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寰(1938年4月11日-),遼寧海城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傅志寰1
1938年4月,傅志寰出生于黑龍江哈爾濱的一個鐵路工人家庭,父親是火車司機。從小學到初中,家都住在鐵路邊上,后來并入讀鐵路系統(tǒng)的學校。1955年,由于他的學習成績比較好,高中畢業(yè)的時候獲得了赴蘇聯留學的機會,同年坐上火車赴北京,在留蘇預備部學習了一年俄語。
1961年,傅志寰回到了中國,并被國家分配到位于湖南的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擔任技術員,投入對6Y1型電力機車的研究、改進和試驗工作。1975年11月,升任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代副所長;1978年4月,又升任研究所副所長。1981年,傅志寰被派往聯邦德國(西德)學習電力機車設計制造,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先后在克勞斯-瑪菲公司、AEG公司等德國著名企業(yè)里進修;期間并親身體驗到了時速200公里的德國城際高速列車,為他以后提出中國鐵路大提速埋下了“種子”。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期間,傅志寰參與了韶山1型、韶山2型、韶山3型、韶山4型電力機車、以及KDZ1型電力動車組的研制工作。
1984年,傅志寰調入鐵道部科技局,先后任總工程師、局長。1989年初,傅志寰到廣深鐵路調研,發(fā)現廣深鐵路的運營方式與德國鐵路非常相似,客車和貨車分別主要在日間和夜間運行,對于提高客車速度十分有利,因此隨即向鐵道部提出了將廣深鐵路作為提速改造試驗線的建議,不久之后,廣深準高速鐵路工程正式上馬。
1955.09——1956.08,在北京俄語學院留蘇預備部學習。
1956.08——1961.11,在蘇聯莫斯科鐵道學院鐵道電氣化專業(yè)學習。
1961.11——1965.07,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技術員。
1965.07——1971.02,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研究室代副主任、副主任。
1971.02——1975.11,鐵道部
1975.11——1978.04,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代副所長。
1978.04——1984.05,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副所長(其間:1981.10—1982.11在聯邦德國慕尼黑克勞斯一馬菲公司及AEG公司進修)。
1984.05——1985.08,鐵道部科技局總工程師。
1985.08——1989.03,鐵道部科技局局長(其間:1985.09—1986.01在中央黨校培訓部培訓班學習)。
1989.03——1990.12,鐵道部哈爾濱鐵路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1990.12——1997.07,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1997.07——1998.03,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書記(正部長級)。
1998.03——2002.09,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2001.12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2.09——2003.03,鐵道部部長、黨組成員。
2003.03——2008.03,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7年2月任首都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