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元 文/繪
蘇州人很愛香椿,但專門種它不多,就顯得稀少。有許多人把它的嫩芽當作春天的使節(jié),有人說“一口香椿,一口春天”,不吃到它就好像沒有過這個春天似的。想想蘇州春天有碧螺春茶葉,有青團子、烏米飯、酒釀餅,有河豚魚、刀魚、螺螄、塘鱧魚和甲魚,有春筍、馬蘭頭、枸杞頭、薺菜、春韭……美味層出不窮,嘗鮮完全來不及,何必對香椿頭情有獨鐘呢?
旅居美國的教授、作家蘇煒2005年寫過一篇隨筆《香椿》,其中說到,一瓶泡菜、一包茶葉、一叢竹子、一枝牡丹都可以勾動人的鄉(xiāng)思,但是,“幾乎沒有什么東西,比香椿,更帶鄉(xiāng)土氣息而更顯得彌足珍貴的了。我本南方人,香椿的滋味是到了北方做事時才開始品嘗領略。那時候就知道,此乃掐著時辰節(jié)氣而稍縱即逝的稀罕美味……這些年客居北美,看著妻子時時為香椿夢魂牽繞的,不惜托京中老父用鹽腌漬了再塞進行李箱越洋帶過來;身邊的朋友,為養(yǎng)活一株萬里迢迢從航機上'非法偷帶入境’的香椿種苗而殫精竭思的樣子……”在另一篇文章里,他講起客居美國的張充和曾經(jīng)送過自己一大捧香椿芽苗,“嫩紅的芽根兒還滴著汁液,水嫩的芽尖尖裊散著陣陣香氣,抖散開來,簡直就是一大懷抱!——這不是做夢吧?這可是在此地寸芽尺金、千矜萬貴的香椿哪,平日一兩截兒就是心肝寶貝,老太太順手送你的,就是一座山!”
背后的細節(jié)可以推想,張充和隨夫去異國后,蘇州生活對她還是有很深的影響,包括春天吃香椿。但是國際慣例,任何國家都不允許將外國植物擅自帶進國門,生長于蘇州但在南京工作的弟弟,可能是考慮到姐姐愛吃香椿,利用專業(yè)之便,將多株香椿苗帶到了哈佛大學她姐姐家里栽種,姐姐既可以自己吃,也可作為禮物贈送同好。姐姐吃到香椿,多少也是慰了她的鄉(xiāng)愁。
香椿是一種分布比較廣泛的樹,從海邊的山東到西北的陜甘……處處有吃香椿芽的食俗,吃法也大致差不多,但對香椿的熱愛和悠悠之情都差不多,寫下的都是有溫情的文字。蘇州人確實喜歡吃香椿,感覺不吃香椿對不起春天似的,偏偏蘇州以前種香椿很少,零星有之,但沒有香椿產(chǎn)業(yè),不知農(nóng)民為何不肯多種?可能是產(chǎn)量太少吧,在蘇州這個地方,從收益角度考慮有點劃不來。
我出生于1950年代,記事時已經(jīng)是人民公社歲月了。那時國家主要抓糧食生產(chǎn),滿足全國人民的肚子需要,這是最關緊要的大事,其次是棉花(工業(yè)原料),再其次是養(yǎng)豬,還要種油料作物、種桑葉(工業(yè)原料),少量的田要種產(chǎn)量高的大路貨蔬菜供應城市。給市民供應香椿頭?可以很肯定地說,從來沒有考慮過。我印象中,辛勞的母親最喜歡吃香椿頭,但大部分年份沒有吃到,有時就在南貨店里買腌香椿,做吃粥菜。不過這東西死咸,看著幾十年不變的散裝有時會納悶:“為何產(chǎn)地不加工成瓶裝油燜香棒芽拿出來賣呢?”
母親有時帶回家一株兩株香椿嫩芽,不知從哪獲得的,因為那時人們會輾轉(zhuǎn)相贈??此肋h疲憊的臉上難得浮出開心,我也很高興。有時她還會對我外祖母鄭重又鄭重地關照:“姆媽,這香椿頭先熬油,拌豆腐吃吧……起油鍋不要太旺,葉子嫩,容易焦,要葉梗先下,葉梗頭要切得細一點,這樣香味才能全出來……明年再香椿頭油拌面吃……雞蛋炒香椿,估計要等到小格(指我們兄妹四人)全部出山(指參加工作),才買得起呢……”
香椿頭炒雞蛋是最多的吃法,此菜上桌,椿香撲鼻,再看盆中,蛋塊金黃,與墨綠色椿芽末結(jié)合在一起,吃時感覺嫩、鮮、香,十分好吃。但說來奇怪,真正入得了蘇州菜譜的卻不是此菜,而是香椿頭拌豆腐,不僅鮮美,而且顏色也好看,為蘇州名饌。業(yè)內(nèi)人士說,香椿可做菜,又可用作調(diào)味,香椿頭拌豆腐實際上是一道香椿味的豆腐菜,和蔥油拌豆腐有得一比,但身價更高。
正如有人在網(wǎng)上說的:“沒有香椿頭的春天,對蘇州人來說是不完美的!”蘇州人吃的香椿頭,就是香椿芽,以本地香椿第一茬、紫紅色嫩芽為上品,嫩而香氣濃郁,在蘇州人眼里為香椿芽上之上者;第二茬的香椿芽梗老葉綠味淡,質(zhì)量較次。
到春天時,有農(nóng)民進城,小籃子里有三四五把香椿頭,每把三四五根,用稻草扎好,上蓋一方白手巾。1974年的一個春天,我在大儒巷口的平江路看見有人提籃賣這香椿頭,全是紫紅芽,而且是剛采下來的,容光煥發(fā)的樣子,手巾只是撩開一角,露出它的精神和靚麗,真是極品?。∽屑氁豢?,賣的人是倉街虹橋浜那里的住戶,有點面熟,大概院子里種有一株兩株香椿,采了自己不舍得吃,悄悄拿出來賣。她東張西望,說話輕聲,神情緊張,好像在做賊。記得她每扎香椿約一兩多,賣五角錢,大致是二三十斤蠶豆或三四十斤青菜的價錢。
現(xiàn)在香椿芽仍然是蔬中貴族。2019年的香椿剛上市(外地運到蘇州來的客貨),經(jīng)過路上散逸,其味已是甚淡(或說來自廣西甚至越南,那里的香椿味淡。不知確否。)帶稻草一起稱算,以兩(50克)計,每兩8元,差不多十五六只雞蛋的價格。所以有人嘆息道,看起來現(xiàn)在香椿頭最多一年只好吃一次煞煞饞了……
原先香椿芽不過是一種點綴春天餐桌的時令細菜,說它營養(yǎng)豐富也罷,不豐富也罷,無非吃個春天的味道應應景,不吃香椿,就好像春天從門外走過去了。但有人說了,香椿樹里亞硝酸鹽含量多,不宜多吃,要吃也要先用開水燙過。雖然先輩們不會知道香椿含些什么,但至少在清代就已有人提出,香椿樹芽要用水焯過后吃……
不過也不要緊張,香椿芽的時間很短,一年里也就吃這么幾天,一個人一次也不過吃零點幾兩,一春里總共能吃多少?會對身體產(chǎn)生多少不良影響呢。如果吃得多,那就開水燙個50秒,亞硝酸鹽會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