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超喜歡正能量,時時都在強調(diào)正能量,每天都想給自己注入滿滿的正能量,而且也希望自己的正能量能夠被別人夸耀,希望自己的正能量能夠帶動周圍的人,自己從而成為周圍人的精神領(lǐng)袖。
正能量就像一針強心劑,早上起來打一針,晚上睡覺前還要打一針,工作時間要能量滿滿,休閑時刻還要能量滿滿,總之生活一切都要積極向上、向前推進,不能停歇、更不能后退,也不能表現(xiàn)出消極懈怠的態(tài)度。
悲觀就是負能量,說怪話、說反話就是負能量。贊美是正能量,貶低則是負能量,否定別人就是負能量,正確的方式就是贊美。高大上、偉光正就是正能量,任何說中國不好的話都是負能量,而說外國好等于就是貶低中國,那也算是變相的負能量。
強調(diào)正能量的人喜歡的口頭語是:一定要如何如何、必須如何、絕對肯定等等之類的修飾詞,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感動別人、改變別人。他們感覺自己的責任很重,所以看到別人的問題一定要指出來,并且希望別人按照自己的要求的去改正,他們一般都強調(diào)自己是口直心快,但都是為了別人的好,都有點修齊治平的大愛理想。
正能量的人反對悲觀,但當他們指出別人身上問題的時候,通常用的是更消極的結(jié)果來震懾對方,也就是用一種更加負能量的方式來對待人家的負能量,負負得正,好像是很有道理。但如果是正能量的人被別人批評或者被人說反對意見的時候,他就會覺得對方是負能量,是在削減自己的正能量,那是要不得的。所以正能量其實是一種自我感覺,是自己加上自己身上的一種感覺、一種標簽。
有些企業(yè)招聘員工的時候,通常問道你自我感覺有什么缺點嗎,對于這個問題,幾乎沒有哪個人會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毛病或者陰暗心理出來,因為一旦說出,就必然會被對方認為是負能量,必然會迅速改變對方給自己的評價。比如說如果一個應(yīng)聘幼兒教師的男生,說自己是個同性戀(就算他認為這是自己的一個缺點),作為面試官的女性會如何看待這個人呢,她還會錄用他嗎,結(jié)果是不言而喻的。那你說在這件事情中誰才是真正的負能量呢。
我們常說魯迅是正能量的化身,說他的反抗意志第一,說他的批評足夠尖銳。但如果你真正讀懂他的幾部小說的話,你會覺得他毫無正能量可言,他對于這個社會是完全失望的,他對于中國人也是完全失望的,不管是狂人、還是阿Q、或者是祥林嫂,他對于各種主義都很失望,包括左聯(lián)、包括中國的未來。他的吶喊很清楚地表達了一個主題,那就是你現(xiàn)在把年輕人喚起來了,但喚起又怎么樣呢,出路在哪里誰都不知道。他主張革命,但不是殺人的革命,他說的革命是不死人的那種,是創(chuàng)新,那你說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呢。
大家都說他的雜文批評力量很足,但它里面的內(nèi)容滿是對于社會的失望,也沒有指出解決之道。他不認為蘇聯(lián)那套是對的,他認為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是壓迫,同樣他也認為利用多數(shù)人來壓迫少數(shù)人同樣還是壓迫,還是不平等。所以從魯迅身上你看不到歌頌、宏揚等等偉光正的能量,相反卻是滿滿的負能量。
正能量的人對于負能量的人有一種鄙視心態(tài),而對于比自己更具正能量的人則是一種仇視心態(tài),因為在對方眼里,自己反倒成了負能量,等于是自己被完全否定了,所以怒火和反抗意識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了。正能量內(nèi)部的斗爭比起外部來說還要激烈的多,因為它就是一場精神權(quán)力的爭奪戰(zhàn)。
同樣是以信仰作為正能量的人,信佛的正能量就堅決否定信基督教、信伊斯蘭的或其他宗教的正能量,意識形態(tài)的正能量又把所有宗教能量都稱之為迷信?;浇虄?nèi)部的斗爭、佛教內(nèi)部的斗爭、伊斯蘭內(nèi)部的斗爭都比不同宗教之間的斗爭要劇烈的多。
越是覺得自己是正能量化身的人,就越容不下別人的絲毫異見,直到把別人完全收服,方才覺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所以正能量實際是一種為了實現(xiàn)自己目的的工具,把自己定義成正能量,同時也把他人定義成負能量,以便讓自己所有的行為都變得名正言順。就像現(xiàn)在的德國政治,以默多克為代表的基民盟,當初以無條件納入穆斯林移民作為正能量博愛精神的標桿,贏得了不少選民的支持,但問題是原先支持她政策的那些人,現(xiàn)在都改變了主意,變得不要博愛精神、變得自私起來了,原先的正能量都變成了負能量。而且他們認為,極右翼的那種自私主張才是符合他們現(xiàn)在利益的。
所謂正負能量都是以是否符合自己利益為標準,而且這個標準是隨時在變的,今天我支持你,明天我可以反對你。正負能量不是善惡的分界,不是對錯的分界,而是強弱的分界。
有正能量癖的人,目標就是要作強者,要別人認同他,要別人稱贊他,他的目標就是要追求優(yōu)越感、追求價值高點。只不過這種癖好常常是帶有情緒的,很容易激憤,而且喜歡盲從。
有正能量癖的人,通常不會感覺自己會犯錯,即便是釀成了什么錯誤,也會被自己當成是一種失誤,是自己一不小心造成的,總之得把主要責任轉(zhuǎn)嫁到別人身上。由于正能量這桿大旗的需要,他不會把自己陷入自責和反思之中,對于失敗的根源也并不想真正地去搞清楚,所以他也很難實現(xiàn)個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