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人間天上 好課知多少 2024-04-07 19:48 山東
常曉鵬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中學
學習目標
1.學習對比、排比、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
2.讀賞詩歌,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做到讀中起,誦中收。
3.體味詩人對乳母大堰河的敬愛與贊美之情及對舊社會的控訴與詛咒。
一、導入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3 年問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早期創(chuàng)作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艾青在其《詩論》中曾說,詩人寫詩的“工作”,就是“和一切最難于處理的題材搏斗,和各種形式搏斗,和復雜的文字與語言搏斗”。而“一首詩的勝利,不僅是它所表現(xiàn)的思想的勝利,同時也是它的美學的勝利?!?/span>
我們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學習對比、排比、細節(jié)描寫等手法。
2.讀賞詩歌,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做到讀中起,誦中收。
3.體味詩人對乳母大堰河的敬愛與贊美之情及對舊社會的控訴與詛咒。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本詩大量運用對比來表達情感的手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作者用情作詩的方法和重要性。
二、作者介紹
首先我們走進作者。
艾青,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艾青在現(xiàn)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卓越的民族詩人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我愛這土地》《向太陽》《火把》《古羅馬競技場》等是他的代表作。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任務一:1—3 節(jié),大堰河與“我”的關系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首詩,我們知道大堰河是這首詩的主要人物,那么,詩人為什么要寫大堰河呢?
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前三小節(jié)詩歌,邊聽邊思考:大堰河與“我”是什么關系?
從詩中我們可以讀出來,大堰河是一個連姓連名都沒有的、童養(yǎng)媳出身的貧苦農婦,而“我”是“地主的兒子”,“我”與她之間是一種特殊而有意味的關系。這種關系我們概括為,
本應對立,實則和諧。對立是從階級出身而言,和諧是從母子的情分來說。
任務二:第四節(jié)的中心意象
下面我們接著來看第四小節(jié)。
先請一名女同學來讀這一節(jié),請大家邊聽邊思考: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意象是什么?
我們這名女同學,對詩歌內容理解得非常準確,將中心意象在朗讀過程中,已經(jīng)進行了重音強調。
“厚大的手掌”是本節(jié)的中心意象,十分耐人尋味。詩人不說“溫柔的手臂”之類的詞語,而說“厚大的手掌”,尤其是這節(jié)中間那一連 8 句的小意象群,
在搭好了灶火之后,在拍去了圍裙上的炭灰之后,在嘗到飯已煮熟了之后,在把烏黑的醬碗放到烏黑的桌子上之后,在補好了兒子們的為山腰的荊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把小兒被柴刀砍傷的手包好之后,在把夫兒們的襯衣上的虱子,一顆顆地掐死之后,在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顆雞蛋之后,如此形象地揭示出
形象地揭示出在無休止的勞動的每一間隙,她都是如此,用她那“厚大的手掌”“撫摸我”;勞動是那么繁重,但是她一刻也沒有忘記“撫摸我”。因此,這“撫摸”就特別使人感到珍貴而難以忘懷。
任務三:第五節(jié),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
好下面我們來看第五小節(jié),看看誰又出場了?
下面,請我們班一名男同學來朗讀本節(jié)詩,通過我們剛才這位同學的朗誦。我們不難分析出,
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啊,大堰河你為什么要哭?”這一問既是我在問,我在淚光中,問出了大堰河對乳兒的愛與不舍,表達我對大堰河的敬愛與贊美。同時,這一問也是我的父母在質問,問出心中的不滿與鄙夷。首先,在我父母看來,把這個克父克母的我送到大堰河家,是一種災禍的轉移。按照我父母的邏輯,我對大堰河來說,與替人養(yǎng)的一只貓、一條狗沒什么差別。所以,我離開時,大堰河沒有必要傷心,更不會哭。其次,在我父母看來,大堰河也不能哭。
大堰河是地位卑賤的,雖然我是她的乳兒,但實質上我是她的主子。兩者有巨大等級差別。在我離開時,無論有多少不舍與疼愛,大堰河都沒有資格流露,否則就是不識尊卑,只能換來白眼與恥笑。所以,
在此,詩人除了表達對乳母的敬愛與贊美外,還蘊含著
我對父母的深層次的憤怒與詛咒。
任務四:第6節(jié),我與父母的關系
那么這份“憤怒與詛咒”,在第6小節(jié)表達得更加淋漓盡致。
下面請全班的男同學來齊讀本小節(jié),大家來體味:詩人與父母的關系如何?
我們班的男同學讀得非常鏗鏘有力。“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這是第六節(jié)的中心句。
不說“我的家里”,而是怨毒地說是“生我的父母家里”,言外之意自不待言。那么,這一切都是因為什么呢?這一節(jié)中間,一連 8 個小意象回答了這個問題。
紅漆雕花的家具,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紋,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敘樂”的匾,新?lián)Q上的衣服的絲的和貝殼的紐扣,母親懷里不熟識的妹妹,油漆過的安了火缽的炕凳,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
在這里,詩人有意將父母家的富麗堂皇,與前面所寫的大堰河家庭的貧窮,甚至臟陋的環(huán)境作對比,從而烘托出兩個家庭、兩個階級之間巨大的貧富差距。那么,我與父母的關系就是:
任務五:第七節(jié),六個“含著笑”,有何作用?
下面請我們的女同學一起來朗讀第七小節(jié)。
分析本節(jié),詩人反復強調大堰河來“我”家?guī)蛡驎r“含著笑”,有何作用?
我們的女同學,對詩人情感的把握非常精準。詩歌第七節(jié)用六個她含著笑開頭。
含著笑,洗著我們的衣服,提著菜籃到村邊的結冰的池塘去,切著冰屑悉索的蘿卜,用手掏著豬吃的麥糟,扇著燉肉的爐子的火,背了團箕到廣場上去,曬好那些大豆和小麥。
運用了
細節(jié)描寫,寫了一組排比句,突出了
大堰河的勤勞、純樸、寬厚、善良和本分,也滲透出詩人對她悲苦命運的同情。
任務六:第8節(jié),大堰河的夢
下面我們看第8節(jié)詩
請我們的課代表來做范讀,請大家思考:作者把大堰河的夢寫得如此美好,用意是什么?
我們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聯(lián)系上下文。很顯然,下文寫的是大堰河死后的內容,所以本節(jié)詩是
在用美麗的夢境,與她死后的凄慘形成對比,增強悲劇氣氛,增強感染力!
任務七:9-13節(jié),紫色的靈魂
最后請我們全班同學,一起來朗讀第9到第13小節(jié)詩歌。
思考:大堰河辛苦一生,她死后得到了什么?你從中讀到了什么?
好同學們讀得真好,抑揚頓挫,感情飽滿。從詩中不難分析出
大堰河死后,她得到的僅僅是微薄的葬禮。但是呢,她同時也得到了乳兒深情的禮贊。乳兒憤怒控訴這不公道的社會,深切同情保姆大堰河的悲慘命運!
我們來看本文的最后一個問題。
詩人曾給大堰河的贊美詩說道,要成為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如何理解作者所用的顏色?那么,“紫色的靈魂”又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
紫色是高貴、神圣的象征,如“紫氣東來”“紫禁城”。大堰河雖然身份卑微,但勤勞、善良、慈愛、樂觀,集中了人之美德,所以說她的靈魂是高貴而偉大的。但是
紫色又是傷痕的顏色,是凝血的顏色,是因窒息而死的人的顏色,代表了不幸、苦楚、傷痛與死亡。大堰河一生悲苦,結局悲慘,所以說她的靈魂是紫色的。表現(xiàn)出作者對大堰河在黑暗社會中,所受的傷害的憐惜,作者將這首贊歌,獻給了黃土地下深埋著的傷痛的靈魂。
所以說詩人是在贊美,一位有著高貴靈魂的大堰河,她最愛的乳母。
課堂小結
下面我們對本節(jié)課做課堂小結。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贊美”與“詛咒”的交響曲。
它是呈給乳母的贊美詩,同時也是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詛咒。詩人運用
對比手法,讓讀者深切感受到
詩人與大堰河本應對立,實則和諧,與父母本應和諧,實則對立的關系。鮮明的意象,深沉的情感,讓人讀后久久難忘。
同學們,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是
1.有感情地朗讀本詩。
2.在本詩中,艾青用了大量表顏色的詞語,請結合詩句,分析這些詞語的意義。
本節(jié)課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閱讀 736好課知多少分享收藏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