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亦畬宗師
太極拳史學研究的發(fā)端之作
李亦畬《太極拳小序》集解(一)
李新方
【原文】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后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shù)人。我郡南關楊某,愛而往學焉,專心致志十馀年,備極精巧,旋里后,市諸同好。母舅武禹襄見而好之,常與比較,伊不肯輕以授人,僅能得其大概。素聞豫省懷慶府趙堡鎮(zhèn)有陳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過而訪焉,研究月馀,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予自咸豐癸丑,時年二十馀,始從母舅學習此技,口授指示,不遺馀力。奈予質(zhì)最魯,廿馀年來,僅得皮毛,竊意其中更有精巧。茲僅以所得筆之于后,名曰《五字訣》,以識不忘所學云。光緒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謹識。
李亦畬《太極拳小序》并書
李亦畬《太極拳小序》并書
【解曰】自太極拳從河北永年縣傳世后,太極拳史學研究也隨之展開,對于太極拳的最早起源,近二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爭論不休,而李亦畬這篇《太極拳小序》為太極拳史學研究的發(fā)端之作,當然也是經(jīng)典之作,在李亦畬光緒七年(1881)手訂拳譜的封面“太極拳論”的下方有小字“后附小序”,說明此篇是非常重要的,是最重要的太極拳史料文獻,其中的基本觀點、結論和研究的基本原則、方式方法,都被二百年來的歷史發(fā)展證明,并將繼續(xù)證明是正確的。
李亦畬手訂太極拳譜
特別是開篇第一句話“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也就是太極拳的最早起源問題,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各種不同觀點誰也不能說服誰,似乎已成為太極拳史學研究永恒的主題。此篇后題有“光緒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謹識”,即作此小序的時間為清光緒七年、夏歷辛巳年八月二十六日(1881年10月18日)。
而在此前傳出的初稿,是由李亦畬的姨甥馬同文(馬印書)在李亦畬家抄錄的,題曰“丁卯端陽日亦畬李氏識”,即寫作時間為同治六年、夏歷丁卯年五月初五(1867年6月6日)“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作“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
前后的改動之處說明,“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的說法,在李亦畬寫作《太極拳小序》之前已經(jīng)約定俗成,但作為學術研究,還需要找到可信的史料文獻作為依據(jù)進行論證,但后來一直沒有找到,到最后定稿時仍感覺證據(jù)不足,只能以“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作為最后結論,但“太極拳始自宋張三豐”這一對太極拳起源的最早說法,至今仍為大多數(shù)太極拳派傳人所宗,且多有發(fā)揮,新的各種說法也越來越多。
其他說法主要有:太極拳出自王宗岳?!肚迨犯濉ぞ砦錙五·列傳二九二·藝術四》(1928年定稿):“清中葉,河北有太極拳,云其法出自山西王宗岳......至清末,傳習者頗眾云”,這是太極拳見于正史的最早記載。另有王宗岳發(fā)明太極拳之說,見于1930年出版的姜容樵、姚馥春合編《太極拳講義》:“清初太極專家王宗岳,發(fā)明太極長拳,并著拳論,始有長拳、十三式之別”。
《清史稿》(1928年定稿)
王宗岳傳太極拳。此說即王宗岳傳蔣發(fā),蔣發(fā)傳陳溝陳長興,1943年夏《北平晨報》載《王矯宇訪問記》,述王宗岳收蔣發(fā)為徒之事甚詳,王矯宇為楊班侯的弟子,謂此事“聞之祿禪先生”。另據(jù)杜元化《太極拳正宗·太極拳溯源》,蔣發(fā)首傳太極拳于河南溫縣趙堡鎮(zhèn)。杜元化,字育萬(1869—1938),河南省河內(nèi)縣(今沁陽市)尚鎮(zhèn)義莊人。
王宗岳是“托名”。此說見于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太極拳源流之謎》一書收錄的康戈武文章:“王宗岳一名是一個查無其人的托名符號”,“一而再地考察,都找不到山右王宗岳實際存在的依據(jù)。顯而易見的是,山右王宗岳僅僅是出自武禹襄一人之口的人名符號。王宗岳沒有實際存在的可能”。
唐許宣平傳太極拳,與南梁程靈洗創(chuàng)太極拳。民初宋書銘傳出《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其遠祖宋遠橋著),稱其家傳太極功“授自唐代于歡子許宣平”,“又名長拳者,所云滔滔無間也??偯珮O拳三十七式”。又云“程氏太極拳術,始自程靈洗(梁元帝時人)”。
《太極拳釋義·宋氏太極拳源流支派論》
明陳溝陳卜創(chuàng)太極拳。此說最早見于1933年開封開明印刷局出版的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明洪武七年,始祖諱卜耕讀之馀,而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曰太極拳”。
陳溝第九世陳王廷創(chuàng)太極拳。此說出自唐豪1935年發(fā)表的《太極拳根源》等。唐豪根據(jù)陳溝陳氏家譜中,第九世陳王廷注有“陳氏拳刀槍創(chuàng)始之人也”,以及長短句中有“悶來時造拳”之句,再根據(jù)陳長興注有“拳師”,陳耕耘注有“拳手”,而兩人都是太極拳家,得出結論“就這個互證來看,足以說明家譜所注王廷創(chuàng)造的陳氏拳,即為太極拳”。
軒轅黃帝創(chuàng)太極拳,張三豐傳太極拳。據(jù)稱楊祿禪師之弟子王蘭亭以師兄名義所傳授的師弟李瑞東,曾寫一《序》云:“太極拳術始于軒轅黃帝,因在常山偶見蛇鵲之戰(zhàn),藉蛇纏鵲躍戰(zhàn)斗之機,悟理想義,由此而發(fā)明太極拳術。歷圣相承,迨至宋元,張三豐先師撫無極、太極、八卦錯綜之義,陰陽相推之理,五行生克之情,八門變化之機擴而充之,衍成各種太極拳術。至此,本門拳術始大盛矣,實為武術中內(nèi)家嫡派......”。又稱,“軒轅黃帝于常山觀蛇鵲相斗,而創(chuàng)八面熊掌……即后來的太極拳”。(待續(xù))
黃帝大戰(zhàn)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