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 文 | 法一
來源ID overstep-hero
第一篇記憶的認識(共2點)
1、關于記憶能力(共3點)
1.1人類的記憶能力是很強的
大腦的工作機制是:只要是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嘗到的、觸碰到的、感受到的,都會被放進記憶庫,但是我們使用到的記憶能力只有原始能力的百分之十,因此我們需要開發(fā)未盡的記憶能力;
那些記憶能力強的人,只是掌握了一些方法和規(guī)律,他們并不是天生的記憶能力好。
1.2記憶是以閱讀理解能力為基礎的
閱讀、理解、以及表達是相互作用的,提高其中一項,其它的相應也會提高。
1.3出問題的不是記憶力,而是注意力
成年人記的比小孩子慢,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記憶時要集中注意力,屏蔽干擾,增加重要性和緊迫感。
2、關于記憶過程(共8點)
2.1記憶的過程(共5點)
2.1.1 大腦首先會形成一個短期記憶,記憶時間短暫、容易被干擾、存儲容量小。因為大腦會把它覺得不重要的篩選下去,它覺得重要的就會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因為長期記憶庫是很大的。
2.1.2 我們需要把一些真正重要的東西轉化為長期記憶。但是大腦的篩選是很不理智的,“比如,你老公罵了你一句,你就會記一輩子”,因此我們需要做一些手工調(diào)整。
2.1.3 短期記憶轉長期記憶最關鍵的是重復。通過重復,你的大腦就知道,這個信息很重要,不能被當做不重要的信息給遺忘掉。就像你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找衣服,你找很多次,你就不會忘了一樣,因為重復本身一直在做一個動作,叫“多次提取”。
2.1.4說到這,你已經(jīng)感受到了,記憶過程是首先有信息的輸入(抓取信息),第二步存儲,最后一步就是提取,這樣才會記住。
2.1.5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沒有記住,不是因為我們的存儲有問題,其實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全遺忘這回事,我們理解的記憶是后來越來越淡了,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了,其實它只是沒有辦法被提取出來,就表現(xiàn)為遺忘。
2.2記憶的三要素(共3點)
2.2.1存放整齊:攝取信息的時候,把它很整齊的存放,可以直接提取出一整個記憶塊來。
2.2.2增加線索:給它更多標簽,增加它被提取的概率。
2.2.3多次提取:也就是重復,會讓你記得很牢固。
多次提取的過程,想象這樣一個畫面,如果只重復過一次,我們提取這個東西的時候,等于是拉了一條線,這個線剛開始的時候是比較細的,如果你不給它加粗,幾次之后它就斷了。通過多次提取,你每次提取的時候,它就會加粗,它就會更牢固。
2.3遺忘的好處(共2點)
2.3.1擁有好心態(tài),接受遺忘,遺忘是很正常的,如果什么都記憶,大腦會很疲憊,記憶信息太多,提取也會很困難。因此遺忘機制的存在是為了保護大腦。正因為有了遺忘,大腦才不會充斥著太多的信息;
2.3.2其次,遺忘本身會加強記憶,我們在提取某項記憶的時候越是大費力氣,那么再次得到之后,你會記的越扎實。
2.4最好的記憶時間是睡前
因為睡前,大腦不接受新信息了+環(huán)境安靜容易集中注意力+神經(jīng)元可以長出新突觸,另外醒來之后記得重復。
2.5環(huán)境對記憶材料的影響
如果學習環(huán)境和考試環(huán)境一樣,會更容易想起;
可以在學習的時候頻繁的更換學習場所,可以增加提取線索。
2.6位置對記憶材料的影響
不要改變記憶材料,相對位置和圖像會幫助你記憶。
2.7“多次重復”效應
請問:如果你只有半小時記憶,你可以重復記憶7遍,也可以慢慢的讀這些材料,深刻的讀這些材料,重復記憶3遍,你會選擇花70%的時間閱讀材料,30%的時間重復記憶,還是選擇花30%的時間閱讀材料,70%的時間重復記憶。一定要選擇后者,因為每一次重復都是在提取,提取的次數(shù)多了才會記的牢固。
2.8“間隔”效應
重復記憶時,不要1小時之后重復記憶5遍,要在5天里,每天花20分鐘記一遍。
第二篇復述記憶法之梳理和復述(共5點)
1.記憶是一切學科的基礎
記憶無邏輯的記憶術:拍照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故事記憶法、記憶宮殿、思維導圖記憶法,這些記憶術的目的為了在無序的材料上添加邏輯,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都是有邏輯的、有規(guī)律的,盡量不要破壞邏輯,這才是正道。
2.復述記憶法的特點:(共4點)
2.1 記得很快;
2.2 記得很牢固,記很久也不會忘,就算忘了,翻翻書,整個記憶都會回來;
2.3 記不錯,不會記串;
2.4 材料越長越好記。
3.梳理(共3點)
3.1分塊:降低記憶量,將內(nèi)容分塊。(共3點)
3.1.1 按照對比關系:按對記,記了A等于記了B。
3.1.2 按照同一屬性:比如這幾條都是好事,那幾條都是壞事。
3.1.3 按照邏輯去分:這個邏輯到了這,就斷了,那就分下一個塊。
3.2串線(共4點)
串線就是幫我們把所有的內(nèi)容都聯(lián)系起來,就像一條線一樣,讓你知道第一個就知道第二個,知道第二個就知道第三個,整個記憶工作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串線,一定要打通你所記憶的點之間的聯(lián)系,把它們組織起來。
3.2.1從底層邏輯或常理下去理解:可以降低記憶量,甚至都不用記憶了(這本書的邏輯是這么說的,要我說,我也這樣說)。比如債權人的代位權,書中說的很枯燥,而實際講的就是你(債務人)欠我(債權人)的錢,他(債務人)欠你(債權人)的錢,我可以代你向他要錢。
3.2.2找出表達邏輯,去認可表達邏輯:人跟人的表達邏輯是不一樣的,我們最好把別人的表達邏輯記住。比如,我的邏輯是先說結果,后說原因,而別人的邏輯是先說原因,后說結果。
一階層的記憶力是我用自己的話把這件事說明白,二階層的記憶力是我用你的話把這件事說明白,就是我能按照原文不動的方式把這些內(nèi)容記下來。方法就是去認可他的表達邏輯,弄清楚他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比如基本經(jīng)濟制度,它的順序就是,先從原本的說,再從補充的說,最后往大了再說。
3.2.3完全沒有邏輯,就去創(chuàng)造邏輯:一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去把這件事講通。可以依附在自己對熟悉的人或事物的邏輯去理解。二也可以用順口溜、故事記憶法等記憶術。
3.2.4完全沒有邏輯,也可以不用給它邏輯,就單獨記憶:因為整個內(nèi)容都有邏輯,只有一兩點沒有邏輯,反而會顯得很特別。把它當做是一個特例去記,就不用管了。
3.3定點(共4點)
3.3.1把你要記的內(nèi)容濃縮為關鍵詞,這樣你的記憶量就更小了。比如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先將它分塊,分別是學習、評論、報道這么三件事。
3.3.2 然后,每一個塊在心里就是一個關鍵詞,每一塊當中的每一點也是一個關鍵詞,用關鍵詞來替換大塊的內(nèi)容,你的記憶量就更小了。可以用熒光筆把關鍵詞標出來,這樣更好記。
3.3.3我當時去演講的過程中呢,大腦中是這樣一幅畫面,我的稿子在大腦當中,它是分塊的,其次它有個邏輯線,最后呢它有些地方是發(fā)光的,發(fā)光的地方就是關鍵詞,這些關鍵詞一閃一閃的。
3.3.4在剛開始時,你可能會記的比較慢,因為你不可以一上來就背,還需要梳理,但是慢慢的,你的速度會越來越快,而且你忘記的概率是很小的,就算是你忘了,你只要看到其中的某一個點,看到其中的某一條線,看到其中的某一個塊,你就會把其它的都想起來,因為在你心里,這本書最后成為了一個網(wǎng)絡,這個網(wǎng)絡上有塊,有線,有點,是非常難以忘記的。
4.復述(共6點)
4.1 就是去講,講書法。提一個概念,永遠都不要背書。你為什么要去背書呢?有些人背的磕磕巴巴的,很痛苦。比如,你的朋友跟你說一個事兒,分為123點,第一點是什么,第二點是什么,第三點是什么,讓你去轉述給另一個人。你會去背書之后再去轉述嗎?因為你朋友說的話一般是有道理的、有邏輯的,一般也是符合常理的,你不會說,等一下啊,讓我記十遍再去轉述。
4.2 可是去學東西的時候,我的心態(tài)就變了,跟個機器人一樣,你好像馬上不理解它了。你真正理解了一件事,是可以講下來的,所以不要那么硬撐著去背。
4.3 你真正的學會跟理解一個東西,而且你做好了整理,你是可以按照順序講下來的,你根本不用硬撐著把它背下來。我在講一件事的時候,如果忘記了,我會停下來,想一下,而不會磕磕絆絆的去講。我會說第一個點是這樣的,第二個點是這樣的。
4.4一定要把書放下,看著書是永遠記不下來的,因為把書放下相當于是記憶測試,測試才知道你記下了多少,不存在看多少遍書能把它記下來的情況。
4.5儀式感:站在某一個地方,跟自己說,我今天學了一個什么知識,想要跟你說一下。
4.6如果你忘了,說不下去了,你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從頭開始,不要從斷了的地方開始,要從頭開始。第二件事情,你從哪個地方斷了,就用筆把它圈出來,這叫斷點,你斷片了,你需要把這個斷點接上才行。
5.復述的好處(共5點)
5.1很難想象,你的表達能力會變強。你說話會更有順序和邏輯,因為你被書上的邏輯訓練已經(jīng)十年了,你通過記變得更會表達了。
5.2會加深理解。這個世界本身就有一種學習方法,費曼學習法,把你的想法講給別人聽,如果你講給別人聽到過程中呢,發(fā)現(xiàn)問題了,你再去查看資料,你再去看書,這個方法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講給別人聽。
所以,如果說我記下來了之后,我還要復述下來,我還要講給別人聽,我對這個材料的理解會更好的。
5.3 你的耳朵、嘴巴和身體是一起學習的。找一棵樹,找一個小亭子,非常正式的去講,我的手勢跟上,嘴巴也跟上了,耳朵也跟上了,不會走神的。而不能集中注意力,是我們成年人最大的問題。
5.4你會越背越有興趣。一是你的成就感很強,當你完整的把那個東西復述出來之后,你就特別開心,特別爽。二是表達欲本來就是人天生的欲望,你去講一件事情,講完了,這件事釋放了你的表達欲,你就特別開心。
5.5這是一個高效的記憶方法。因為你平時記,你不知道自己記的好不好,用復述記憶法,但凡你講過的,你復述過的,不止一遍復述過的,你一定不會忘,因為你能準確的知道那些記憶點和斷點,所以不會存在斷片這種情況。
第三篇復述記憶法之長期記憶(共6點)
轉化為長期記憶,關鍵在于多次提取。已經(jīng)把這個東西梳理好了,也復述完了,把它記下來了,那我往后重復的時候,用什么形式去重復我記的這些東西,也就是說用什么形式把它提取出來呢?
有以下幾種方式:
1.順序提取
看著書的目錄開始復述。對著目錄去把書上的內(nèi)容講出來,這是記憶學科必備的。更簡單一點的是對著小標題去復述。
2.亂序提取
終極奧義。這是加固記憶的一個特別好的方法。當你能夠實現(xiàn)多次亂序提取的時候,你就永遠都不會忘了,基本上3次左右,記憶就會特別牢固了。方法是做選擇題,從題干到選項去抓取知識點,把選擇題做成簡答題,用這種方法做選擇題做的比綜合題更有分量。
3.亂序提取二之速記卡(共2點)
3.1把你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的定點詞寫到卡片上,然后隨意抽取練習,對著這個詞去回想它的上一個關鍵詞和下一個關鍵詞,然后把你串的那條線記起來。
3.2當你發(fā)現(xiàn)你對著這個詞什么都說不出來的時候,你就要給這個卡片做標記。
4.記憶間隔
5.交互
對記憶的內(nèi)容有自己的想法、評價和情緒,會加深記憶。
6.Excel記憶法(共2點)
特別適合去記憶那些縱軸和橫軸都很清楚的材料。比如說歷史,橫軸是唐宋元明清,縱軸是其朝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
6.1特點是:縱軸和橫軸特別清晰,但是特別容易混淆。
6.2方法是橫軸寫時間,縱軸寫內(nèi)容。
以上來自:
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