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綜滿分300分,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高中生的高考文綜平均分只有165分左右,為什么有的學生能遠超平均成績近100分,有的同學就只能在150左右徘徊呢?高三文綜成績還能提高嗎?有什么實用的提分技巧嗎?
別著急,大家的這一系列問題都能在今天這篇文章找到答案。
① 基礎知識成為高考的第一依據(jù),基礎知識不扎實是學生失分的第一原因,因此夯實基礎成為同學們?nèi)粘W習的首要任務。
?、?材料題成為高考命題的重要形式,知識掌握不牢固是學生失分的重要因素,建議同學們把引進材料作為提升成績的突破口。
?、?大政方針成為高考命題的熱點,熱點不熟是學生失分的又一因素,時政教育是鞏固得分的延伸。
④ 考查分析解答能力成為高考命題的主要功能,思維不活躍是學生獲不了高分的關鍵原因,因此培養(yǎng)思維才是文科學生的重點課題。
成都名師薈教育今年高考文綜263的學霸陳同學為大家分享她的學習方法,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啟發(fā)。
首先,把握好課堂非常重要,在課堂上緊隨老師思路,跟著老師走,老師的經(jīng)驗都很豐富,不知道該怎么學的同學們放心相信老師就很穩(wěn)妥。課下及時對知識總結、梳理。學好文科很關鍵一點就是要懂得反思、體會,課下要花大量時間去鞏固基礎知識,多去記憶和背誦。
其次,在每次考試結束后,要主動進行試卷分析,別等著老師統(tǒng)一講解,老師沒有那么多精力顧及每一位同學的考試情況,大家要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要學會自己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即便是考了滿分,也會認真總結經(jīng)驗。哪位同學得分比自己高、哪位同學的錯題整理得不錯,都可以從別人的長處中虛心吸取經(jīng)驗,從而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
再次,針對自己平時練習做題或者是考試常出錯失分現(xiàn)象。制定提分方案,比如,自己的主觀題常常失分,就堅持每天做一道主觀題,做完之后再請老師幫忙批改,或是結合答案解析進行分析、提煉,達到“用答案學答案”的最高境界,還要仔細研究揣摩出題人的思路和考查范圍,每道題都力求完美。
最后,在每次考試之前,根據(jù)近期學習的內(nèi)容,主動總結反思,預先判斷考試中可能涉及哪些題型和知識點,然后有針對性地復習。
政治:
政治是一門以研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的社會科學學科。學習政治時,只有掌握正確的記憶方法,才能扎實掌握需要記憶的原理和知識要點。在此基礎上,還應掌握正確的答題方法。
政治的模式化痕跡很重,所以把握好答題不同類型題的答題模式和技巧是重點。在基礎知識熟絡的情況下,要多研究一下拿分點和答題模式。同學們平時可以總結結答題套路和一些“萬能用語”,多翻看一下真題的標準答案,是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和答題模式的。
歷史:
高中歷史不是一門只需死記硬背就能的高分的學科,想要學好歷史必須具備一定的歷史思維,把握不好歷史思維就是為什么選擇題部分和出題人的腦回路不一樣而選到錯誤答案的一大主要原因。
歷史思維要如何培養(yǎng)呢?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是個長期的過程,由于高三學生時間復習有限,我們只在這里大致地講一講,不做深入解析。
?、?看文章要看要點。尤其是文章或者材料中一段話的最后一句?;蚴菐б柣蚴欠痔柕牡胤?。
② 不要以今時的觀念去看待、批判、否定以前存 在的事物;得出絕對性的結論。要知道它是什么時候開始消極的因素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以至于影響(或是阻礙)了“歷史發(fā)展的進程”。
?、?看待和評價一個事物,一定要首先遵循把它放到“當時的具體的歷史的情景”之中。切記主觀臆斷,片面封閉。
?、?學歷史,要注意培養(yǎng)多學科綜合的思維。尤其是和政治、哲學這些學科的內(nèi)在邏輯進行聯(lián)系。理性的培養(yǎng)自己分析問題的知識體系。
高中歷史包含了高中三年的課本,從古代歷史到近代歷史,從中國歷史到世界歷史,縱橫上下數(shù)千年,就算能記住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名字,但歷史影響意義也不能完整地記住。
提高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將歷史事件串成時間線,中國近現(xiàn)代史從何時開始,中間經(jīng)歷了什么,以什么結束;中國古代史以哪個朝代開始,到哪個朝代結束,世界近現(xiàn)代史的每個階段又都發(fā)生了什么有什么代表人物和代表事件等等。
將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串成線之后,還要去了解每個歷史事件的意義,重點從經(jīng)濟、政治、文化這三個方面去考察,看看每個大事件對歷史的意義何在。等做好以上內(nèi)容之后,同學們要做的就是多看、多背、多做。
地理:
如果說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那么地理就是文科中的理科,地理需要同學們用理科思維去學習。
地理有很多圖表結合分析題和運算題,表述題也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課本里并沒有明確列出一些常用公式和規(guī)律,這需要大家在課后好好研究參考書和注意老師總結的規(guī)律。
對于重要的大塊知識建議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總結,如地理中的氣候類的知識,分析世界各地的氣候類型分布、特點及成因。這類知識多用歸納、演繹、比較、概括等分析方法,就可以輕松掌握這類知識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
題不是做完就完事了,要在做題之后多歸納,總結出答題套路,同學們在做題之后,可以針對不同題型,總結歸納答題套路與模板,在不斷地測試和訓練答題中找到思路,總結經(jīng)驗。這能夠有效幫助同學們在今后的大小考中,快速準確地把握得分點。