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人間天上 好課知多少 2024-05-18 19:38 山東
駱?gòu)?/span> 武漢市常青第一中學
學習目標
1. 通過閱讀《邊城》節(jié)選,欣賞邊城的風景美、風俗美、人情美。
2. 能夠分析《邊城》中的典型人物,探究他們所體現(xiàn)的邊城美以及背后的悲情美。
教學思路
學習任務一:朗讀課文,感受風土人情之美
學習任務二:演繹角色,體會人物心理活動
學習任務三:品讀細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特點
學習任務四:整本閱讀延伸,探究邊城悲劇本質(zhì)產(chǎn)生的原因
一、新課導入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邊城》的學習。
同學們看完視頻,你們有沒有喜歡上湘西自然的風光呢?
在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zhèn)茶峒附近,住著一位天真善良的女孩翠翠和她爺爺老船夫。端午節(jié)這一天,翠翠去看龍舟賽,偶然遇到善于鳧水的青年水手儺送,他們的故事由此展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邊城》,感受這個邊城小鎮(zhèn)的風土人情和人性之美。
二、新課學習
學習任務一:朗讀課文,感受風土人情之美
邊城的端午節(jié)可以說是水中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到了,天氣轉(zhuǎn)暖,人們在水上賽龍舟,捉鴨子。男子擊鼓劃船,展現(xiàn)出勁健有力的陽剛之美。
作者通過寫端午節(jié),展現(xiàn)了當?shù)厝嗣竦膭偱c柔, 也呈現(xiàn)出了邊城的風俗民情。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踏出家門,紛紛到河邊、吊腳樓觀看龍舟競賽。作者描繪了一幅散發(fā)著泥土清香的風俗畫,展現(xiàn)了湘西山城特有的地方色彩和深層的文化底蘊。
沈從文說:
“不管是故事還是人生,一切都應當美一點,丑的東西雖不全都是罪惡,卻總不能使人愉快,也無從令人由痛苦見出生命的莊嚴,產(chǎn)生高尚的情操?!鄙驈奈某缟忻?,喜歡美,文章中也處處充滿了不同的美,你覺得作者筆下的“邊城”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生:我認為“邊城”的美體現(xiàn)在青山綠水風景美,古樸和樂風俗美,以及淳樸真摯人情美等三個方面。
師: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邊城的風景美?
生:“河中水皆泛著豆綠色,天氣又那么明朗?!薄奥淙障蛏嫌未浯浼抑心且环铰淙?,黃昏把河面裝飾了一層銀色薄霧。”從這兩個句子中,可以看出邊城的風景美。
師:邊城的風俗美又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呢?
生:邊城的風俗美體現(xiàn)在每到端午時節(jié):家家鎖門閉戶到河邊、上吊腳樓觀看龍舟賽,參加捉鴨子活動;中秋節(jié):青年男女用對歌的方式互訴衷腸;每到正月十五夜晚:舞龍、耍獅子、放煙火;還有結(jié)婚時候的婚俗:迎親隊伍一路嗩吶相伴,隨行的人,所帶的禮物都很有講究。
師:邊城的人情美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生:我認為人情美的體現(xiàn)有:翠翠和儺送之間純潔的愛情,翠翠與爺爺之間濃厚的親情,爺爺與相鄰之間純樸的友情。
師:沈從文先生所要表現(xiàn)的,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而又不背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詩意的自然環(huán)境、古樸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湘西和諧的生命形態(tài)——與世無爭、平和安詳,正是一種優(yōu)美健康自然的形式的體現(xiàn)。
學習任務二:演繹角色,體會人物心理活動
接下來請同學們
閱讀課文的第四章,老師想請幾位同學上臺,分別扮演祖父、翠翠、儺送、那人進行對話。
朗讀完對話之后,請同學們以角色人物的視角,來分別描述在端午節(jié)這天發(fā)生的事情。
生(儺送):我的故鄉(xiāng)在風光旖旎的湘西邊陲茶峒, 父親是個船總,還有一個兄長叫天保。在某年端午節(jié)的龍舟賽上,我碰到了心儀的女孩翠翠,從此腦海里便充滿了她的身影。
生(翠翠):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爺爺去看賽龍舟,遇到一個泅水很好的人,他請我到他家里坐坐等爺爺來接我,我誤會了他并罵了他一頓,回到家之后一直很后悔,不知道以后我們是否還會遇見。
學習任務三:品讀細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特點
師:翠翠對外祖父的信任和依賴,外祖父對孫女翠翠的疼愛,翠翠對儺送的朦朧好感等,主要是通過人物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的細節(jié)描寫來體現(xiàn)。請同學們品讀細節(jié)描寫,體會不同人物的形象特點。
翠翠的形象特點是什么樣的呢?
生:“翠翠一面注意劃船,一面心想'過不久祖父總會找來的’。但過了許久,祖父還不來,翠翠便稍稍有點兒著慌了。”
根據(jù)這一段描寫,可以看出翠翠很是依戀爺爺。
“到路上時,祖父想起什么似的,又問翠翠,'翠翠,翠翠,人那么多,好熱鬧,你一個人敢到河邊看龍船嗎?’翠翠說:'怎么不敢?可是一個人有什么意思?!?/span>
根據(jù)這一段描寫,可以看出翠翠內(nèi)心的孤寂。
“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黃昏把河面裝飾了一層銀色薄霧。翠翠望到這個景致,忽然起了一個怕人的想頭,她想:'假若爺爺死了?’”
通過這一段描寫可以看出,翠翠很關(guān)心爺爺。
老船夫即刻把船拉過來,一面拉船,一面啞聲兒喊問:“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翠翠不理會祖父,口中卻輕輕的說:“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鯉魚吃去了。”
從這一段描寫,可以看出翠翠的純真、可愛。
師: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
爺爺?shù)男蜗筇攸c是什么樣的呢?
生:爺爺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著渡船,不計報酬,不貪圖便宜,只是以給人方便為樂。真誠的老船夫也因此獲得了人們對他的尊重與關(guān)愛。坐船的小伙子多給錢,小商販們送粽子給他,船總順順送鴨子給他。這種超越階級關(guān)系、金錢關(guān)系的鄉(xiāng)鄰之情,體現(xiàn)了“邊城”人與人之間美好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也可以看出爺爺?shù)闹液窭蠈?、重義輕利、古道熱腸。
師:那么,儺送的形象特點又是什么樣的呢?
生:我認為儺送淳樸善良、古道熱腸,他捉完鴨子后已是天黑,但看到翠翠一個人在河邊,于是主動詢問;在素昧平生的情況下,還邀請翠翠到他家里去等;被翠翠罵了以后,也不計較,還讓人送她回家。他為了追求愛情,敢于與哥哥天保決斗,愿意在夜半高唱情歌。但面對自己的感情,儺送又顯得十分小心,夜半放歌卻不想讓心上人知曉,面對真愛卻不敢大膽地追求。
師:同學們分析得都非常好。通過大家的分析,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邊城的美好與溫暖。
學習任務四:整本閱讀延伸,探究邊城悲劇本質(zhì)產(chǎn)生的原因
汪曾祺曾說過:
“《邊城》是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隱伏著作者很深的悲劇感。”小說《邊城》中的悲劇感是一種不疾不徐的哀傷,從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暗生,到親人離世的重大變故,處處體現(xiàn)著沈從文先生身為作家濃郁的悲憫胸懷。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結(jié)合整本閱讀,分小組合作
探究造成《邊城》中愛情悲劇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生:我認為《邊城》的愛情悲劇是翠翠的成長之悲。翠翠是一個如原始而美好的小動物般的存在,是沈從文的理想神廟中供奉的“人性”,但是當她遇到儺送之后,她那顆自然、原始、無憂無慮的心開始萌動,從最初不知情為何物,到后面慢慢長大,慢慢復雜,慢慢明白。她明白的不僅僅是她的愛情,還有生命的逝去、人生的無奈。但她無法表達,只能自覺地接受,于是翠翠長大了,她如自然精靈般的生活也逐漸被世俗的煩惱所取代。
生:《邊城》的愛情悲劇也是一種生命之悲。母親的殉情,天保的遇難,爺爺?shù)碾x世等,在“自然”“人事”面前人類不能把握自己命運,這是人生中無常中的有常。有些人總是與你共行一段生命之旅之后突然消失在你的生命里,正如翠翠和邊城中的人們,在山水之中相遇,卻又在山水之中分離;在自然中獲得,卻又在自然中失去。把心事訴說給流水和山林,將哀愁寄托給白塔和明月,出現(xiàn)又離開,這就是生命的常態(tài),邊城的人們坦然地接受了生與死。
生:我認為《邊城》的愛情悲劇更是一種人性之悲。邊城的人性美得自然,也美得簡陋,他們不明白彼此精神世界的孤寂,不擅長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人與人之間容易產(chǎn)生隔閡。而當這種自然簡陋的人性之中,一旦夾雜了小心機,就會產(chǎn)生自然與人為的沖突,造成更深的隔閡與誤解。比如爺爺因為對女兒的愧疚,對自己已老將逝的擔憂,所以對翠翠的婚事格外慎重,他繞來繞去,不把話說清楚,做著不自然的事情,把事情復雜化,一個個新的悲劇也隨之產(chǎn)生。
另外還有文化之悲。邊城的生活是曾經(jīng)的真實,是現(xiàn)在的理想,是沈從文對自然、對生命、對人性的悲劇性體驗,翠翠的悲劇其實是沈從文對湘西文化自然解體的痛惜和哀嘆。
師:同學們都分析得非常深刻。
讓我們回到這節(jié)課的開始,我們說《邊城》給我們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純的民風、至善至美的人性,這就是作者營造的“世外桃源”。
可是,作者又為何要將這樣一個美好溫暖的故事處理成悲劇呢?
生:我想這就是人生吧。這才是作者所說的一種“優(yōu)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人生不可能只有圓滿,我們要正視,更要珍視每一種生命的形式。所以,美是深廣的,而同時又是復雜的,無法純粹的。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親也是如此,她們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痛而慘淡的人生,卻找不到擺脫這種命運的途徑。沈從文先生也通過《邊城》這部愛情悲劇,試圖揭示人物命運的神秘,贊美邊民淳良的心靈。
三、課堂總結(jié)
“我主意不在領(lǐng)導讀者去桃園旅行,卻想借重桃園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山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有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說明?!毙≌f即或是悲劇,也是希望帶領(lǐng)讀者從平凡的人事哀樂中體悟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學會溫暖地去“愛”。
四、課后作業(yè)
最后布置今天的課后作業(yè)
《邊城》中的端午節(jié)不僅是一個節(jié)日,也是一個象征。請同學們以儺送為第一人稱視角,在端午節(jié)這天寫一封寄給翠翠的信。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閱讀 443好課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