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JACC上發(fā)表的PESA研究顯示,每日睡不到6小時或睡得太多超出8小時,以及一夜醒來多次,都會增加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研究者指出,良好的睡眠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良藥,每晚7~8小時最好。
研究顯示,與每晚睡7~8小時的人相比,在考慮體力活動、抑郁、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每日攝入熱量、飲酒等因素后,每晚睡不夠6小時的人其非冠狀動脈斑塊體積增加27%,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累及血管區(qū)域增加21%。
睡不夠對女性影響更大。
研究顯示,每晚睡不夠6小時的女性,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風險更高,而且動脈粥樣斑塊體積相對風險增加48%,而男性為21%。
過猶不及,睡多了也不好。研究還表明,每晚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的女性,其斑塊體積增加83%,而男性卻不受影響。
夜間醒來次數最多的人較最少的人,多血管區(qū)域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34%,非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負擔也增加23%。
此外,研究還發(fā)現,與每晚平均入睡7~8小時的人相比,睡不夠6小時的人得高血壓的風險也增加,且已經患高血壓的比例也更高。
不過不論是每日睡不到6小時,睡6~7小時,睡7~8小時,還是睡多過8小時,這4組人群冠脈鈣化無差異。
這項研究共對3974例中年無癥狀受試者為期一周的睡眠記錄、頸動脈和股動脈三維血管超聲檢查結果以及冠脈CTA等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27%的人睡不夠6小時,38%每晚睡6~7小時,31%每晚睡7~8小時,4%睡眠超長多于8小時。
來源:
[1] Dominguez,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 DOI: 10.1016/j.jacc.2018.10.060.
[2] Bruce Jancin. Sleep: The new frontier in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Cardiology News. November 3, 2018.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huán)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