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度適宜、方法得當、安排合理”的運動有益健康,已被當今越來越多的練功者所認可、接受。然而,有些人同樣運動適時定量,方式得法,但始終未練功之益,反而被一些疾病纏身。追其原因,這多與練功運動后違背科學的做法有關。因此,練功運動后人們應注意到以下幾個方面:
1.不宜蹲坐休息。健身運動后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使下肢血液回流,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產生重力休克或猝死。因此,每次運動結束后應調整呼吸節(jié)奏,步行甩臂,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臟,以利還清“氧債”,并加快恢復體能、消除肌體疲勞。這是是最基本的常識。
2.不宜驟降體溫。不要圖涼快用冷水沖頭,均會使皮膚緊縮閉汗而引起體溫調節(jié)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風寒痹痛的發(fā)生。還有可能更嚴重。
3.不宜貪吃冷飲。運動往往使人大汗淋漓,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后總讓人有口干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然而,此時人體消化系統(tǒng)仍處在抑制狀態(tài),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的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嘔吐,并誘發(fā)腸胃道疾病。
4.不宜立即吃飯。運動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神經系統(tǒng)中管理肌肉活動的中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tǒng)活動的抑制性影響。它需在運動結束后經2 0 —4 0 分鐘以后才能恢復。如果急忙吃飯,將會增加消化器官的生理負擔,引起功能紊亂,嚴重者甚至造成眾多的疾病。
5.不宜馬上洗熱水淋浴。健身運動后,如果立即洗熱水淋浴,是有一定危險的。因為運動時體內大量血液分布在四肢及體表,一旦運動停止,增加的血流量還要持續(xù)一段時間。若這個時候洗熱水淋浴,就會增加皮膚內的血流量,導致血液過多地進入肌肉和皮膚,結果會引起人體的兩大主要器官—心臟和大腦的供血不足。
6.不宜“省略”放松整理活動。實踐表明,放松性的整理活動不僅可使運動者的大腦皮層興奮性及較快的心跳、呼吸頻率,通過適宜的放松徒手操、步行、放松按摩、呼吸節(jié)律放松操等恢復到運動前的安靜狀態(tài)。而且,放松整理活動有助恢復肌肉的疲勞感,減輕酸脹不適,并有助避免運動健身后頭暈、乏力、惡心、嘔吐、眼花等不良生理反應。故此,積極有效地完成健身運動后的放松整理活動應視為健身運動本身所必不可缺的重要內容之一。
7.不宜大汗淋漓時游泳。一方面當運動后大汗淋漓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fā)。此時游泳,毛細血管會因冷水刺激而驟然收縮,迫使血流減慢,身體的抵抗力降低,病菌病毒會乘虛而入,致人生??;另一方面肌體大量排汗后,加速喪失體內電解質、糖元、水溶性維生素,一旦肌肉受到冷水的刺激,以致肌肉興奮性增高而引起肌肉痙攣致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8.不宜補充純水。運動中不宜喝水過猛。如果喝水過猛,會引起胃部肌肉痙攣、腹痛等癥狀,應該在劇烈運動后間隔幾分鐘再適當的補充水分。純水中幾乎不含人體出汗排出的鹽分及礦物質等。人在高溫下進行劇烈運動時,身體大量出汗,造成機體里水分和鹽類丟失。若大量飲水而沒有及時補充鹽分,血液中的氯化鈉濃度就會降低,肌肉興奮性增高,易引起肌肉痙攣和疼痛。因此在訓練前,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在運動時注意全身各肌肉群交替進行活動,避免僅運動局部肢體,使局部肢體負荷過重。
9.不宜大量吃糖。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后覺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為運動后多吃甜食有好處,其實運動后過多吃甜食會使體內的維生素B1大量被消耗,人就會感到倦怠、食欲不振等,影響體力的恢復。因此,劇烈運動后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如你運動后愛吃甜食則更應多吃蔬菜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