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山海經(jīng)中單狐山之考證

原作者:任乃宏

昆侖玉與“單狐山”

任乃宏

(邯鄲學(xué)院趙文化研究中心,河北邯鄲  056005

  要:以《山海經(jīng)》及《穆天子傳》的具體描述與當(dāng)代地理、地質(zhì)、考古成果等相印證,確認(rèn)“北山經(jīng)”首山——單狐山——即今沙松烏拉山,亦即《穆天子傳》之“群玉山”?!皢魏健睘椤皢喂律健敝灐?/span>

關(guān)鍵詞:昆侖玉;單孤山;群玉山;沙松烏拉山;玉石之路;穆天子傳

引言

魔術(shù)一旦揭秘,謎底平淡無奇。學(xué)術(shù)研究似亦如此。當(dāng)大家對某一問題七嘴八舌、妙論迭出卻又互不搭界時,通常意味著距離真相尚遠。而一旦關(guān)鍵證據(jù)出現(xiàn),爭論就會歸于沉寂,問題的答案也隨之成為常識。就《山海經(jīng)》地理研究而言,盡管歷史漫長,參與者眾多,卻至今熱鬧依舊,似乎表明學(xué)術(shù)界仍未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鑰匙。筆者以為,無法突破的主因,在于未能準(zhǔn)確定位“古昆侖山”。猶如繪制地圖,雖大致知道各地與中心城市之距離和方位,卻唯獨不清楚中心城市的經(jīng)緯度,試問該如何下筆?其實,“古昆侖山”位置在《山海經(jīng)》中一清二楚,“河出昆侖”就是毋庸置疑的關(guān)鍵證據(jù)。可惜,古往今來的眾多學(xué)者對這一關(guān)鍵證據(jù)總是“疑神疑鬼”,遂致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更有甚者,以為《山海經(jīng)》所述乃想象之地理,不亦可嘆也歟?筆者以為,只要找準(zhǔn)了“古昆侖山”位置,破譯《山海經(jīng)》地理雖仍難言輕易,至少無須盲人摸象般亂猜一氣了。三年前,依托中科院青藏高原綜合科考隊的系列成果,筆者完成了《定位“古昆侖山”》一文。隨著認(rèn)識的不斷深入,又相繼完成了《“昆侖南淵”考》、《“泑澤”考》、《“舂山”考》、《“稷澤”考》、《“雁門”考》、《<</font>山海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地理考實》等系列論文,尤其是通過耙梳“北次三經(jīng)”諸山位置,發(fā)現(xiàn)了一個重要事實:《北次三經(jīng)》諸山皆在黃河以北,而《西山經(jīng)》首經(jīng)諸山皆在黃河以西。近日,筆者以上述發(fā)現(xiàn)為依托,再次審視《山海經(jīng)》,赫然發(fā)現(xiàn):《北山經(jīng)》首山——單狐山——的本字應(yīng)為“單孤山”,訛“孤”為“狐”者,不過是一個早期整理者的傳抄錯誤而已。

一、“單狐山”即今“沙松烏拉山”

《山海經(jīng)·西次三經(jīng)》: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時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水。……南望昆侖,其光熊熊,其氣魂魂。西望大澤,……北望諸毗,……東望恒山四成。[1]在《“稷澤”考》[2]一文中,筆者斷“槐江山”即今楚拉克塔格山,“丘時之水”即今楚拉克阿拉干河或其重要支流,“泑水”即今那棱格勒河,“諸毗之山”即今祁連山脈西端諸山。“至于‘東望恒山四成’,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蔀槔銮稹?,‘三成’者,‘三列’也,‘南支可可西里山、中支阿爾格山、北支祁漫塔格山’之謂也??煽晌骼飽|延為‘巴顏喀拉山’,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山’,祁漫塔格山東延為‘布爾汗布達山’,再加上南凸于祁漫塔格山與布爾汗布達山之間的‘沙松烏拉山’,豈非恰好四列![2]筆者以為,《北山經(jīng)》首山——單狐山——應(yīng)即今沙松烏拉山。理由如下:

翻開青海省地形圖[3],很容易即可發(fā)現(xiàn),由楚拉克塔格山東望:布爾汗布達山在北,博卡雷克山在中,巴顏喀拉山在南。惟有沙松烏拉山,南面,昆侖河將其與博卡雷克山隔開;東面,格爾木河將其與布爾汗布達山隔開;西面,紅水河、渾德倫河將其與楚拉克塔格山隔開;北面,為柴達木盆地邊沿。更加關(guān)鍵的一點是:四列山中,布爾汗布達山與祁漫塔格山的走勢一致,博卡雷克山與阿爾格山的走勢一致,巴顏喀拉山與可可西里山的走勢一致,皆為西北東南走向。惟有沙松烏拉山,既不與各山相連,又近西南東北走向。試問,古人若將其命名為“單孤山”,豈不是恰如其分。此其一。

據(jù)《北山經(jīng)》:北山之首,曰單狐之山,多機木,其上多華草。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水,其中多茈石、文石。[4]前知,“泑水”即今那棱格勒河。由格爾木市地圖可見,位于沙松烏拉山西北隅的渾德倫河的確沿西北方向注入了那棱格勒河。據(jù)公開資料:“那陵格勒河(南支)發(fā)源于昆侖山脈阿爾格山的雪蓮山,海拔5598米,源頭為冰川,以下13公里處河水匯入庫水浣,汛期水從東北流出進入戈壁灘,水流潛入地下,至戈壁灘東段河水又流出地面,東流10公里進入太陽湖,湖長約15公里,南面馬蘭山有大面積冰川分布。河水從太陽湖東側(cè)流出進入砂礫地,又東流8公里進入無名湖,湖北面布喀達坂峰為(青海)省境內(nèi)最高點,亦有大面積冰川分布。河水從無名湖東口流出,東行111公里進入峽谷后又稱紅水河,以下河道轉(zhuǎn)了一個大彎后轉(zhuǎn)為從南向北流。最大支流楚拉克阿拉干河(北支)匯入后,流向轉(zhuǎn)為從西向東,約23.8公里處渾德倫河匯入后,干流走向又轉(zhuǎn)為從西南向東北,穿越公路后水流分為多股流入東臺吉乃爾河,最終進入東臺吉乃爾湖。[5]筆者以為,渾德倫河應(yīng)即“古漨水”。此其二。

在《“泑澤”考》一文中,筆者討論過“東昆南離合帶”:“東昆侖南緣板塊的離合帶,東起瑪曲、瑪沁,向西經(jīng)阿尼瑪卿山主峰瑪積雪山、托索湖、東大灘、西大灘,沿東昆侖南麓繼續(xù)向西延伸,過鯨魚湖、木孜塔格,止于阿爾金斷裂南段的阿龍斷裂,全長約1500公里,寬約10~30公里?!ㄔ旰⒍趿旰?、星宿海、約古宗列盆地、昆侖山口、布喀達坂峰、木孜塔格峰等皆處于‘東昆南離合帶’上。[6]據(jù)青海地形圖可知,沙松烏拉山恰位于“東昆南離合帶”北側(cè)、黃河源頭的西北方向。前知,星宿海為河源大澤,以西就是“古昆侖山”。在《“稷澤”考》一文中,筆者亦斷“南次二經(jīng)”之首——柜山——即今“可可西里山”。由于沙松烏拉山位于“古昆侖山”之北,可可西里山位于“古昆侖山”之南,北面的恰為“北山經(jīng)”之首,南面的恰為“南次二經(jīng)”之首,當(dāng)非偶然。惟一合理的解釋是:“南山”、“北山”者,不僅以黃河為界也;在黃河以西,南、北之界限實為“古昆侖山”。此其三。

綜上,筆者以為,“單狐山”應(yīng)系“單孤山”之訛,非今沙松烏拉山莫屬。

二、沙松烏拉山亦即《穆天子傳》之“群玉山”

《爾雅·釋地》:“西北之美者,有昆侖虛之、琳、瑯焉。[7]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孔安國曰:、琳,皆玉名。瑯,石而似珠者。[8]今人皆謂“昆侖玉”即“和田玉”,殊不知,“昆侖玉”與“和田玉”實難分軒輊。李永廣《昆侖玉玩家必備手冊》:“昆侖玉具有與和田玉相同或相似的玉質(zhì)和觀感,它的重要理化指標(biāo)與和田玉的許多理化指標(biāo)基本接近,……昆侖玉具有與和田玉相同、相似的品種與顏色。白色、青白色、青色、黃色、碧色、墨色,傳統(tǒng)和田玉具備的顏色,昆侖玉都具備。……由于地質(zhì)學(xué)、礦物學(xué)標(biāo)準(zhǔn)與和田玉完全或基本相同,透閃石含量均達到90%以上,依照國標(biāo),它早就被國家正式命名為和田玉?!验_采的昆侖軟玉主要礦點有三處,均屬格爾木市。一是納赤臺(三岔河)玉礦,二是大(小)灶火玉礦,三是托拉海溝(當(dāng)?shù)厮追Q野牛溝)玉礦。……自格爾木市青藏公路南行120公里,到三岔口大橋下便道,向北行約13公里即可到達(三岔河)礦區(qū)。[9]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處礦點全在沙松烏拉山。

《穆天子傳》卷二:辛卯,天子北征東還,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天子于是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載玉萬只。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10]在《定位“古昆侖山”》[11]和《“舂山”考》[12]二文中,筆者斷“黑水”為今格爾木河,而位于沙松烏拉山南麓的“昆侖河”乃格爾木河之西支,亦即周穆王“封長肱于黑水之西河”中的“西河”。筆者以為,此處之“循黑水至于群玉之山”,應(yīng)即順昆侖河到達沙松烏拉山南麓的玉石礦點。至于穆王一行是到了三岔河或托拉海溝,自然不便斷言。不過,在托拉海溝南端有著名的“野牛溝巖畫”,其年代似與穆王在位之時期基本重合。

湯惠生《巖畫的時代分析》:在對青海地區(qū)巖畫的斷代方面,我們使用了綜合比較分析和微腐蝕直接斷代分析兩種方法,……野牛溝和舍布齊巖畫中車的形象首先是我們進行時代分析的主要依據(jù)之一。巖畫中車為兩輪單輿獨轅,輪輻為四根,兩匹馬挽車?!@種兩輪單轅戰(zhàn)車主要用于戰(zhàn)爭、運動以及狩獵儀式等。這種戰(zhàn)車在我國中原地區(qū)的流行時間為從殷商至戰(zhàn)國。甲骨文、金文中的車字與野牛溝巖畫中的車的形象幾乎完全一致?!ㄟ^微腐蝕斷代實驗所測定的青海巖畫的年代與我們以前運用綜合比較法所確定的青海巖畫時代基本上相同。[13]又,據(jù)湯惠生另一篇題為《經(jīng)歷原始——青海巖畫調(diào)查記》的文章介紹:“野牛溝四道梁是可可西里無人區(qū)的入口處,1988年以后,成為一處非常喧鬧的淘金地點?!?986年時,這里除了牧人外,闃無人跡,是一片自然生態(tài)保護極為良好的草原地區(qū)。……四道梁的周圍已有沙化的痕跡,然而刻鑿在四道梁南坡上的30余幅動物巖畫,卻默默地提醒我們這里曾經(jīng)有過繁榮的往昔。巖畫內(nèi)容有野牛、駱駝、馬、鷹、狗、熊等動物,此外尚有放牧、出行、狩獵、舞蹈等場景。根據(jù)微腐蝕方法測定,這里的巖畫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作品。這里彌足珍貴的一幅巖畫是眾人手拉手舞蹈場面,這與大通和宗日發(fā)現(xiàn)的著名的馬家窯彩陶上的舞蹈場面非常相似。巖畫以其最為直觀的形象告訴我們,公元前1000年的野牛溝定然是個生機勃勃的人類居住地。[13] 

關(guān)于周穆王的在位年代,夏含夷《從錄(見)簋看周穆王在位年數(shù)及年代問題》提供了如下說法:最近30年以來,有好幾位學(xué)者確認(rèn)了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的記載是指公元前899年的日食,可以作為西周中期年歷推算的基石?!d有完整年歷記載的穆王標(biāo)準(zhǔn)器還有二十七年《裘衛(wèi)簋》和三十年《虎簋蓋》,所指年歷與《錄(見)簋》的‘惟廿又四年九月既望庚寅’都一致,應(yīng)該屬于同一個年歷系統(tǒng)。……查張培瑜《中國先秦史歷表》,發(fā)現(xiàn)公元前933年九月以壬申為朔,庚寅為第19日,與‘既望’月相完全符合。同樣,公元前930年三月以己丑為朔,戊戌為第10日,與《裘衛(wèi)簋》所載‘惟廿又七年三月既生霸戊戌’的‘既生霸’一致,公元前927年四月以庚午為朔,甲戌為初五,與《虎簋蓋》所載‘惟卅年四月初吉甲戌’的‘初吉’也一致。三個標(biāo)準(zhǔn)器的年歷記載都如此一致,不應(yīng)該僅是出于偶然。從這三個年代上推,穆王元年應(yīng)該是公元前956年,在位不到40年。[14]

考慮到巖畫的斷代允許一定誤差,湯惠生所說的公元前1000年左右與夏含夷推定的公元前956年,是可以視為基本重合的。野牛溝巖畫中的車,或正是因周穆王的昆侖山之行而留下的記錄。又,據(jù)李永廣《昆侖玉玩家必備手冊》:“野牛溝玉礦的玉石多被鐵質(zhì)淡褐色的皮包裹,皮內(nèi)玉質(zhì)細白,故人們稱其為‘糖包白’?!前住F(xiàn)象實際上是玉本身的鐵質(zhì)長期氧化所致。[9]“茈”者,“紫”也。這種“糖包白”的玉石莫非就是所謂的“茈石”?筆者以為,周穆王在“群玉山”所采之玉當(dāng)為夏商周三代昆侖玉之正宗,至于后來居上之和田玉,不過是漢代以后才喧賓奪主而已。

三、“玉石之路”管窺

“玉出昆岡”與“河出昆侖”的相遇,為近年頗為熱鬧的“玉石之路”討論提供了新視角。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曾出土大量玉器。據(jù)申斌《“婦好墓”玉器材料探源》:“‘婦好墓’一次出土的玉器就有755件,……有關(guān)殷墟玉器的質(zhì)料,1949年以前,李濟先生對當(dāng)時出土的61件標(biāo)本作過比重和硬度分析,認(rèn)為‘沒有一件夠得上硬玉資格’?!?,考古工作者又請有關(guān)單位對‘婦好墓’出土的一部分玉器約300件加以初步鑒定。鑒定結(jié)果大部分也均為軟玉。認(rèn)為其中青玉較多,白玉較少,青白玉、黃玉、墨玉、糖玉更少,并推測都是新疆玉?!覀兘陙韺挼橛?、新疆和田玉、遼寧岫巖玉、南陽獨山玉、東陵石等礦巖標(biāo)本不僅作了化學(xué)全分析,而且用發(fā)射光譜和原子吸收光譜做了微量元素分析,以求通過特征微量元素、化學(xué)成份對比分析和相關(guān)判別,尋找殷墟‘婦好墓’出土玉器材料來源的信息,……通過以上分析研究,我們認(rèn)為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材料產(chǎn)地在新疆和田是有科學(xué)依據(jù)的。[15]筆者以為,由于“和田玉”與“昆侖玉”難分伯仲,“婦好墓”玉器材料取自沙松烏拉山的可能性亦無法排除。周穆王的不遠萬里西行“攻玉”,或許正是王室的“傳統(tǒng)”之一。

華夏民族的玉文化有著深遠的傳統(tǒng)。張尉《從<詩經(jīng)>、<楚辭>看中國古代玉文化》:“《詩·商頌·長發(fā)》:‘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瘬?jù)高亨注,球是圓玉?!Y器的等級規(guī)格,還要根據(jù)器物的尺寸大小和玉質(zhì)優(yōu)劣?!吨芏Y·考工記·玉人》:‘鎮(zhèn)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命圭九寸,謂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謂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謂之躬圭,伯守之?!熳佑萌?,上公用,侯用瓚,伯用埒。’《說文》釋曰:‘瓚,三玉二石也,從玉,贊聲。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楚辭·九歌·湘夫人》:‘白玉兮為鎮(zhèn),疏石蘭兮為芳。’王注:‘以白玉鎮(zhèn)坐席也。’……玉的高貴含義,并以之來表身份尊卑,既是由它的天然屬性和珍罕所生發(fā)的,也是特定的上層社會意識和歷史條件的產(chǎn)物,政治禮儀性構(gòu)成了古代玉文化的其中一個核心內(nèi)涵。[16]顯而易見,《穆天子傳》所載周穆王“昆侖攻玉”絕非空穴來風(fēng),確有歷史依據(jù)。

又,唐啟翠《“玉石之路”研究回顧與展望》:“‘西玉東輸’是目前‘玉石之路’實地考察和研究的主導(dǎo)方向?!吞镉褚云洫毺氐挠褓|(zhì),不僅居世界諸多透閃石玉之冠,成為華夏王權(quán)最青睞的寶物和君子玉德的最佳表征,而且造就歐亞大陸最早、最久、最長的政治、文化及商貿(mào)交流大動脈‘昆山玉路’。……‘昆侖玉’明確見諸古籍載錄的時代早于漢張騫鑿?fù)ㄎ饔蚪z路,而與周秦戰(zhàn)漢用玉實踐相吻合。戰(zhàn)國楚屈原《楚辭·九章·涉江》中有‘吾與重華游兮瑤之圃,登昆侖兮食玉英’,秦丞相李斯上秦始皇《諫逐客書》中言‘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呂氏春秋·重己篇》、《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等均有載,尤其是從汲冢出土竹簡整理而成的《穆天子傳》,不僅載有詳細的周穆王于前963年西巡昆侖路線,而且對西征目的和收獲即‘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載玉萬只’描述甚為詳細。經(jīng)考證周穆王西巡往返路線正是古代‘玉石之路’的線路,而且與新石器時代北方細石器文化分布相吻合,也同戰(zhàn)國時代蘇厲給趙惠文王信中所講的玉路相吻合?!囀缙荚趯ε_北故宮博物院藏新石器時代玉琮32件、工具、武器和禮器36件,以及與神木石峁玉器同類者等測試后認(rèn)為,和田玉運輸?shù)街型恋臅r間,可能要提早至新石器時代中期?!笮婕坠俏摹∮裼谫摺ⅰ饔瘛c《周易》‘高宗伐鬼方’等史跡片語的印證,讓不少學(xué)者確信商代和田玉沿著‘遠古開辟的玉石之路,源源輸入殷王室,成為王室之寶?!?009年安陽殷墟博物院和中國科學(xué)院的聯(lián)合檢測,雖然依舊不能完全確認(rèn)婦好墓出土的玉器是否源于和田,但綜合考察的結(jié)果,也不能排除特別精美的玉器源于和田玉料的可能。[17]

在《舂山考》一文中,筆者大致勾勒出了周穆王由“河源”到“格爾木”所行路線及對應(yīng)地名:自扎陵湖、星宿海經(jīng)今青海曲麻萊縣麻多鄉(xiāng),西南向穿巴顏喀拉山至秋智鄉(xiāng),轉(zhuǎn)西向經(jīng)色吾溝至葉格鄉(xiāng),轉(zhuǎn)西北至曲麻河鄉(xiāng),沿楚瑪爾河西北向至不凍泉,西向經(jīng)鹽湖、海丁諾爾至庫賽湖,西北向至布喀達坂峰,東北向沿楚拉克阿拉干河谷至那棱格勒河谷,轉(zhuǎn)西北向至今新疆若羌縣祁曼塔格鄉(xiāng),西北向繞阿雅克庫木湖至且末河源頭一帶,原路返回祁曼塔格鄉(xiāng),沿那棱格勒河谷經(jīng)布倫臺至烏圖美仁、格爾木。

在確認(rèn)“群玉山”即今沙松烏拉山后,結(jié)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已可對穆王西巡之路線形成較為完整之概念:南鄭(今陜西華縣)出發(fā),在今河南陜縣至潼關(guān)一帶北渡黃河入山西境。在今山西平陸境翻越吳坂至鹽邑(今山西運城),出太行八陘之滏口陘至今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元寶山(蠲山),沿滏陽河?xùn)|行至磁縣北渡漳河,經(jīng)邯鄲至邢臺。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一語推斷,“觴天子于盤石之上”者非邢侯莫屬?!靶虾睢闭撸靶蠂眹?,都邢臺。由邢臺北至井陘(钘山),西出娘子關(guān)(钘山之隧)至滹沱河畔,北登五臺,會犬戎于大沙河畔(當(dāng)水之陽),出雁門關(guān)(隃之關(guān)隥),經(jīng)今山西大同(焉居禺知之平),北出內(nèi)蒙豐鎮(zhèn)至涼城岱海(滲澤),西行至河套(陽紆之山),沿黃河西岸經(jīng)今賀蘭山(黃之山)東麓南行,東渡黃河至甘肅臨洮,西行至臨夏渡黃河入今青海境,經(jīng)民和、樂都、西寧、共和、興海,出花石峽至河源。限于篇幅,有關(guān)考證此處不再展開,另文將予專述。

四、余論

文已寫就,隨手翻閱清·孫詒讓《札迻》,見卷三“《山海經(jīng)》郭璞《注》”條有如下內(nèi)容:“‘《北山經(jīng)》之首,曰單狐之山’,郝云:‘《玉篇》、《廣韻》孤山’。[18]須知,《玉篇》為南朝·梁·顧野王撰,《廣韻》為北宋大中祥符年間之官修韻書。無疑,當(dāng)代通行本之“單狐山”至少在宋代仍作“單孤山”。郝懿行得其實矣。孫詒讓以“單狐山”為洛陽南一百五十里處之“憚狐聚”,且謂“古《(山海)經(jīng)》本多訛互,不足深校也。[18]誤矣。

又,古玉界皆知“和田玉”以籽料為貴,而“昆侖玉”以山料見長?!吨芏Y》言“天子用全”,長達一尺二寸的純玉鎮(zhèn)圭似非山料無以克當(dāng)。據(jù)此,則周穆王在“群玉山”攻取之“玉版三乘”即制作天子鎮(zhèn)圭之玉料,實不言而自明。

綜上,筆者以為,今本《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之“單狐山”為“單孤山”之訛,“單孤山”即《穆天子傳》之“群玉山”,亦即今沙松烏拉山,可確定無疑矣。

參考文獻:

[1]方韜譯注.山海經(jīng) [M].中華書局,2011:47.

[2]任乃宏撰.稷澤考 [J].殷都學(xué)刊,2016(4).

[3]星球地圖出版社編.青海省地圖集 [M].星球地圖出版社,2009:004-005.

[4]方韜譯注.山海經(jīng) [M].中華書局,2011:67.

[5]百度文庫.那棱格勒河水電站.

[6]任乃宏撰.泑澤考 [J].文物春秋,2015(5).

[7]關(guān)永禮主編.白話十三經(jīng) [M].濟南出版社,1994:2056.

[8]漢·司馬遷著.史記 [M].中華書局,1959:67.

[9]李永廣著.昆侖玉玩家必備手冊 [M].中國書店,2014.

[10]張耘點校.山海經(jīng)·穆天子傳 [M].岳麓書社,2006:212213.

[11]任乃宏撰.定位“古昆侖山” [J].群文天地,2012(5).

[12]任乃宏撰.舂山考 [J].河北工程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5(2).

[13]湯惠生著.青藏高原古代文明 [M].三秦出版社,2003.

[14]夏含夷撰. 從錄(見)簋看周穆王在位年數(shù)及年代問題 [J].中國歷史文物,2006(3).

[15]申斌撰.“婦好墓”玉器材料探源 [J].中原文物,1991(1).

[16]張尉撰. 從<詩經(jīng)>、<楚辭>看中國古代玉文化 [J].上海博物館集刊,2002(0).

[17]唐啟翠撰.“玉石之路”研究回顧與展望 [J].上海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3(6).

[18]許嘉璐主編.孫詒讓全集·札迻 [M].中華書局,2009:106.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揭開《穆天子傳》的秘密
卷三十八 ◎地部三
從文學(xué)作品里營救出來的史書《穆天子傳》卷二譯文和說明
印有神跡的玉——電視專題片《祁連玉的故事》腳本
《穆天子傳》辨真------《山海經(jīng)》系列研究
[轉(zhuǎn)載]昆侖丘,西王母,軒轅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