父母,不要再揚言”棍棒底下出孝子“,有可能你對孩子這種暴力的對待會讓他不得不變成一個更加暴力的人。
其次,一些被施暴者的特點。
有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被施暴的妻子都來自混亂的、經(jīng)常拒絕孩子的家庭,其中一些人在還是孩子時就經(jīng)常被毆打(Gayford,1975)。
這些經(jīng)歷可能促使她們在青少年時期就離開家庭,而年青的她們很可能與遇到的第一個男人(很多情況下這個男人也與她一樣來自這樣冷漠、混亂的家庭)建立關系,并很快懷孕。
對于那些還沒有準備好懷孕、而且自身就是焦慮型依戀(極度缺乏安全感且敏感)的女孩而言,照顧一個嬰兒會帶來許多問題。
同時,就像前面所說的,她們的伴侶同樣有著不幸的童年,發(fā)展出了極大的不安全感,所以她們對孩子的過度關注激起了伴侶的強烈嫉妒。這就是暴力會在代際間傳遞的原因之一。
那么,是什么讓這些存在家暴的家庭得以維系?為什么受害者要對施暴者不離不棄呢?
我們發(fā)現(xiàn),在大部分此類婚姻中,每一方都傾向于強調對方如何需要自己,而不愿承認自己多么需要對方。這種“需要”是他們渴望得到照料的需求。他們恐懼的大多是孤獨。
實際上,施暴伴侶中的雙方往往都深深地依戀著彼此,并且發(fā)展出一套控制對方、防止對方離開的策略。他們使用了很多強制性的方法。
自殺。施暴者可能會在被施暴者要離開時威脅自己要自殺。這種方法可以引起對方的關注,同時可能會引發(fā)對方的內(nèi)疚和憤怒,但是在短時間內(nèi)這些方法往往是有效的。
監(jiān)禁。施暴者可能會防止被施暴者離開而將他們監(jiān)禁起來。比如丈夫把妻子鎖在房間、把妻子的衣服鎖起來、保管所有的錢財、自己去購物等,以防妻子見到任何人。
毆打。被施暴者如果要離開很可能會遭到更嚴重的暴力行為。
沒有哪個被施暴者喜歡這些控制策略,但是有一些卻從中獲得了扭曲的滿足感。例如,一位女性用勝利者的語氣解釋說,她不希望和丈夫分開的原因是,她丈夫威脅說如果她敢離開,他就會把她逮回來。她堅稱丈夫也需要她。
所以,被施暴者離不開施暴者,很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其他更嚴厲的控制,而且被施暴者本身害怕孤獨,他與施暴者之間本身就建立起了扭曲的依戀關系,而當她身處其中的時候,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跳脫出這樣的關系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