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半月前,發(fā)小通過各種途徑找到我的電話,急求喝中藥。
咳嗽,惡寒發(fā)熱,乏力。西藥口服無效,后輸液一周,花了500多元(這個發(fā)小向來摳門##)。他自認被醫(yī)院忽悠騙錢,所以讓我開中藥試試。
刻下:發(fā)熱已無,咳嗽、乏力逐漸加重,有微喘,惡寒甚。
辯證:風寒束表,肺失宣降。
方:小青龍湯加減
麻黃15 杏仁20(后下) 甘草10 生石膏30
姜半夏15 厚樸15 蘇子10 干姜9 細辛3 五味子9
*3劑
二診:藥后惡寒、乏力均無,咳嗽略有減輕,說話句子長點就咳嗽許久,喘悶,無咽癢,新癥狀是咳嗽時候口中酸味重(懷疑是石膏意外喝進胃中難以消化導致)。
辯證:疑為胃咳。形寒傷肺,胃氣上逆。
二陳湯合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加減
化橘紅15 茯苓12 炙甘草6 桂枝9
生白芍9 大棗9 厚樸9 杏仁12
干姜6 蜜紫菀15 桑白皮12 前胡10
姜半夏9 蜜百部15 柴胡5 五味子6
*10劑
服藥三天基本不再咳,口中酸味也消除,如常人。續(xù)服善后。從這一病例來看,中藥比西藥來的快。幾十塊錢就可以恢復如初,且身體較為輕松,不會留下感冒恢復后的亞健康狀態(tài)。
分析:“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蔽迮K六腑之咳“皆聚于胃,關于肺”。依據(jù)咳嗽的不同表現(xiàn),將其分為肺、肝、心、脾、腎、胃、大腸、小腸、膽、膀胱、三焦諸咳,五臟之咳,日久不愈,則以臟腑表里關系相傳于六腑。
中醫(yī)內(nèi)科學指出:病有治上、治中、治下的區(qū)分。治上者,指治肺,主要是溫宣、清肅兩法,是直接針對咳嗽主病之臟施治。治中者,指治脾,即健脾化痰和補脾養(yǎng)肺等法。健脾化痰法適用于痰濕偏盛,標實為主,咳嗽痰多者;補脾養(yǎng)肺法適用于脾虛肺弱,脾肺兩虛,咳嗽,神疲食少者。治下指治腎,咳嗽日久,咳而氣短,則可考慮用治腎(益腎)的方法??傊纹?、治腎是通過治療它臟以達到治肺目的的整體療法?!夺t(yī)方集解》提到,痰飲為病“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在頭則眩,在心則悸,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其變不可勝窮也?!?/p>
熊繼柏教授講座中提到:臨床并不是五臟六腑都易發(fā)生咳嗽,肝咳、腎咳、胃咳、膽咳、大腸咳、小腸咳、膀胱咳、三焦咳。
肝咳:可在用治咳嗽的主方前提下,合用四逆散;腎咳:輕者用苓甘五味姜辛湯,重者加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胃咳:方用蘇杏二陳湯加枇杷葉;膽咳:方用小柴胡湯或黃芩加半夏生姜湯,黃芩溫膽湯亦可;大腸咳:在治咳的同時加入赤石脂禹余糧湯或桃花湯;小腸咳:方用麥味益氣湯;膀胱咳:方用縮泉丸;三焦咳:方用五味異功散加厚樸、神曲、山楂、炒麥芽……
注:賈海忠老師曾講過桑白皮是一味治療整個氣管炎癥的藥物,受此啟發(fā),故而用之。紫菀款冬本為藥對,考慮到款冬較貴,這位老兄又是個大摳,所以棄而不用,一副藥10元整。
后面忙碌,不再繼續(xù)隨訪。醫(yī)案記錄為實,堅決不當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