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瀾教人做五香花生,方法倒也尋常,無外乎加五香藥材猛火煮之。要點在于他反復(fù)強調(diào):“記得只拿一小碟上桌,等客人吃不夠要求時,再出一小碟……兩碟為限度。不管他們再三哀求,也不能心軟?!边@老饕,真是深諳烹飪之道:菜品好不好吃,有時不僅關(guān)乎廚藝,更在于心理。再美味的菜肴,讓你天天吃、頓頓吃,也要生厭。德國諺語說“饑餓是最好的廚師”,還真是這樣。
第一次去麗江,下了飛機就去吃當(dāng)?shù)刂呐D排骨,滿滿的一大盆,飄著濃郁的肉香,倒是好吃,只是量也忒大,吃完這一盆,一個星期里聞著肉味就反胃,去吃火鍋都不敢涮肉,好在云南盛產(chǎn)各種菌類,不愁少料下鍋。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次連任美國總統(tǒng)時,有人問他感想,羅斯福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很客氣地請他吃一塊三明治。下肚之后,總統(tǒng)又微笑著請他再吃一塊,吃到第四塊的時候,此人苦笑著告饒,羅斯福說:“現(xiàn)在,你不需要再問我對于這四次連任的感想了吧,因為你自己已經(jīng)感覺到了?!?/p>
蘇軾被貶到惠州,第一次吃到荔枝,驚艷不已,寫詩贊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以蘇軾當(dāng)時的地位,即使遭貶謫,一天吃個三五百顆荔枝,想來也并非難事,后來卻為何沒有長居嶺南?當(dāng)“一騎紅塵妃子笑”的荔枝變成觸手可及的家常貨色,哪里還有什么吸引力?蘇軾此時更懷念的,恐怕早變成東京汴梁的胡辣湯了吧?
第一個在中國市場做廣告的外國品牌瑞士雷達表,就是利用饑餓營銷迅速打開知名度的。從1979年開始在上海電視臺和《文匯報》打廣告開始,整整四年后,雷達表才真正進入中國市場。此時早已被鋪天蓋地的廣告撩撥得饑腸轆轆的國人,豈有不群起哄搶的道理?
放之情感問題上亦然。都說蘿莉愛大叔,為何?受歡迎的大叔不一定都成功多金長得帥,關(guān)鍵在于大叔被時光歷練出了淡然的心境,沒那么饑餓了。當(dāng)同齡的小正太們每天為了愛情噓寒問暖不能忘、吹風(fēng)淋雨曬太陽的時候,大叔卻表現(xiàn)出愛答不理的冷漠,這讓涉世不深的小女生們?nèi)绾问艿昧??不意而為之的冷淡也變成了她們口中的“酷”。要牢記“人之初,性本賤”的道理,李碧華說“誰先愛上誰,誰便先輸了一仗”,就是這么個意思。
《水滸傳》里,好漢們都愛吃牛肉。宋江在江州請李逵吃飯,李逵要吃牛肉,酒保說沒有牛肉,只賣羊肉。李逵暴怒,用魚湯潑了酒保滿頭滿臉,說:“叵耐這廝無禮,欺負我只吃牛肉,不賣羊肉與我吃。”其實也不見得牛肉就比羊肉好吃,王安石在《字說》中解釋“美”字時說:“從羊從大,大羊為美。”在宋代,上到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以羊肉為美食。連宮廷中有關(guān)肉類的御膳,也幾乎全部是用羊肉的。相反,中國自西周到清朝,一直是有禁止宰牛的法令的,梁山好漢們對于牛肉的嗜好,與其說是喜歡牛肉的味道,倒不如說是一種反抗的姿態(tài),或者說是對稀缺食物的一種報復(fù)性消費。中國人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就是這種心態(tài)的寫照。如果國家將牛肉解禁,隨便你們吃喝,這幫莽漢們哪還會有這么強烈的“肉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