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上 下
(2016-11-15 08:02:06)
標(biāo)簽: | 分類: 漢字趣談 |
第十一篇:與空間方位有關(guān)的漢字
上
【說文解字】
上,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
【漢字趣談】
“上”是個(gè)指事字,其甲骨文字形是下面一條弧線表示地面,弧線之上有一短橫,表示在地面之上。金文字形中,把表示地面的弧線拉直,上面的一短橫,也是表明在地面之上的意思。“上”的本義是表示方位的,即指上邊、高處。“上”由上面引申指高位、君主、尊長。如《史記·高祖本紀(jì)》:“人告楚王信謀反,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意思是說,有人上書告發(fā)楚王韓信謀反,高祖問左右將領(lǐng)該怎么辦,將領(lǐng)們都躍躍欲試要攻擊他。“上”與“尚”同音,所以有時(shí)“上”用作“尚”字的假借字使用,表示尊崇、崇尚的意思。如《史記·秦始皇本紀(jì)》:“上農(nóng)除末,黔首是富。”其中“上”就表示崇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崇尚農(nóng)業(yè)而革除商業(yè)等,老百姓也就富裕起來了。
“上方劍”也稱“尚方劍”,是指中國古代皇帝藏在“尚方”的劍,在漢代稱尚方斬馬劍,明代稱尚方劍,在戲劇和小說中一般俗稱其為“尚方寶劍”,是專管供應(yīng)制造皇帝所用器物的官屬名。尚方劍本為斬馬劍,非常鋒利,可以斷馬,由于藏在尚方,便俗名為“尚方寶劍”,從漢代就已經(jīng)開始有了。據(jù)《前漢書》載:朱云上書皇帝就曾說“臣原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余。”明代劉伯溫也說過:“先封尚方劍,按法誅奸贓。”可見持有尚方寶劍的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先斬后奏之特權(quán)。但這樣先斬后奏也必須按法行事,不能胡來。“上”引申作動(dòng)詞用時(shí)指向上走、前往。如“上學(xué)”、“上街”、“更上一層樓”等。又引申指添加、安裝。如“上貨”、“上油”、“上螺絲”等。
下
【說文解字】
下,底也。指事。
【漢字趣談】
“下”是個(gè)指事字,其字形與“上”字正好相反。甲骨文字形的上面是一弧線代表地面,下面的一小短橫是個(gè)指事符號(hào),表明在地面之下。“下”的本義是表示方向,也表示底部、低處。如《史記·李將軍列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下”引申指地位低下。如柳宗元《封建論》:“使賢者居上,不賢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又可引申指從高處到低處、去往。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用作動(dòng)詞,還可引申指攻陷、攻克。如李白《梁甫吟》:“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又引申指離開、退出、退讓、除下。如“這里沒你的事了,下去吧”,“下了敵人的槍”。“下”由本義引申為放下架子。如成語“禮賢下士”,指放下架子尊重和結(jié)交有才華的人。在古書中常見“下第”一詞,一般來說“下第”就是“下等”或“劣等”的意思。可是《柳毅傳》里“應(yīng)舉下第”中的“下第”是“落第”的意思,也就是說考進(jìn)士沒有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