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唐朝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
在唐代,讀書人要入仕,需要參加科舉考試。雖然都要憑真才實學(xué)才有可能被錄取,但是,如果先找了一個大人物做靠山,那么,成功的概率就大大提高,特別是前幾名,都是讓那些找到門路的人預(yù)先定下來了。
王維,自幼刻苦讀書,年紀輕輕就滿腹詩書,而且書、琴、棋、畫無所不精,堪稱全才。十六歲的那年,他離開家鄉(xiāng),去長安求仕。先在岐王府里做事,非常勤勉,深得岐王的喜愛。一年,考科舉的時間到了,他請求岐王為他參加舉子考試出一把力。岐王眉頭一皺說,今年的狀頭早被公主預(yù)定下了。
岐王說的這位公主,就是玄宗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公主為之打招呼的舉子叫張九皋。玉真公主受人之托,定下張九皋為榜首頭名??磥恚蹙S想得第一名的愿望落空了。王維有些不甘心,怎么辦?他知道公主和岐王關(guān)系很好,就也想托岐王幫助他走公主的路子。岐王看了看王維,相貌清雅,精通音律,同時文采斐然,這樣的年輕人公主一定會喜歡的。事情成功與否,就要看王維的運氣如何了。
岐王帶著王維去公主府中拜訪公主,在公主酒宴上,岐王對公主說:今天我請到一個絲弦妙手,能夠彈一曲高山流水。公主一聽大喜,就讓岐王讓歌手上來。王維抱著琵琶款款而來。公主見王維“妙年潔白,風(fēng)姿郁美”,長得挺瀟灑的。那懷抱琵琶的模樣,儼如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就問岐王:“此是何人?”岐王答:“是一個擅長音樂的奇男子。”隨即,王維豐神俊朗,應(yīng)手揮弦,大弦小弦丁冬作響,樂聲哀婉凄切,動人心魄,公主不禁沉浸其中。一曲終了,公主問王維:“此曲何名?”王維起身回答:“郁輪袍”。公主聽罷,連聲稱贊:“好聽,好聽,美極了!”
這時候,岐王站起來對公主說:“此生不僅精通音律,擅奏琵琶,而且還是文章高手,恐怕大唐沒有幾個人能超過他?!惫髀犃酸醯囊环h論,有些不相信,便問王維有什么佳作在社會上流傳。王維肅然起立,將事先抄錄好的詩卷恭恭敬敬奉上。公主閱罷,又是一陣驚奇。哦,這些詩篇都是我平常最喜歡誦讀的,本來我以為都是古人佳作,想不到都出自眼前這個王維的筆下!
于是,公主問王維:你如此多才,為什么不參加今年的考試啊?岐王又說了:“本來他就想?yún)⒓咏衲甑目荚?,但聽說公主把第一送給張九皋了。所以有些猶豫。”
公主笑著說:“這也是別人托付我辦的事情哦,其實我不熟悉什么張九皋。我看今年的第一名應(yīng)該是你了?!?/p>
王維一聽大喜,馬上跪下叩頭:“謝謝公主提攜!”
公主的這一應(yīng)允竟然成真。這一年,王維踏入了仕途。
此后,王維就一直在朝廷里做官,先擢升右拾遺,后又遷給事中。不久,“安史之亂”爆發(fā)了。叛軍攻陷東西兩京,玄宗帝帶著文武百官、嬪妃媵嬙,“千騎萬乘西南行”。而王維來不及跟從,叛軍就來了,他做了俘虜。怎么辦?他料想叛軍難成氣候,遲早會被消滅,便聲稱自己服了喑病,不能發(fā)聲。安祿山愛惜他的才能,把他拘于普施寺,逼迫他做偽官。
安祿山雖一介武夫,卻也喜歡音樂。其間,他廣招天下樂工,十多天里就俘獲了梨園弟子數(shù)百人。安祿山一伙非常得意,就在凝碧池畔大宴偽官,大陳御庫珍寶,一群烏合之眾盡情享受,還讓梨園弟子為之奏樂。這些梨園舊人都感嘆歔欷,紛紛落淚。有一個叫雷海清的樂工,把樂器摔在地下,西向而痛哭。叛軍就將雷海清捆綁起來,在戲馬殿肢解示眾。王維當(dāng)時被關(guān)押在菩提寺中,聽到此事后,就寫了一首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落葉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這件事傳到了皇帝的行在,百官聞之嘆息。叛軍被平后,凡是做偽官的人都被定了罪,王維也在殺頭者之列。當(dāng)時就有人替王維求情,說他是不得已才落到叛軍手里,又沒有真正擔(dān)任偽職,還寫了這樣一首詩。王維的弟弟王縉也向肅宗皇帝請求說,愿意拿自己的官職替哥哥贖罪。因此,王維僥幸得以免罪。
(文中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